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馬鮮生系列文章包含:“盒馬鮮生介紹”和“盒馬鮮生解析”二個大類,共11篇文章。
盒馬鮮生系列文章絕對不是軟文,是筆者(張陳勇)深入梳理和研究“類盒馬鮮生模式”而寫,盒馬鮮生金橋店在盈利情況下小區域聚集規模線上訂單,迭代后可能重塑零售生態,是阿里新零售戰略的破局點,值得深入其中,梳理信息觀點,寫成系列文章,形成系統認知。
盒馬鮮生系列文章由“結構圖”和“解讀文章”組成,結構圖能看清系列文章關鍵要點,文章是對要點的詳盡述說和分析,文章按結構圖從上到下排列,本文解讀“盒馬鮮生介紹”中的第一個要點“為什么寫盒馬鮮生系列文章”。
為什么寫盒馬鮮生系列文章,主要原因包含:01、盒馬金橋店營業數據證明盒馬模式是能盈利的零售新業態,近距離快送可行;02、盒馬線上流量擴展性;03、盒馬迭代后(或與手淘結合)可能重塑零售生態;04、通過寫文梳理信息總結思考結交同行深化認知,下面分別說明。
1、 盒馬鮮生是能盈利的新零售業態,近距離快送可行
盒馬鮮生第一個門店“上海金橋店”在2016年1月15日開業,筆者(張陳勇)在6月與盒馬創始人侯毅交流中得知,金橋店線上日均訂單超過4000單,客單價70元。
之后,筆者(張陳勇)通過問配送員等各種方式多方確認,確定盒馬鮮生金橋店線上訂單每日的確超過4000單。
2016年9月30日,盒馬鮮生第二家店大寧店開業,在10月下旬聽群友說,大寧店每日線上訂單超過2000單。
盒馬金橋店線上訂單4000單,客單價70元,毛利率20%,每單毛利14元。每單配送成本7-9元,每單去除配送,還剩5-7元覆蓋揀貨、耗損等成本,所以線上訂單能盈利。
線下部分,可以把盒馬鮮生門店看成一家精品超市,據悉,金橋店線下每天2000單,客單價120元,這個收入能夠承擔精品超市的運營成本。
所以,從經營數據來看,盒馬鮮生門店能實現盈虧平衡,僅僅看單店,不考慮線上擴展效應,盒馬鮮生和精品超市一樣,是能自我造血,自我發展的零售新業態,其盈利能力還強于一般精品超市。
盒馬金橋店證明,在某些區域,通過超市門店為線上引流,主營齊全生鮮商品,并且針對門店附近區域(5公里范圍)快送,能夠在不虧損的情況下做出線上訂單規模,商業模式是可行的。當然,盒馬也面臨一些問題,后開的門店也有在虧損,但不影響以上結論,具體會在后面的文章中分析解讀。
2、 盒馬鮮生線上擴展性
電商平臺和線下實體的擴展性差異很大,線下實體銷量提升主要靠門店數量增加,經營大賣場的零售企業未必能做好百貨和便利店,擴展性較弱,線下實體起步相對容易,但后期發展速度相對較慢,空間較小。
線上平臺銷量增加有聚集效應,一旦達到勢能點,就會曲線加速增長,起步雖然較難,但發展速度極快。還有,電商平臺很容易擴張,阿里從淘寶起步,發展出天貓、支付寶、菜鳥、飛豬、聚劃算、天貓超市等各種業務,擴展性和增長度高。
盒馬鮮生金橋店線上日均超過4000單,如果盒馬鮮生更多門店覆蓋上海全城,甚至覆蓋多個城市,線上業務能形成“勢”,則盒馬一定能銷售增加,擴展出各種業務,發展空間值得想象。
本系列后章“盒馬鮮生解析”將詳細分析盒馬未來道路,如何形成勢能,推測能擴展出什么業務,未來路線如何。
3、 盒馬鮮生迭代后(或與手淘結合)可能重塑零售生態
盒馬鮮生未來會發展到什么程度,根據前文2點推測出的結果各不同,基于第一點,如果僅僅把盒馬鮮生看成新業態,那么類似盒馬鮮生的門店,未來能夠成為一種主流的零售渠道,類盒馬模式大概會和精品超市差不多的地位,也有可能,快速配送(需要深度融合)成為超市的標準配置。
根據上文第2點推論,如果盒馬線上業務發生勢能聚變,銷售量增加并且出現業務擴展,比如與各種商家合作成為快送綜合平臺,與B2C和C2C結合成為網購入口,那么類似盒馬鮮生模式的業態有望代替超市,并且馬太效應更強,成為最主流的零售業態,占據30-50%的市場份額。
盒馬鮮生會和手機淘寶APP融合,消費者能在手機淘寶搜索到附近盒馬門店的商品,而且是在商品列表中出現,而非僅僅是獨立頻道,類似天貓商品在淘寶中出現一樣。而且這套線上線下融合的體系可能會輸出給更多線下實體,消費者未來會用手淘搜索附近實體店的商品,并且這些商品還支持快速送貨上門,“盒馬+手淘”最終可能發展成一個綜合O2O平臺。
筆者(張陳勇)認為盒馬鮮生模式可能產生迭代改變,最終可能與社區小店、區域大店、電商平臺、商家聯盟全面融合,發展成前所未見的綜合平臺,全面滿足便利購物需求、一站式購物需求、囤貨購物需求和長尾購物需求。
實際上,盒馬鮮生新店已經在迭代改變,新推出的盒馬集市后倉面積更大,與餐飲娛樂結合更深入,在和盒馬創始人侯總交流過程中,雖然侯總不愿透露更多信息,但筆者(張陳勇)也感覺侯總對未來有大膽規劃。
關于以上可能性和模式推導,會在后面的文章詳細分析,這些設想一旦成功,一定會重塑零售生態,可能出現前所未見的新零售綜合平臺。
4、梳理信息形成認知
前面3點說了盒馬鮮生的價值,這是驅動筆者(張陳勇)寫此系列文章的根本原因。
筆者(張陳勇)是快消零售創新研究和實踐者,既然認定盒馬鮮生的價值,看準這個大方向,那么就應該深入其中,順勢而為,首先應該做的事情,就是收集有關盒馬鮮生的信息,結合自己的觀點與推測,畫出思維導圖,寫成解讀文章。
收集信息、畫圖和寫文的過程,最能形成系統認知,感覺很虛無的大腦認知,其實是零售變革時代的核心武器,有了認知積累,才能靈光一閃創造變化,才能看懂變化,跟隨變化,在變化之上創造變化。
盒馬鮮生系列文章并不只是寫盒馬鮮生,而是寫盒馬鮮生所代表的O2O超市,是對中國零售未來道路的推測。
本系列文章不會因為已經發表就結束,筆者(張陳勇)準備以此系列文章為基礎,繼續研究、交流、實踐快消零售創新,把新的想法和信息融入文章和對應的結構圖中,不斷完善,提升自己的認知能力。也歡迎對快消零售創新感興趣的同行加筆者(張陳勇)微信交流溝通。
(作者:聯商網新零售顧問團張陳勇 微信zcysho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