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臺灣便利店競爭激烈,紛紛透過「店中店」規劃進行橫向發展,結合藥局、超市、美妝店擴大規模,機能性也更加完善,上次分享了全家便利商店異業結盟的案例后,今天我們來看看7-ELEVEN怎麼化解便利商店的中年危機。
臺灣便利店挾著通路優勢,成為零售業者鎖定結盟的目標,超市、美妝、藥局紛紛與便利店結盟,「巷弄經濟學」成為主流。 7-ELEVEN嘗試「跨品牌複合」,透過「店中店」的操作方式進行異業結盟,目前配合的品牌以和7-ELEVEN同為統一集團的旗下品牌為主,像是MUJI無印良品、Mister Donut、統一生機、博客來書店、COLD STONE等品牌。依照各品牌精神、商品特性、客層等等分別量身規劃專用貨架、精選最人氣的品項、盤點最適化的商圈屬性等,創造消費者、7-ELEVEN及結盟品牌的多贏局面。
7-ELEVEN與 無印良品
7-ELEVEN與無印良品于2014年完成結盟,目前在臺灣已超過三百多家,是超商界率先朝「店中店」零售模式發展的成功典范,原本以大店經營為主的無印良品,改以深入巷弄的方式,配合不同商圈消費特性,精選旗下四大類別商品,包括保留食材自然美味的「點心食品」、採用天然棉質的「舒適內著」、簡單實用的「基本文具」、嚴選安心素材的「美容保養」商品等四大類別,近150種商品,導入商圈以學校型、交通轉運站型和住宅型商圈為主,而一致化的售價更體貼民眾的購物需求。
合作的好處,對7-ELEVEN而言不僅又創新推出全新特色店作法,進而提升門市的游逛性,可帶入更多新來客,而對MUJI無印良品而言則可以藉此延伸品牌體驗,及增加品牌通路,以可藉此進入全新區域市場。根據7-ELEVEN銷售觀察,MUJI無印良品店中店又以「文教區」、「辦公商圈」及「住宅區」銷售最佳,以文教區來說,文具商品就相當受到學生族群歡迎,而辦公商圈及住宅區則以上班女性為主,上班族在下班后到生鮮蔬果專區、同時也在無印良品貨架前游逛,購買零食小點、小朋友的文具及自己美妝保養品等。
7-ELEVEN與博客來書店
博客來是臺灣最大的線上銷售通路,在2016年和7-ELEVEN正式合作打造臺灣首家閱讀概念店,取名為「未來書店」,為博客來第一家線下通路。在設計規劃環節中強調結合博客來線上會員銷售數據,及相關技術感應設備,提供互動閱讀體驗。
從店內空間設計到數位裝置互動體驗、主題選書,共有4大主題體驗區,人臉辨識系統及掃描書籤兩大主題區,透過科技偵測使用者長相輪廓、年齡與性別,搭配一些問答設計做為運算基礎,接著輔以線上會員銷售數據,以高度關聯性的推薦模式主動預測、推薦書單。作家讀書筆記則精選網站上作家筆記、讀者書評等內容,使用者靠近時會同步觸發投影浮現文字,透過翻頁可閱讀書評、影片等。但是上週stella再去實地訪查時,店員提到目前機器博客來書店正在維修中,目前可以提供的服務主要為主題空間的免費書籍閱讀。
7-ELEVEN與多品牌創造精選店中柜
為因應該生活趨勢,7-ELEVEN將門市打造成「便利藥妝店」,引進市場前十大開架保養品牌外,更推出自有品牌,或以國際製販同盟方式開發獨家商品,鎖定保養及彩妝兩大類別,以交通干道區、商業區、風景區作為主要導入店家,在商品品項挑選上也符合季節及流行性等考量。消費客層中以16至35歲的女學生或年輕OL為主,其中更有一些有趣現象;例如: 7-ELEVEN觀察到早餐時段眉筆、眼線筆的銷售高峰期,大都是外出臨時性或補妝需求,而護手霜、保濕噴霧銷售則在中午與下班時段為主,就近滿足上班族OL以及年輕學生利用午休或下班游逛採買需求,讓美妝購買除了藥妝店外也可以在便利店一次滿足。
Mister Donut和STARBUCKS原本多位于交通轉運站、百貨賣場內,為縮短與消費者距離,提供近就購買服務,與臺灣便利商店龍頭7-ELEVEN合作,以店中店複合經營的概念導入甜甜圈專柜及STARBUCKS商品專區,鎖定交通轉運站型、辦公區、學區導入門市,柜內商品陳列架、包裝盒等都是配合便利店門市進行規劃。Mister Donut的甜甜圈鎖定人氣口味及當季限定,以減少店內庫存壓力,STARBUCKS商品結構涵蓋禮盒、餅乾、沖泡及掛耳咖啡、瓶裝咖啡、杯子、隨行卡共6大類別約25種商品,在年節的時候更會推出蛋捲禮盒等組合商品。
軟妹點評:便利店的轉型,讓臨時性需求轉為定期採買通路
因臺灣社會結構及消費習慣的改變,消費者在生活不再只有「量多」的追求,更多是強調「適量消費」,更追求「生活質感」上提升,因此7-ELEVEN除了之前投入自有品牌開發強化日用品結構外,同時也逐步擴大室內休憩空間,加上品牌結盟,讓原本需要到專賣店或是百貨商場的品牌,在便利店中也可以輕鬆取得,看臺灣便利店的一波波轉型,更貼近消費需求,也讓購買動機從臨時性需求,轉為定期採買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