9月20日,華為在北京發布了一款平板電腦—華為平板 M3,其最大的賣點是與國際頂級音響品牌哈曼卡頓的再次攜手。同樣在這個發布會上,華為還首發了旗下傾力打造的華為視頻,另外華為閱讀、華為游戲中心、華為應用市場等本地精品化云服務也亮相發布會現場。
華為涉足“硬件+內容”固然令人關注,但是華為與哈曼卡頓的再一次攜手,卻更有內涵。畢竟作為一款華為旗下旗艦級的平板電腦產品,在選擇聯合設計研發的伙伴上面不能輕率為之。
再次攜手哈曼卡頓,華為平板M3擊中平板電腦痛點
說起來,平板電腦界已經很久沒有令人興奮的聲音了。記得我在很早的時候曾經寫過一篇文章,分析平板電腦為什么會衰落,這中間既有智能手機的擠壓,更有平板電腦在發展上的止步不前。客觀的說,經過“適者生存”的進化,人們對平板電腦的使用更加偏重于視聽娛樂。這也導致這些年屏幕的技術不斷演進,如今已經到了2K、4K的級別,但是卻忽略了音質效果上的提升,也使得這方面的體驗總會讓人感到遺憾,久而久之便逐漸成為平板電腦的最大痛點。
華為顯然看到了這點,這次華為平板 M3就通過和哈曼卡頓的再次合作,聚焦于音質體驗的提升。兩者的合作主要在音質的調校上,此次哈曼卡頓邀請來了有著多年音頻開發經驗的“金耳朵”音頻工程師團隊負責華為平板 M3的聲音調校與優化,且對聲音的品質進行了嚴格的盲聽測試,只有合格后方能給予哈曼卡頓的認證。當然這僅是外放方面,而在耳機聲效方面,華為平板 M3還內置了獨立DAC芯片,讓用戶在使用耳機時也能夠感受到悅耳聲效。
值得指出的是,哈曼卡頓與華為的合作不是第一次,在華為平板 M3的上一代版本M2上,兩者就有合作,且獲得了消費者的良好反饋。說到這里,不得不再多說幾句,因為很有可能有些人對于哈曼卡頓這個名字相對比較陌生。首先,哈曼卡頓在音響行業可是超級大腕,其高保真音質具有頂級音響的水平,哈曼卡頓在選擇合作伙伴上特別苛刻,例如在汽車音響的合作上,只選擇法拉利、奔馳、寶馬等豪車品牌。哈曼卡頓還為很多頂級劇院提供音響設備和服務,如悉尼歌劇院、柏林世界舞臺、人民大會堂等都使用它的音響。看來,在與哈曼卡頓在M2的合作獲得用戶肯定后,華為再次與哈曼卡頓攜手,準確的抓住了平板電腦的痛點。
跨界聚攏國際最強資源,成為華為再突破的新方向
華為與哈曼卡頓的合作,是一個值得注意的事件。兩家公司,一個是通信產品和技術的世界巨頭,一個是音響領域的國際巨頭,他們的合作是巨頭的攜手,更是不同領域的跨界。他們在碰撞中發生了化學反應,讓頂級的音響音質在平板電腦上得以呈現。
我注意到,和哈曼卡頓的跨界合作并不是個案,華為正在不斷嘗試用這樣的方式,跨界聚攏國際最強資源,而這也成為華為再突破的新方向。比如,華為P9與德國著名的相機制造商徠卡的合作就是如此,通過和徠卡合作,華為P9在拍照能力上有了質的提升。甚至在攝影圈都引發了轟動,因為當你用手機可以拍出媲美專業相機的照片,同時又能實現便攜的時候,那種震撼是顯而易見的。對于華為和徠卡來說,他們的合作是通信和光學工程技術領域的跨界和碰撞,最后帶來的是兩個領域的革命。
又比如,華為與世界頂尖奢侈品品牌施華洛世奇合作,推出了著名的HUAWEI WATCH星月系列。這款專為女性定制的智能手表在表盤上鑲嵌了68顆直徑1.5mm經由施華洛世奇原廠純凈精密切割工藝處理的施華洛世奇寶石,璀璨耀人。華為與施華洛世奇的合作,堪稱是科技與美學的跨界,是可穿戴設備與頂尖奢侈品的融合,讓華為這個一貫陽剛的公司也多了時尚的氣息。
我一直堅定的認為,創新藏在跨界中,尤其是看起來差異很大的跨界中。華為近些年的創新的一個重要方向,就是選擇和相關領域頂尖的世界級巨頭進行跨界合作,從而將這些巨頭的頂級能力融合到自己的產品中,實現了新的跨越。
在最早期的時候深度合作,華為正在找到突破無人區的新方向
華為與這些國際級巨頭的跨界合作,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特點,那就是雙方的合作是從最早期開始。換句話說,華為和他們的合作,并不是采用他們的零部件那么簡單,而是雙方從產品規劃的最早期相互探討相互融合,是在深層技術方面的合作。
拿與哈曼卡頓的合作為例,從最初的硬件匹配到后期的效果調校,華為平板 M3都經過了哈曼卡頓在專業技術水平的把關;而在和徠卡的合作上,也同樣如此,在華為P9上雙方的合作是非常深度的,華為做了大量拍照算法的研發工作,里面甚至有大量是在芯片底層做的,而徠卡則負責很多攝像頭的工作,正是雙方的共同努力,才造就了令人驚喜的拍照效果。
這說明了什么?說明華為在技術上已經達到了和這些國際級巨頭平起平坐的地步,他們的合作也不再只是供貨商層面,而是上升到共同研發底層技術層面。無論是華為P9在拍照效果上,還是華為平板 M3在音質上的突出表現,都說明了這種共同技術研發所帶來的極大突破。
或許是華為嘗到了這種跨界合作的甜頭,9月23日,華為與徠卡宣布進一步戰略合作,雙方設立麥克斯 別雷克(Max Berek)創新實驗室,在新光學系統、計算成像、虛擬現實(VR)和增強現實(AR)領域開展聯合研發。任正非甚至親自出馬簽署這個合作協議,足見這樣的跨界合作模式在華為未來發展中的戰略地位。
記得任正非在今年5月的一次講話中,曾經說過“華為現在的水平尚停留在工程教學、物理算法等工程科學的創新層面,尚未真正進入基礎理論研究。華為正在本行業逐步攻入無人區,處在無人領航,無既定規則,無人跟隨的困境。”是的,華為曾經是追隨者,但憑借自己的持續努力和創新,擺脫了那些國際巨頭,成為通信行業的引領者。當華為進入無人區的時候,如何進行新的突破成為新的難題,在與哈曼卡頓、徠卡、施華洛世奇等國際巨頭的跨界合作中結出碩果的華為,顯然看到了一個創新突破的新方向,那就是與這些巨頭在深層次、基礎層面的技術合作,是完全有可能沖出無人區,走向新的創新高度的。
南冥一鯊:解讀行業發展的大勢,揭示新聞背后的真相,總結互聯網化的經驗教訓。關注南冥一鯊,在這里讀懂互聯網,因為知大勢,方能贏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