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互聯網新常態與搜索巨頭增長態勢
最近兩家搜索出身的巨頭Alphabet(谷歌母公司)和百度都發布了Q3的財報。雖然財報數字依然靚麗,Alphabet第三季度總營收為224.51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86.75億美元增長20%;凈利潤為50.61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39.79億美元增長27%。百度第三季度總營收為人民幣182.53億元,凈利潤為人民幣31.02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9.2%。
但也能從中嗅出一些味道:互聯網高速增長的紅利期徹底過去了,完全進入了互聯網經濟的新常態。互聯網在很多方面已經成為基礎設施,它在某種意義上已經是傳統經濟了,要達到之前的高速增長幾無可能。
1)從收入比例來看,兩者占據絕對優勢的還是傳統營銷廣告:
Alphabet(谷歌) 公司 Q3 總營收達到了 225 億美元,Google 的廣告業務營收為 198.21 億美元, 占據了母公司總營收的 89.1%。其他硬件產品等收入達到24億美元,占總營收的10%左右。百度也是類似的情況:百度2016年Q3網絡營銷收入164.90億元,總營收為182.53億元,占到總收入的90.3%。
對兩大搜索起家的巨頭來說,傳統業務依然是絕大多數利潤的貢獻者,這意味著在沒有找到大規模可收割業務之前,必須依靠傳統的搜索商業模式。
2)谷歌CPC下降
CPC是指消費者點擊廣告后廣告商向谷歌的平均付費價格。谷歌的CPC持續下滑,Q3的CPC比上個季度下降6%,比去年同期下降11%,這意味著廣告效果的下降和客戶可能的流失。
3)可替代產品的競爭壓力,面臨流量侵蝕
邏輯思維的羅振宇曾經提過一個國民總時間的概念,它的核心是指互聯網產品其實本質上是在爭奪有限的用戶時間資源。谷歌的搜索業務占據了用戶很大部分時間。但移動互聯網的到來,尤其是社交網絡,如facebook和微信進一步加強了人們使用社交網絡的時間,此外還有各種應用也是占據了用戶的時間。潛在的替代者,還包括其他智能硬件。隨著交互模式的變更,比如語音和視覺等,谷歌搜索引擎的產品形態在未來還能到用戶的多少時間,多少使用頻次。這是遲早要面對的問題。
4)財務壓力對創新部門產生影響
為了規范財務,創新部門面臨壓力,也導致谷歌高管離職增多。比如谷歌管理層希望波士頓機器人公司(Boston Dynamics)團隊能夠研發短期內上市的消費機器人,但波士頓動力的團隊沒有意愿確立商業化時間表,導致谷歌甚至想要出售該公司。Nest創始人Tony Fadell于2016年6月離職;谷歌無人車項目CTO Chris Umson也離開谷歌。不僅如此,還波及到了風投及創新部分,比如Alphabet旗下風投公司GV的負責人Bill Maris離開了工作7年的投資部門。諸如此類的高管離職還有不少。
二.兩大搜索巨頭何去何從?
從谷歌和百度的一系列布局看,它們比誰都清楚目前的發展態勢。兩者的布局一是從創新上挖掘,試圖找到下一個能夠跟搜索匹配,甚至超過搜索的領域。二是,兩大巨頭都從組織架構進行了調整,為面向未來的下一波紅利做鋪墊。
1)押注人工智能
谷歌、微軟、百度、Facebook號稱AI領域的F4,被《財富》評為AI四巨頭。人工智能跟搜索引擎有天然關系,它的發展是建立在大數據和機器學習的基礎上,所以百度和谷歌兩大搜索巨頭在人工智能上有天然優勢。兩家公司在自然語音識別、圖像識別、深度學習等方面都有很深的技術積累。
百度大腦的語音識別、圖像識別、智能學習本質上就是在模仿人類的聽覺、視覺、學習能力等,試圖通過大數據、云計算和機器學習等技術全方面構建類似于人的能力。百度本來通過搜索引擎獲取了龐大的數據,即便如此,還是不斷通過更多應用場景獲取更多數據,比如在手機百度中發布了語音識別功能,比如通過度秘的自然語音識別技術幫用戶預訂餐廳、打車等。二是對這些數據進行不斷的訓練。把各個渠道采集的數據進行消化和訓練,比如把圖像識別技術應用到無人車領域,通過圖像識別技術識別路上的物體,從人、車、建筑物,不斷提升識別能力。這只是冰山一角,還有更多動作和布局在進行。
谷歌更是如此,在深度學習上走得很遠,比如打敗李世石的Alpha go,越來越靠譜的谷歌翻譯系統,谷歌私人助手Assistant,聊天機器人的人工智能平臺Api.ai等。
如果深入分析谷歌的業務,比如云服務、VR、AR、硬件、服務平臺等,背后都有一條主線,它就是人工智能,它在貫穿谷歌方方面面的業務。百度也是通過百度大腦貫穿各項業務,比如通過大數據風控的金融信貸等。谷歌CEO Sundar Pichai 說世界正從“移動至上”轉向“人工智能至上”,目前谷歌把機器學習作為驅動未來的引擎,內部有超過100個團隊使用機器學習,從郵箱、語音、翻譯、街景、無人車等。
2)布局中期項目
Alphabet除了進行AI優先的戰略之外,還布局中期項目,在人工智能崛起之前需要找到過渡性的奶牛。比如推進硬件和云的業務。智能家居硬件,手機pixel,企業云業務(比如收購了Apigee,就是一家上市的企業云公司)。此外,還有探索嘗試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無人駕駛等領域。
百度在完成從傳統搜索向移動搜索轉型之后,探索布局本地服務等領域,開始從連接人和信息,逐步走向連接人和服務。比如本地生活服務領域,它把百度糯米、百度外賣、百度錢包等組成一個矩陣,作為生活服務的平臺。Q3財報顯示已經達到了194億元的交易總額。此外,百度地圖、手機百度的內容生態探索也是它中期項目的布局。
3)組織架構保證
如下圖,谷歌在2015年就開始重組成立控股公司Alphabet,采用新運營架構。從2016年第一季度開始,Alphabet的財報分為谷歌和其他業務兩個部門。也就是說雖然它下面分成了好幾個事業群,但核心的區分只有兩個,原谷歌部門和其他部門。原谷歌部門是現金奶牛,負責為其他的創新部門提供源源不斷的奶源。包括為一些登月級的項目買單。
谷歌包括了搜索、廣告、YouTube、地圖、Android、Chrome、Google Play,還有硬件如Chromecast、chromebook、Nexus等。創新部門包括了Fiber(千兆光纖項目)、Calico(生物科技)、Nest(智能家居)、Verily(生命科學)、還有一些投資和創新部分的Google Ventures、Google Capital以及Google X。
(Alphabet業務架構圖,出自: knct Lab)
從百度的組織架構上看,百度也有類似的布置。百度搜索公司相當于Alphabet的谷歌業務,主要是傳統互聯網業務。而新興業務群組,包括了無人車、人工智能、新金融等,以人工智能為主線貫穿全局。另外,百度投資和百度風投與谷歌的Google Ventures、Google Capital也類似,具備戰略協同和行業風向把握的功能。
(百度業務架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