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用這個作為標題都有點傻
否則呢?
年前有個朋友問我明年有哪些新項目值得關注,我拍拍腦袋說太古匯、長寧來福士、LUONE,作為著眼于高品質前沿商業的評論咖,我當然會率先想到外資業主。
昨天又有朋友和我聊,問我對太古匯持什么看法?我說它是
今年最關注項目
沒有之一
剛說完兩分鐘,朋友圈看到某門戶網站的一條推文,什么票選17年上海最受關注的十大項目,我只想說,17年如果太古匯開得出來,其他項目難說處于一個量級。當然,這么說并沒有任何不敬之意,因為從綜合各方面角度來考慮,如果你和我一樣,都希望上海的商業能夠更上一個水準,就會把目光聚焦在南京西路。
這里需要明確,最關注,和最喜歡、最成功,是不同概念。比如16年,我心目中最成功新項目是七寶萬科,沒有之一,相信也是大多數同行的選擇。但如果把七寶萬科和太古匯用關注度來對比的話,前者如同上港6000萬買了奧斯卡,后者如同世界杯決賽。
當然,關注也不代表一定有驚喜,放眼前幾年,新世界大丸百貨就是我當年最關注的新項目之一,我之前的推文也不遺余力地YY它會成為百貨標桿,但現實情況還是因為各種原因,沒有達到預期效果。
其實,之所以太古匯項目值得關注,與新世界大丸異曲同工,相信隨著時間的深入會有一堆生活類大號推文說它怎么好吃好玩好看,但從商業情懷上來講有幾個原因:
1.上海商業體多,但核心商圈基本飽和,外圍商業人氣不低,并且還對核心商圈產生沖擊,但如果要上海只拿一個商圈作為商業名片,你們會投票給誰?南京路?淮海路?徐家匯?想來想去也就這些最具代表性,五角場?陸家嘴?中山公園?欠的不止是火候。在核心商圈的地塊,還能有新項目已實屬難得,太古匯也只能算是半個新項目,而新鴻基的徐家匯中心應該是下一個關注點。
2.核心商圈的商業體有什么意義?拿iapm舉例,它直接成為淮海路甚至是上海標桿商業體,原先淮海路商場我們能想到哪些?百盛?太平洋?巴春?如今在陜西南路路口,百盛和巴春就如同iapm的兩架僚機。iapm開業后,直接將購物中心的頂級代表水平提升一個層次,成為業界相繼致敬和效仿的對象。太古匯的選址,原本定位低到可怕,吳江路小吃街,這倒和iapm所處的襄陽路市場異曲同工,太古匯所需要達到的爆點效果,理應如同當年iapm開業一樣,將上海頂級商業項目的水準再次提升,之后,我們還可以對徐家匯中心等項目有所期待。你可以類比在運動場上破紀錄,或是科技數碼領域產品的不斷推陳出新,商業項目,也需要像每年的蘋果發布會一樣有萬眾矚目的產品,太古匯就是今年的iphone8。
3.如果從分析維度上來講,地處核心商圈、成熟商業街、體量大、有歷史積淀、有故事可講、優質業主背書、對周邊零售業態有差異化優勢……太古匯幾乎具備所有條件,回到上文提到的什么十大項目評選,有哪個還具備如此條件?
4.雖然我竟然還沒去過成都,但大家都知道太古在那里做了個神一般的案例,那么在上海?有什么理由不期待其也成為一張新的商業名片?
5.再將視野縮小到南京西路商圈,靜安寺有久光-芮歐-嘉里-晶品,但各有特色互有博弈;梅泰恒這個詞說出來就感覺有些老氣橫秋;再往東就是一系列快時尚品牌旗艦店,如同長尾一般,稍顯示弱。雖然這些商業體絕對距離都不遠,最遠只差一個路口,但各成一圈,太古匯在最東段作為漂亮的收尾,隔空叫板老大哥們,之后也許我們到南京西路,會面臨一個“向左走還是向右走”的問題。
當然,以上都是在說為什么太古匯就是今年最值得關注,但并不代表他就一定是一個成功火到爆的項目,或者說我個人就一定會喜歡,最終還是要看開業后的感受。這就回到了定位、招商、設計、運營、營銷等話題,七寶萬科之所以好,就是因為它在這些方面即使也存在缺陷,但已經屬于新開業商場中的佼佼者。
說實話,我還是蠻怕太古匯做得太高冷,那就少了點故事味。未知才好玩,持續關注中。對了,之前寫八佰伴,竟然有人說我是托,也有人說我迷信嘉里城,這篇內容,想必又有人要說我是太古的托了,我想說,如果這些業主們能看到我這個“被托”,求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