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互聯網金融之后,金融科技正在成為新的風口。
2016年被稱為金融科技元年,回望這一年,中國在金融業的轉型更為深入,無論是在規范化發展,還是在技術、體制創新等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而隨著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一系列技術創新,全面應用于支付清算、借貸融資、財富管理、零售銀行、保險、交易結算等諸多金融領域,科技對于金融的促進不在局限于渠道等淺層次的方面,而是開啟了真正的金融+科技的深層次融合。一場新的技術革命正在最古老的金融行業全面展開。
回顧2016,我國金融科技的發展呈現出巨頭涌現、全面開花的景象。一方面,金融科技公司受到資本市場的大力追捧,根據畢馬威發布的季報報告顯示,僅在2016年第三季度,共有超過10億美元的資金投入到由風投支持的中國金融科技公司,共有13宗交易。另一方面,中國金融科技公司無論在資金、技術、產品端發展,都取得了實質性進步。在畢馬威國際與投資公司H2 Ventures聯合發布的《2016金融科技100強》中,有8家來自中國的企業入榜,而在前五名中,有四家來自中國。而在畢馬威發布的《2016中國金融科技公司50強榜單》中,中國的金融科技公司,已經覆蓋包括支付、信貸、智能投顧等多領域業務。并在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方面,呈現出領先優勢。
那么,作為中國金融科技發展的關鍵一年,我們不妨來回顧一下,2016年共計發生了哪些重大事件?
一、Fintech興起,科技金融列入十三五規劃
金融科技,也叫科技金融,英文詞為FinTech(Financial Technology的縮寫),指的是金融和信息技術的融合型產業。其中關鍵在于提升金融效率,科技類企業及金融行業新進入者利用科技手段對傳統金融行業所提供的產品、服務進行革新,都屬于這一范圍。
2016年8月8日,國務院發布《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規劃中明確提出促進科技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建設國家科技金融創新中心等。使得金融科技產業正式成為國家政策引導方向。其具體要求是,深化促進科技和金融結合試點,建立從實驗研究、中試到生產的全過程、多元化和差異性的科技創新融資模式,鼓勵和引導金融機構參與產學研合作創新。在依法合規、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支持符合創新特點的結構性、復合性金融產品開發,加大對企業創新活動的金融支持力度。
入選理由:政府的全方位扶持,對金融科技的發展無疑是重大利好。通過規劃發展,金融科技產業在應用場景落地上,將獲得最有力支持。
二、百度金融宣布:做真正意義的金融科技公司
2016年,百度無人車成功完成路演,并在烏鎮互聯網大會上向用戶開放體驗;百度將情感合成、遠場方案、喚醒二期技術和長語音方案四項具有革命性的語音技術免費開放給用戶和開發者共享。2016年9月1日,百度高級副總裁朱光在百度世界大會上,介紹了百度金融以身份識別認證、大數據風控、智能投顧、量化投資、金融云為代表的五大金融科技發展方向。同時百度金融宣布正式對業界開放金融云,向金融機構輸出包括人工智能、安全防護、智能獲客、大數據風控、IT系統和支付技術的金融解決方案。
截至2016年,百度金融已在支付、消費信貸、企業貸款、理財、資產管理、征信、銀行、保險、資產交易中心等多個板塊布局,以百度錢包、百度有錢花、百度理財、百金交等產品和平臺為觸角,形成覆蓋金融服務各個領域的業務矩陣。在消費信貸領域,百度從教育市場入手,很快成為職業教育信貸行業領導者,并在大數據征信方面快速積累;在理財領域,依托百度的大數據畫像能力,致力于打造“千人千面”的智能投顧。百度金融已經開啟了金融科技的全面布局。
入選理由:金融科技的發展,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是核心能力。百度金融正式加入金融科技發展隊列,并向業內開放相關技術,無疑將為整個行業帶來一股清風。并將全面提升中國金融科技的技術水平,全面加速中國金融科技的發展。
三、螞蟻金服戰略投資金貝塔
2016年7月8日,螞蟻金服和嘉實基金共同宣布將進一步加深戰略合作,螞蟻金服戰略投資嘉實基金旗下“金貝塔”平臺。從而成為金貝塔A輪融資中唯一引入的新股東。據知情人士透露,螞蟻金服總投資金額為1億元,占股比例為20%。
作為國內發展最早的互聯網金融平臺,螞蟻金服旗下已經擁有支付寶、余額寶、招財寶、螞蟻聚寶、網商銀行、螞蟻花唄、芝麻信用、螞蟻金融云、螞蟻達客等眾多子業務板塊,幾乎涵蓋了傳統金融業所有板塊。并率先成為我國金融科技企業中的獨角獸。
入選理由:螞蟻金服對于金貝塔的投資,是國內BAT等巨頭布局智能投顧領域的一大象征。巨頭金融科技企業對智能投顧領域的加碼,無疑將大大加快這一產業在國內的快速發展。
四、眾安保險成立全資子公司眾安科技
2016年11月,眾安保險在成立三周年前夕宣布成立全資子公司眾安信息技術服務有限公司,簡稱眾安科技。其未來計劃可謂雄心勃勃:眾安科技將輸出一個平臺區塊鏈云平臺;立足金融、健康兩個命題;以信任、連接和加速為三大使命;堅持在人工智能、區塊鏈、云計算和大數據四個領域進行長期探索。
