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思維橫掃,便利店店主怎樣與狼共舞或殺破狼?
——文/唐祖緒
相信很多便利店店主,雖然加入了各種便利店系統,做著互聯網的一些嘗試,卻沒有真正思考過怎樣利用互聯網思維改變自己的門店業績!
筆者曾經也是地地道道的傳統連鎖便利店運作操盤人,深諳連鎖便利店系統經營中的各種講究,然而還真沒系統思考過傳統便利店怎樣利用一下互聯網思維這個行將改變世界消費和商業格局的東西!
自從某寶解決了支付信任問題以來,尤其是后來幾大垂直電商平臺誕生后,網購已經占據了很多消費者的大部分份額,傳統便利店的店東們也確實隱隱約約能感受到了沖擊,雖然還未曾致命,卻也著實捏了一把冷汗!
既然狼已經來了,我想,光捏冷汗可能于事無補,還不如多想想怎么與狼共舞或殺破狼管用吧?
曾經有人講,若傳統生意人精通了互聯網,那互聯網生意人將不堪一擊。此語一出,傳統商人是又驚又喜啊,驚的是要精通互聯網并產生盈利是有多難啊,劉強東的京東商城市值已經如此瘋狂而財報還顯示它不盈利呢,喜的是原來傳統生意人邁向互聯網只是差了一個思維!
驚喜之間,游離不舉,也許才是最大的問題,鄙人站在店主的角度,對店主如何利用互聯網思維改善自己門店生意,做以下分享,供廣大便利店經營人參考拍磚!
簡約思維
互聯網的簡約思維強調少即是多,而便利店的經營也一樣,大部分店主應該有體會的是門店的商品數量越做越多,而營業額卻并沒有跟商品的增加成正比。也許這個時候店東真的要思考做減法啦,商品品類中從未動銷的要毫不猶豫淘汰掉,滯銷品類也要動手術收拾,低毛利耗很多陳列面的品類盡量精簡,而新出高毛利吸客力強的品類則是要重點關注的了,畢竟精致簡約便利才是便利店的主屬性,也能做到少品多營業額,關鍵是簡到需求點上!
用戶思維
互聯網企業最喜歡談的就是用戶思維,想想其本質無非就是要以客戶為導向,也就是客戶思維。那么在便利店中的一些服務項目或產品項目中,如果能夠像互聯網企業一樣“親”“親”“親”的讓用戶酥麻舒爽了,這樣的實體店用戶體驗,配以實物項目和服務的垂直參與感,便利店客戶能不爽嗎?不會吧!
迭代思維
時代變化快,信息傳播也快,互聯網人就更快了,卻有些人由于人性的惰性使然讓他們懶于改變。很多時候,會看到很多傳統便利店中的顧客因為需求沒有被滿足而抱憾離開,那么這些店東對顧客反饋的東西是什么態度呢?大部分是沒有引起重視,一笑而過。其實,顧客提出的東西,一定是有一類人的需求,如果針對性的改進,并改善小細節,淘汰不好的部分,迭代進來新的思維服務,也許您的門店將是另一個景象,生機勃勃!
社會化思維
更有部分店主,以我是老板自居,放不下自己的面子,不注意顧客的口碑,導致社區里面對門店形成了負面的傳播,這在注重口碑營銷的現今社會無疑是最大的敗筆,幾乎可以說是把門店往死路上逼。但如果能多站在用戶/客戶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服務每一個客戶,跟客戶做朋友,把社會化思維發揮到極致,其體驗一定不會遜于靠一條網線或WIFI建立起來的關系!
大數據思維
互聯網公司都喜歡分析數據,因為有數據就有商機,就有比顧客還了解顧客的故事。便利店的消費者,很大一部分是忠實消費者,也有一部分隨機沖動型消費者,這些顧客的喜好和習慣如果不被尊重,就像讓四川人吃菜不放麻辣一樣沒有感覺,而便利店店東只需通過收銀系統研究一下顧客的購買行為,就能掌握到顧客的消費傾向,形成自己門店的大數據,然后針對性的調整產品架構,必將事半功倍!
平臺思維
為什么某寶的小馬哥不說他公司不賺錢?因為他是平臺,一張乒乓球臺,無所謂輸贏。便利店其實就是一張球臺,善用它,讓門店成為社區各種信息交匯的平臺,商品只是其中之一,導入各種社區人群需要的訴求,增加門店平臺的效用,同時也用開放的思維去讓門店平臺價值最大化,也許門店這個地方,就不僅僅是一個門店了。
簡單試問,有多少個店主能讓門店的洗手間開放成為顧客公用洗手間?又為什么肯德基麥當勞的洗手間就能讓每個人進去使用而不被趕出來?這就是開放思維的不同。同時門店還應該成為員工實現價值的平臺,員工產生裂變越多,證明價值越大,深圳的創客模式就是裂變的結果!
跨界思維
世界大同,內外兼修,小米不僅僅是手機,他們已經跨界到不知幾萬公里!我們的便利店,也要敢于嘗試新的東西,多元化業務類型。誰說便利店不能干餐廳預約的事?便利店幫保險公司拉單也不違反法律吧?把一切不可能變為可能,就是跨界,歷史總是在新的跨界改變中永恒!
聊了這么多,懂互聯網的人該笑話我了吧,呵呵,沒關系,誰說實體便利店不能換思維呢?某同志還把別人的心臟換到自己身上來了呢!
萬般思想只作談,能有心踐行這種互聯網思維的改變才是王道。
親愛的店主們,您想試試么?
約定你了,一起與狼共舞,殺破狼道,共馳騁……
唐祖緒- 該帖于 2017/8/31 9:29: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