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與藝術,一剛一柔,看似是兩個極端,在家電市場卻進入了并行的時代。
這是筆者在今年AWE上最直接的感受,當功能技術日漸同質化的時候,背后的家電廠商們開始通過產品設計的藝術化為產品賦予感情、生命和靈魂,以滿足用戶追求品質、個性的消費需求。
AWE觀感:家電產品藝術化已是大勢所趨
不同于往年的是,今年的AWE在追求智能化之外,三星等家電巨頭在產品上走出了一條智能家電的藝術化之路。比如三星此次展出的品道家宴冰箱,內置的三個攝像頭能夠通過與手機互聯實時監測冰箱內部狀況,進行食物管理以及提醒等,而其金屬工藝面板、冰藍色LED指示燈、嵌入式門把手以及全新推出的5種配色,都使品道家宴在外觀設計上更具藝術性與時尚感,能夠完美融合現代不同的家裝風格,實現美觀與實用兼備,藝術與科技并存。
不難發現,頂級的家電廠商已經逐步對智能家電的藝術化達成一種共識。更重要的是,這并非只是家電廠商的“一廂情愿”,而是結合用戶需求的理性選擇。
家電藝術化背后的三大用戶需求
家電行業的市場競爭有著明顯的演化痕跡,從最早以功能為代表的傳統產品,到電商和服務比拼的智能化階段,再到情感和藝術為核心的發展趨勢,既是用戶需求的體驗,也是環境和時代趨勢的反映。
首先是居住條件的變化。隨著房價的水漲船高,小戶型房屋漸成年輕人群的主流,而消費者的審美意識也在與時俱進。如何更多的節約使用空間,同時保證產品的時尚和藝術化,成為家電行業新的發力點。具體的表現形式也有很多,三星的嵌入式家電遵循了這一邏輯,越來越多的家電依賴無線網絡以減少布線所犧牲的美感,也是同樣的道理。
其次消費者情感因素的影響。家電不是快消品,它的生命周期長達幾年的時間,這些長時間和人“打交道”的產品,除了功能性和科技性的需求,還承擔著美學所帶來的情感訴求。正如國內知名家裝設計師潘悅所說,人的本性是需要大自然、需要藝術、需要情感的,家電產品與人們生活接觸的越親密則越需要高情感。通過藝術化設計為產品賦予感情和靈魂,無疑是產品競爭力的加分點。
再次是場景的改變。經過了家電廠商多年的布道,智能家居系統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所認可,智能家居本身也逐漸擺脫了“價格昂貴”的標簽,開始走向平民化市場。不過,智能家居仍然沒有形成剛需,想要走進千家萬戶仍然需要一定的市場教育。對于家電廠商來說,市場教育的方式有很多,鋪天蓋地的廣告營銷,頻繁降價的促銷手段,不一而足。從三星的動作來看,儼然選擇了用“藝術”圍攻市場的方式。
誠然,藝術化讓家電產品的外觀色彩更加豐富、漂亮,能夠滿足裝點家居環境的需要,但藝術化并不只是外觀和色彩的簡單改變。尤其對智能家電的藝術化,需要的是科技與藝術相輔相成的平衡之道。
科技與藝術在家電界相逢
19世紀60年代,法國作家福樓拜寫下了這樣一段話:“藝術越來越科技化,科技越來越藝術化,兩者在山麓分手,有朝一日,將于山頂重逢�!彪S后的一個多世紀里,藝術和科技多次相遇,如今又在家電領域再次相逢。
其實,科技和藝術的背后是工程師思維和設計師思維在作祟,工程師在很多人的眼中是“技術宅”,而設計師給人的印象往往是一頭長發的藝術家。很多企業很難做到科技與藝術的融合的原因在于,工程師癡迷于技術,設計師執著于藝術,彼此缺少有效的溝通,又紛紛和用戶需求相脫節。理想的狀態應該是,設計師要學會擁抱消費者,了解市場趨勢和消費喜好,進而將消費需求融入產品的藝術設計,并且在實際的產品研發中引導工程師的研發方向。
在筆者看來,三星FlexWash洗衣機是科技與藝術平衡的佳作之一,上層的波輪洗衣機清洗內衣等小件衣物;下層的滾筒洗衣機處理牛仔褲、外衣、床單、被罩等較大衣物,實現了不同顏色、質地、類型的衣物分開處理。此外,FlexWash的“安心添”設計的實用性與設計美感,也是將技術與藝術高度融合的典范。藝術和科技之間需要活躍的對話,從而創造出令人驚艷又兼具美感的創新產品。
總的來說,消費者對家電實用功能需求得到滿足之后,更高層次的精神需求隨之而生,需求刺激消費是家電市場上的鐵律,這也意味著消費者對家電產品的“顏值”提出新的要求。從產品到藝術,家電形態的變遷進入到了新的維度,未來將如何演變,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