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的生活化和商業中心的休閑化,必然會導致超市和商業中心的分離。
今天偶然想到這個話題,整理出來與大家討論,歡迎留言交流。
商業中心一定要捆綁一個超市嗎?或者超市有必要開在商業中心嗎?
在現在,還會看到一些新開業的商業中心捆綁著一個超市,例如萬達和永輝等。但是實際去看看,超市的客流并不盡人意。環顧周圍其實很多很好的商業中心并沒有綁架一個超市,萬達也有,銀泰也有。
而與商業中心捆綁在一起的超市卻是經營業績下降最嚴重的,最明顯的是沃爾沃。而社區超市、便利店等深入居民生活區或工作區域的業態,卻在零售的寒冬里做的有聲有色。
觀察發現,其實民眾去超市和去商業中心并沒有關聯性。比如,日常消費者去超市買一些生活用品,到超市但并不會到商業中心的其它區域消費。而在周末到商業中心的消費者,尤其是大部分以休閑為目的顧客,也并不會到超市去,尤其購買生鮮商品。
前幾年中國超市發展的黃金時期,超市與商業中心捆綁在一起是有道理的:商業中心依賴超市的人氣,超市借助商業中心的位置和組合優勢,兩者相互依存。但是,在今天這樣的模式已經失去了存在的環境。
首先,我們談下民眾對超市的需求,這是超市存在的基礎。中國人的生活習慣決定了民眾基本上每天都要到超市購物,尤其是生鮮商品,便利性、價格是關鍵性的因素。所以,在中國市場,超市距離民眾生活區域越近,越具備價格優勢,自然就業越能吸引顧客。
對于商業中心而言,現在越來越向著品位、休閑的方向上發展。對民眾而言,對商業中心的需求也是不同于超市的,商業中心成為民眾一個生活休閑的場所。所以在商業中心,餐飲、電影院等休閑品牌火爆。民眾一般利用周末或者節假日去休閑、購物,相應的周末和節假日成為商業中心的高峰期。
超市的生活化和商業中心的休閑化,決定了超市和商業中心必定會各安其所。
在歐美國家,大型的超市基本上都是在郊區租金比較便宜的地方,這是與歐美國家消費者的生活習性息息相關的。結合中國消費者的生活特點,可以預見,未來中國的超市必定是越來越貼近社區,更加的貼近居民的生活。
而商業中心,專注做好品位,著眼于消費者的休閑需求,也會找到自己的存在感,在消費者中贏得自己的存在價值。
- 該帖于 2016/11/21 9:15: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