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內電子商務商的發展,在世界經濟一體化和中國電商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跨境電子商務也成為了電商發展的一種新形式。它不僅為國內外貿導向型企業擴大海外營銷渠道,還為通向全球市場的海外貿易打造了一條“高速公路”。
從近年電商發展情況來看,跨境電商已經呈現出爆發性增長的態勢,逐漸成為我國國際貿易的新增長點。2013年8月,國家商務部出臺相關政策大力支持跨境電商貿易的發展; 2014年,跨境電商交易規模達到4萬億元。到2015年,跨境電商交易規模達到5.2萬億元之多;FE飛企電商分析,今年將增長至6.5萬億元。伴隨著政府政策推動和不斷增長的市場需求,我們再次預測,到2017年我國跨境電商的交易規模將突破8萬億元大關,占進出口總額的比重23.1%。
由此可見,跨境電商在未來進出口貿易中將會占據更加重要的地位。很多跨境電子商務平臺網站也正在向海外倉儲、供貨、支付、交易等豐富化方向發展。這對傳統外貿企業來說又是一個利好消息。
我們先分析下目前跨境電商行業的形勢:
一方面,是人民生活水平和消費能力的提高,科技的進步伴隨著生活習慣的變遷,支付寶、微信、刷卡等智能支付手段的出現,人民幣兌換美元貶值等各種有利因素。還有,從2013年8月份開始,國家多次提出關于跨境電子商務的利好政策,“跨境電商”一躍成為近年來我國電子商務界最熱門的詞。這些有利條件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出口貿易的發展。跨境電商的支付手段多樣化,讓消費者更稀罕購買海外的產品。
另一方面,是跨境物流碎片化導致監管困境,跨境網購進口通關管理制度改革亟待全面推進和跨境電子商務統計制度尚未統一。由于相關制度執行不嚴,跨境電商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風險。同時,目前跨境電商運輸成本相對還比較高,直接影響了消費者跨境網購的意愿和規模。跨境電子商務的物流通關效率低,現行物流及通關模式無法適應。所以,亟待研究建立規范的跨境電子商務統計制度,明確統計口徑,統一統計制度和標準,以全面、有效發揮統計的導向作用。
針對于此,好多傳統外貿企業和正在跨界做跨境電商的創業者,問到我們:企業規模小,品牌不響亮,跨境電商有的做嗎?
FE飛企電商的回答:能。
從國內的幾大巨頭跨境電商數據來看,其實外國人并不盲目迷信大牌,他們更喜歡是性價比高和質量好的產品,因此對于國內知名度不高的中小品牌來說,跨境正是一個彎道超車的機會。
每個國家的實際生活情況有所不同,比如在國內賣得很好的吸奶器、兒童餐具等,在俄羅斯市場中的品類不算豐富。很多俄羅斯嬰童用品的價格是中國一倍,就算加上郵費,也有很大的利潤空間。
當然,要做好自己的電商,在經營實戰中還是有一些難點的。阻礙制造企業邁出跨境這一步還有不少“門檻”。
物流發貨。跨境B2C一般是小包,發貨方式遠比國內的復雜,如果訂單涉及的國家多,可能需要動用多個物流渠道,而不同的渠道還要采用不同的包裝,成本核算也十分嚴格。
審核標準。國內工廠或者外貿公司的很多貨要么不符合目標國家審美,要么就是價格不合適,被認為反傾銷。
管理人才。跨境庫內分類繁雜,很多賣家庫存件數量上萬種,這對于企業的管理能力是很大的考驗。
產品設計。人靠衣裳,產品靠包裝。好的產品需要好的包裝去吸引客戶的眼球。
品牌意識。應該重視自己的品牌,有的企業喜歡投機取巧,模仿或套用別人高品質的品牌,如果沒有得到相關的授權和備案就很容易發生侵權問題,這在跨境平臺中是不允許的,甚至會影響到整個店鋪的正常使用。”
FE飛企電商想要說的是,有難點,我們就要去克服,所以要想做好跨境電商,企業還需要掌握一些必要的技能。外貿企業,做跨境一般可能會采取自主開店、店鋪托管、商品分銷等方式。
不只是國內會有各種活動出現,國外也有各種的促銷節日,因此企業需要有柔性的供應鏈,有小批量的生產能力,三五天快速交貨能力,旺季產能的保障能力。跨境電商的退換貨成本很高,因此對產品的品控與詳情頁描述有很高的要求。這對中小企業來說可謂是小菜一碟了。
企業還要有設計研發能力、目標國家快速新款開發能力、老款改造能力、產品品質控制能力等,中小企業這方面可能有所欠缺,但是加把勁也不是問題。
目前的跨境平臺大多采取預付款的模式,這樣企業對庫存有很好的把控,自營B2C出口或者與大賣家緊密合作,要有實時大數據獲取分析能力,而不是單純的等買家來下單。
最重要的一點,中小企業應該擺脫小作坊的思維,引入ERP辦公管理方法,向精細化管理靠近。找到自己的優勢點,建立狼性的團隊,走出低端中國制造的困境,打造品牌化才是最終的出路。
綜上所述,跨境電商對中小外貿企業來說這是一個轉機,是一個彎道超車的好機會。互聯網的萬物互聯帶動了電商行業多渠道的發展,讓跨境電商一次又一次的走進電商行業的熱潮。
(本文為原創,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歡迎轉載分享,留言討論。)
附件下載區: 鼠標左鍵單擊文件進行下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