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商網消息:11月15日傍晚,京東集團披露了2016年第三季度業績,營收同比增長38%,好于市場預期。但《聯商網》記者注意到,京東同時披露了一項重大交易。
記者獲悉,京東集團董事會于11月15日批準一項計劃中的重組方案,負責運營京東互聯網金融業務的京東金融將被剝離,京東集團計劃出讓京東金融的全部股份。
京東方面表示,此次重組的主要目的是將京東金融轉型為只有中國投資者作為股東的企業,以便在中國開展某些需要政府許可的金融服務業務,并更好利用中國資本市場的資金。
一切為了牌照?
金融行業關系國計民生,因此國家對很多金融業務牌照限制嚴格,必須是國內法人。
京東重組京東金融其重要目標是將京東金融轉化成內資企業,很明顯是為了牌照。這一做法跟2014年馬云將支付寶從阿里巴巴集團剝離出來組建螞蟻金服極為相似。
當年馬云稱,“我做了一個艱難的決定,雖然不完美但是正確”。馬云所謂的正確,即是對于支付寶而言,首先是要拿到牌照。如果支付寶沒有拿到牌照就變成非法機構,6億用戶都在用,結果不可設想。沒有資格,支付寶就癱瘓掉了,淘寶就癱瘓掉了,整個阿里就癱瘓掉了”。
作為一個電子商務類的零售公司,其命脈是GMV(成交額),而為自有用戶提供金融業務是提高顧客購買力,增加顧客粘性,搶占支付入口,打造生態閉環的重要手段,也是集團化零售公司的必經之路。
京東金融自從2015年獨立運營以來,圍繞京東用戶提供了一些列的金融解決方案,2016年1月更是融資66.5億人民幣,估值466.5億元,已然成為未來京東發展的重要支柱。
據悉,京東金融已經擁有第三方支付、小貸、保理、基金銷售、保險經紀等金融業務的牌照。如果想要繼續擴大業務邊界,仍然需要在不確定性的市場監管條件下,謀求更多的如民營銀行、消費金融等金融牌照。
劉強東仍為實際控制人?
劉強東曾公開表示,如果自己控制不了京東,那么就會選擇賣掉。作為京東未來希望命脈所在的京東金融此次剝離出售,劉強東是否仍能掌控?記者從京東得來消息:
此次剝離京東金融,具體操作方式為:京東集團將從購買京東金融股份的投資人處,獲得市場公允的現金對價,并在京東金融未來實現累積稅前盈利后,獲得京東金融稅前利潤的40%。如果中國相關監管法規許可,京東集團有權將其在京東金融的權利,轉換為京東金融40%的股權。
同時,京東集團方面表示,本輪京東集團出售京東金融的股份中,京東集團董事長劉強東仍然會通過個人持股,以及協議獲取員工和其他投資人的投票權方式,獲得京東金融的多數投票權,也將擔任新公司的董事會主席。因此,劉強東仍為京東金融的實際控制人。
騰訊系或來當接盤俠?
在京東發布這一重磅消息之后,誰會來當接盤俠引起業內討論,其中騰訊系呼聲最高。
京東和騰訊歷來關系融洽,早在2014年3月份騰訊集團與京東集團就達成戰略合作意向,騰訊向京東支付了2.14億美元現金,成為占京東15%股權的重要股東。在2015年10月份雙方聯合發布“京騰計劃”,實現從購物入口到社交廣告流量的連接,包括朋友圈廣告在內的眾多廣告資源向京東開放。
有業內人士認為,雙方有良好合作關系的基礎,加上騰訊做電商之心不死,如果由騰訊系來接手,將加深京東、騰訊的戰略合作關系。
不過聯商網百人薈成員陸彥認為,騰訊已經有微信支付的超級入口,再和京東金融合作,好處不大,況且若是騰訊系的人來接手也不一定會與騰訊產生太大瓜葛。
(來源:聯商網 木魚)
- 該帖于 2016/11/17 9:05: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