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日發布的Q3財報中,百度花了不少篇幅來介紹人工智能業務的進展,作為百度的技術核心,近段時間幾乎所有百度業務都在與人工智能做深入結合,這預示著移動互聯網信息化技術發展已經全面開啟人工智能時代,而百度勢必要在人工智能市場占據統治地位。
人工智能已經不再是“故事”而是成了“大生意”
此前,人工智能一直是一個非常動聽的市場概念和資本故事,年初時我們談論李世石與阿爾法狗的圍棋人機大戰時,主要關注的焦點還是感慨人工智能的超群的計算能力,而隨著百度近半年持續的推出各類人工智能服務,一下子掀開了人工智能市場化競爭的序幕。
在之前對人工智能發展大方向的預判上,人工智能可以用于金融、搜索、營銷、軍事、醫療、市政、工業、農業等諸多領域,如今百度已經率先將人工智能用于各個領域。
如金融領域。當前,百度正在用人工智能重構包括金融在內的傳統產業。Q3財報顯示,百度金融已明確“身份識別認證”、“大數據風控”、“智能投顧”、“量化投資”、“金融云”五大金融科技發展方向,并向傳統金融機構開放“金融云”,輸出全套金融解決方案。同時,依托開放云平臺,將云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與傳統醫療行業相結合打造的百度醫療大腦,將推動互聯網醫療平臺的革命性升級。
當然,即使不考慮金融和醫療這些具有萬億規模的市場,僅搜索領域就有非常廣闊的市場空間。我們可以看到,如今的百度搜索,不僅能針對移動場景將搜索結果有機聚合,繼而結構化呈現精準的信息內容,提升人們的信息獲取效率,而且可以通過大數據技術描繪人的個體特征,在準確判斷用戶需求的基礎上提供個性化信息服務。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計算機科學教授斯圖爾特·羅素認為,使用人工智能來改進搜索結果有望把搜索行業規模從如今的1萬億美元擴大到10萬億美元。從市場層面講,百度若能撬動其中10%的市場即有萬億規模,人工智能確實是一門大生意,只不過挖掘這塊市場還需要時間。
百度“人工智能+”明年上半年或見效
除了搜索服務外,百度在多個市場都在加速人工智能的市場化進度,已經先后與肯德基、歐萊雅淳萃、奔馳、神農架林區政府等品牌和政府機構達成合作關系,涉及餐飲、美妝、汽車、旅游等多個領域,這些都是百度推動人工智能市場化的標志性嘗試。
在與歐萊雅淳萃的合作做,AI+AR的結合可以使用戶在互動中身臨其境地感受產品,和廣告互動。更為重要的是,這一合作讓冰冷的瓶身充滿了溫度,消費者很自然的會與這個產品產生情感的聯系,這也使淳萃這個品牌變的有人性、有溫情。
從實際情況看,目前在國內市場也只有百度的人工智能業務已經開始全面推向市場,美國資本市場似乎普遍看好百度在人工智能市場的發展。
之前花旗銀行因百度人工智能業務升級而將目標股價上調至196美元,除花旗銀行外,華爾街對百度普遍表示看好,知名投資公司Zacks就將百度評級升為“買入”,杰弗里集團也對百度評級“買入”,并給出188美元的目標股價,而高盛集團重申對百度的“買入”評級,并將目標股價由194美元提高到201美元。根據雅虎財經的月份報告顯示,在28位買方分析師對百度的分析中,6位給出“強力買入”評級,12位給出“買入”評級,7位給予“持有”,足見美國資本市場對人工智能未來發展的期待。
美國資本市場積極提升百度的目標股價主要是從長遠的市場角度考慮,而如果從近兩季的財報收入上來看,百度營收變化的主要因素是百度在調整收入結構。但這種情況或在明年出現改變,因為百度正在強化人工智能在移動廣告市場上的營收能力。財報顯示,第三季度,手機百度資訊流根據不同用戶的搜索偏好進行用戶畫像,為每個人推薦最感興趣的內容,實現了“千人千面”的定制化效果,三個月內流量增長高達20倍。
之前業界主要都在關注百度傳統的搜索廣告的營收能力。在我之前的一篇文章中,我曾斷言,人工智能將是百度推廣的下一個制勝點。在我看來,未來,百度推廣完全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在幾秒內將適合客戶的促銷關鍵詞分析出來,自動添加,并將客戶的投放關鍵詞轉化為能夠產生影響的真實體驗。
另一方面,百度其實更是一家內容公司,擁有百家號、手機百度、百度新聞、手機貼吧等產品,百度具備強大的移動信息內容能力,而這部分能力之前一直都被低估了,一方面是因百度此前的重心不在這里,另一方面是百度的整體目標太大以致業界忽視了這其中一塊。我們從另一個角度思考,號稱百億美元估值的今日頭條在移動互聯網中脫穎而出,就是抓住了移動內容的建設。
同樣作為一家移動內容公司的百度在這方面也具備非常可觀的營收能力。此前,百度發力內容產業的新產品“百家號”正式上線,并面向所有用戶開放注冊,任何人都可以在百家號的官網注冊成為作者,發布的文章有可能被推薦到手機百度資訊流、百度搜索結果以及百度體系的其他信息流當中。移動內容變現主要就是通過資訊流廣告營銷的方式,利用人工智能在內容建設上做了強化的百度,勢必會在廣告營收上獲得更直觀的收益體現,明年上半年將會看到實質性的市場效果。
人工智能之爭,李彥宏親赴一線
國外谷歌、微軟、IBM、Facebook、亞馬遜、蘋果、甲骨文等科技巨頭主要拼的是技術,而國內巨頭拼的是市場,目前來看百度是第一家在技術和市場上實現了同步的人工智能巨頭,這與李彥宏很早就重金布局,并且親赴一線推動百度全方位發展人工智能有極大的關系。
在中國科技互聯網市場,對百度而言,最大的優勢就是信息技術,而人工智能是一個嚴重依賴信息技術能力的巨大市場,過去幾年百度其實是采取相對穩健的市場策略,一直專注于內部的研發工作,對外宣傳的聲音并不大,但如今互聯網的市場環境已變,人人都在討論人工智能。
此前,在人工智能的輿論發聲上,百度在國內一直扮演著“布道者”的角色。如今李彥宏在很多公開場合都在探討百度的人工智能發展,這直接推動了百度人工智能市場化進程,百度的人工智能也成為輿論探討最多的內容,而從百度各項垂直業務上來看,包括手機百度、百度地圖、百度云等諸多強勢業務也都在強化人工智能的價值與用途。百度的人工智能技術也由此被大眾率先感知。
人工智能已是百度最具市場想象空間的業務,因為目前為止誰都不清楚人工智能的市場邊界在哪里,所以對百度在人工智能上的一舉一動也格外關注,目前來看似乎資本市場很認可百度人工智能的發展。而這也正是百度Q3財報里的“大生意”。
文/科技不吐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