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聯網地圖領域,百度地圖和高德地圖儼然就是一對冤家,一直爭戰不斷。最近,他們又為誰是第一打起來了。
在2016杭州云棲大會上,高德總裁俞永福援引艾瑞的數據宣布,高德地圖手機客戶端的每日活躍數據已經超越百度地圖,成為行業內排名第一的手機地圖應用。俞永福的話音未落,百度地圖就通過官微說“你要戰,我便戰,跑個分出來看”,列舉出一系列的第三方數據證明百度地圖才是真的行業第一。
兩家斗得激烈,而在我看來,其實百度地圖和高德已經不是在一個維度上競爭了。這話怎么講?且聽我慢慢道來。
到底誰才是真正的地圖一哥?
首先,還是站在旁觀者的角度,來看看這場地圖一哥之爭。
高德說自己是第一,援引的數據是艾瑞的數據。而百度地圖的數據來源則很多,中國聯通9月沃指數移動APP排行榜顯示,百度地圖活躍用戶數超越高德地圖近50%;易觀發布的9月移動APP排名顯示,百度地圖在月活躍人數和環比增幅兩方面都超過高德,百度地圖的月活是9953萬,高德地圖則是5603萬,環比增幅上,百度地圖也以5.68%比高德地圖的-3.02%高出不少。
值得玩味的是Questmobile的數據,有意思的是,俞永福為了證明自己的“第一”不是虛的,說“高德已經允許另一家大數據服務商QuestMobile進行代碼監測驗證,友商不服的話,可以來戰。”又是話音未落,百度地圖就舉出了Questmobile的數據,其2016年秋季報告顯示,百度地圖位居總榜第14位,高德則是23位。看看日活數據,百度地圖是2584萬,高德地圖是1959萬,這下是真的有意思了,到底誰是第一?
最近還看到了一個數據,易觀千帆公布的2016年第2季度中國手機地圖使用情況顯示,在全網絕對滲透率方面,百度地圖以21.4%占比位居地圖行業第一,高德地圖則是10.5%。此外,在活躍用戶覆蓋率上,百度地圖以71.4%的占比蟬聯榜首。看來,這個地圖一哥之爭實在有點扯,誰是第一明擺著。
圖為易觀2016Q2報告全網絕對滲透率
誰的用戶體驗好,誰就是第一
互聯網地圖領域,第一之爭由來已久。在我看來,第一的判定其實很簡單,那就是誰的用戶體驗好,誰就是第一。
有意思的是,在10月12日,網易汽車剛剛對百度地圖和高德進行了實地評測,分成高德隊和百度隊兩輛車,針對出行用戶關注的手機導航路線規劃、躲避擁堵、駕駛信息提示等幾個問題進行評測,并進行了全程直播。第一段路程是躲避擁堵測試,兩輛車根據兩家導航推薦的路線行駛,結果高德地圖出現繞路折返情況,百度地圖最先到達;第二段路程是導航實測,百度隊領先三分鐘到達。最終結果是百度2:0勝出。
我的手機上同時安裝了百度地圖和高德地圖,但我使用最多的是百度地圖,為什么呢?因為我們能感知到百度地圖的功能更貼合使用場景,也就是說比較注重提升產品體驗。就拿國慶前夕發布的9.5版來說,就在智能實時推薦路線、導航保障、路況事件、曾經走過的路線以及導航換車標等很多基礎功能上進行了升級,體驗是做得越來越好。
剛才,看到有個人發來的微博截圖,是高德和海爾兩個官微的互動,快笑死了。國慶期間,一輛裝載海爾產品的貨車遭遇了交通事故,連車帶貨滯留在高速公路隔離帶外。高德官微發出了一張現場圖,并配文揶揄海爾:熏疼。海爾官微即刻響應,轉發該微博并配文:我可是用的你的導航。海爾使用了高德的導航,結果翻了車,這說明了什么呢?
地圖已經不再是過去的地圖,最可怕的是競爭對手已經變了
作為一直關注地圖領域的自媒體,我看到的是這幾年互聯網地圖的巨變。尤其是百度地圖和高德地圖,簡直是走了完全不同的發展路徑。當高德地圖還在說只做LBS時,百度地圖已經兩條腿走路,一邊在基礎功能上優化完善,在導航、路線規劃等方面不斷提升用戶滿意度,一邊則邁開O2O的步伐,讓地圖不僅是導航工具,更是服務平臺,重新定義了地圖。
上個月,百度地圖舉辦了順德數據中心媒體開放日和香格里拉數據采集兩場活動,讓人們近距離了解地圖數據采集的全流程。百度地圖定位于“基于大數據的人工智能出行平臺”,全流程數據生產自動化程度目前已超過80%,全景圖像的自動化識別提取準確率高達95%,這意味著百度地圖在數據上的生產效率比以往提升了10倍。以數據為驅動的人工智能,才能為用戶提供智慧化出行解決方案,同時提高了百度的行業競爭力。
當地圖遇上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想象的大門已經開啟,無人駕駛、VR、度秘……百度地圖變得越來越智能,由此帶來的用戶體驗也不斷升級。除了人工智能,百度地圖還在做的一個事情就是國際化,9月22日,百度地圖宣布登陸北美40個國家,由此百度地圖在今年4月宣布啟動國際化戰略后的短短五個月時間里,就覆蓋了全球103個國家和地區。
再來看看高德,還在談第一……殊不知,當你在找各種數據證明自己是第一的時候,真正的第一已經進化到了人工智能階段,已經走向了全世界。這已經不是一個維度的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