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店的終極目標消費群體,一直是血氣方剛的年輕人們。因為年輕人流動量大、需求龐大而廣泛。
在零售業(yè)蕭條的大環(huán)境下,無印良品、優(yōu)衣庫這樣的成功案例,證實了陳列的重要性,很多年輕人已經把這兩家店當成談戀愛的必逛之店! 試想一家店,消費者從有需求才去,變成沒事兒就愛去,生意自然不會差。
優(yōu)秀的陳列,是一個沉默的推銷員,會成功地在視覺上拉住顧客。數(shù)據(jù)顯示,便利店的銷售額里,近 70%的利潤都源自顧客的沖動消費。推動這些沖動消費的,正是利用巧而美的陳列,抓住了年輕人的「外貌協(xié)會」。這使他們的駐店時間變長。
愛便利的小編強烈認為陳列是一門藝術活,今天我們就要針對貨品陳列,講幾點基礎技能。
不知怎么擺? 以下三點要牢記
陳列的權重 | 顏色分布 | 巧用商品關聯(lián)性
不要讓你的商品各個都是主角。
商品陳列是一個構架,一個店里既要有主角也有配角。學過設計的都懂,影響設計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叫「版面」,里面涉及了元素布局的許多重要理論,放在商品陳列里一樣有效。
1.有的放矢,注重權重
首先,根據(jù)品類角色和策略制定陳列權重。物品有自己的重量,so,從小到大、從輕到重 是便利店貨架從上到下陳列商品的規(guī)則之一。比如,農夫山泉桶裝水、大體積的抽式餐巾紙大多放在貨架的底層。
購物計劃性強的品類,購物者期望大部分暢銷單品都在貨架靠前端,即圖中的「即拿即走區(qū)域」,如口碑一直很棒的大牌酸奶和飲料。
顧客毫不猶豫會買的東西要放在兩端。當人從左走到右時,瀏覽區(qū)域的貨物(購物計劃性弱)就增加了被選中的概率。比如一些并不是很叫座的同類目產品。除了橫向的,在縱向上也是同理,我們提倡:「強目的性」商品往下放,道理也是一樣~
當商品品種數(shù)超過 4 種時,商品陳列時應由上至下縱向擺放。避免橫向陳列。
由于顧客選擇商品不同品種時,視線上下垂直移動比橫向移動方便,所以同類商品采取垂直陳列的方法,使同類商品在貨架上的不同段位上都能享受到銷售的機會。
2.不要忽略商品的顏色
顏色在各行各業(yè)的設計里都是舉足輕重的元素,每種顏色都有他固有的思想和情緒。放在商品陳列里一樣有效。
相鄰商品之間顏色、形狀、大小反差不應過大:
縱向陳列的商品上下之間的顏色反差不應過大;
一般由暖至冷色過度(冷暖交替陳列應注意配色的和諧);
此外在制作 POP 時也應當考慮到和商品本身顏色的融合,不可對比過于強烈和突兀。
3.巧用關聯(lián)原則
按使用目的、用途、賣給誰等關聯(lián)關系,使商品組合起到互補和延伸的作用。
比如:
牙刷和牙膏陳列在一起,當顧客買完牙刷時,可能會聯(lián)想到牙膏也用完了,順便也就把牙膏買回去了。
關東煮、包子等散裝即時食品的柜臺緊靠收銀臺旁,一般會挨著一個放飲料的候補冷庫,引導消費者搭配著飲料一起購買~
都說人有面相之說,店鋪的面相其實反映了運營者的思維和管理能力,能否在零售業(yè)競爭相當激烈的大環(huán)境下,為自己贏得一席之地,還是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
當你正面臨一家店鋪不知道如何開始陳列,以上 3 點可以幫你的商品搭建好基礎框架,避免犯低級錯誤。在店面整潔有序情況下,做好視覺細節(jié),巧用消費者的心理。生財有道就是這個道理。
- 該帖于 2017/5/6 15:54: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