過去3年,眾安保險的成績是令業界矚目的,至今已累計服務用戶4.6億,生成超過58.29億張保單,為幾億新生代保民提供了人生的第一張保單。
入選理由:畢馬威2015年發布的《全球金融科技100強》報告,眾安保險曾位列榜首,引發國內外震動,今年的報告眾安保險也再次上榜。對于眾安保險的金融科技之路,引發各方關注。作為中國金融科技標志性企業,眾安保險加強金融科技投入,無疑再此引領了行業風向。
五、中國公司投資海外金融科技企業
2016年6月23日,美國比特幣創業公司Circle Internet Financial宣布獲得由中國財團提供的6000萬美元D輪投資,領投方為IDG,跟投方為Breyer Capital、General Catalyst Partners、百度、中金甲子、光大投資管理公司、萬向和宜信等。
2016年7月18日,百度宣布投資美國金融科技公司ZestFinance,而此前,京東也投資了這家公司。資料顯示,ZestFinance具有通過模型開發能力和數據分析能力,分析和處理不同類型的復雜數據,最終做出準確信貸決策的能力。此外,9月份百度還與FICO達成戰略合作關系,雙方將在風控、智能評分、大數據應用、金融場景建設等領域展開開放合作,共建生態。
入選理由:從全球金融科技發展來看,歐美國家暫處領先地位,但與此同時,中國的金融科技企業正紛紛通過對國外一些金融科技公司投資的方式,迅速加強自身的業務能力,并實現全球化布局。
六、去中心化數字貨幣暴露安全隱憂
在金融科技產業中,去中心化數字貨幣一直占據著重要的位置。目前市場上的四大數字貨幣分別是比特幣、以太坊、瑞波幣、萊特幣,它們的市值之和超過了總市值的95%。其中,比特幣大概是普通大眾最為熟悉的。而2016年發生的兩起大型數字貨幣”失竊”事件,一時間讓各界對數字貨幣安全隱患的警惕性大為提高。
The DAO是一家基于以太坊公共區塊鏈平臺的創投組織,在今年4月對外募資,27日內募集了1200萬個以太幣,價值1.32億美元,是史上最大的一次眾籌活動。在6月的一個周五,The DAO遭遇攻擊,導致超過5000萬美元的以太幣外溢。而無獨有偶,8月份位于香港的比特幣交易所Bitfinex遭黑客入侵,大約7000萬美元比特幣被盜,比特幣的價值因此大幅下跌15%。
入選理由:金融科技的發展并非一帆風順,在追趕潮流的同時,風險始終存在。這幾次重大的“失竊”事件,不僅影響了參與其中的投資者,更是讓政府和大眾對此類數字貨幣的安全問題大大提高了警惕,或許,這將推遲去中心化數字貨幣時代的到來。
七、陽光保險首推區塊鏈保險卡單
2016年7月29日,陽光保險推出的“區塊鏈+航空意外險卡單”,是國內首個將區塊鏈技術應用于傳統航空意外險保單業務中的金融實踐。與傳統的航空意外險相比,加入區塊鏈技術,航空意外險以往存在的造假、中介商抬價等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以防止買到“假保單”為例,通過與區塊鏈技術結合,依托其多方數據共享的特點,可以追溯卡單從源頭到客戶流轉的全過程,各方不僅可以查驗到卡單的真偽,并且,確保卡單的真實性,還可以方便后續流程,比如理賠等等。
入選理由:陽光保險的“區塊鏈+航空意外險卡單”是國內首個將主流金融資產放在區塊鏈上流通的實際應用。這讓我們看到除了科技公司利用自身的技術優勢發展金融科技以外,傳統金融機構也在產品創新等領域不斷嘗試。
八、央行公開招聘數字貨幣人才
高尖人才流向,成為判斷一個行業是否具有發展前景的重要依據。金融科技的發展,無疑也吸引了大量相關從業人員加盟。甚至包括央行,也開始全面吸納相關人才。
2016年11月,中國人民銀行官網發布的直屬單位印制科學研究所2017年度人員招聘計劃顯示,央行印制科學研究所此次擬招聘計算機、信息安全、密碼學專業博碩士共6名,將主要從事數字貨幣及相關底層平臺的軟硬件系統的架構設計和開發、數字貨幣中所使用的關鍵密碼技術,對稱、非對稱密碼算法、認證和加密等工作。
入選理由:央行的這一舉動,是為爭取早日推出數字貨幣做準備,這對市場發出了央行加快推進數字貨幣發行的信號。
九、中國金融科技公司籌資總額首超美國
據英國“FT中文網”報道,根據埃森哲(Accenture)的數據,截止2016年7月亞洲金融科技公司籌得96億美元,比北美同類公司籌集的46億美元高出一倍以上,而這96億美元有90%以上是由中國企業籌到的。
這個數據再過去幾年是多少呢?數據顯示,2010年,金融科技公司在北美籌得的資金是亞洲的15倍以上,2015年達到148億美元的高峰,是亞洲的3倍多。
入選理由:在籌資額上趕超北美,是中國金融科技迅猛發展的另一有力佐證,這對加強國內以及國際投資者對中國金融科技產業的信心,具有巨大的主推作用。
十、武漢發布科技金融指數
2016年11月22日,在第九屆中國·武漢金融博覽會上,中國首個科技金融指數——“武漢科技金融指數”發布。據報道,“武漢科技金融指數”主要由科技金融資源指數、科技金融發展指數、科技金融創新指數、科技金融風險指數共四項子指數構成。指數在橫向比較上選取了國內在金融和科技領域具有中心地位的北京、上海與深圳作為對標城市,對武漢市科技金融的資源情況、發展情況、創新能力、風險監管等進行追蹤及綜合評價。
入選理由:武漢城市圈是全國第一個獲批的科技金融創新試驗區,“武漢科技金融指數”的發布,將給地方在科技金融創新改革方面提供一個第三方標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