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是中國跨境電商元年,不僅是跨境出口電商,進口電商、移動電商紛紛加入這大軍之中。作為中小賣家,該如何去選擇?
傳統外貿跟跨境電商的模式區別:
傳統外貿模式:制造商→出口商→進口商→批發商→零售商→消費者
跨境電商模式:制造商→批發商→零售商→消費者或者制造商→消費者
總之,減少了環節。物流、支付都發生變化。
現在我們就列舉常用的3個跨境電商平臺,他們各自都有什么特點?
速賣通以“價格為王”,賣家一定要價格低才能有優勢;
eBay對賣家的要求更嚴格些,對產品質量要求較高,但同樣也拼價格,即產品質量要過得去,價格也要有優勢;
對賣家要求最高的是Amazon,它以產品為驅動,就是產品質量必須要有優勢,而且還必須要有品牌才行,如果你沒有品牌,最好不要去做Amazon。
不同群體適合去做不同平臺,“跟公司、行業、產品是有關系的。單一品類的產品供應鏈非常全,非常有競爭優勢,做速賣通很快就可以成功,要是打價格戰,其他小賣家必死無疑。把產品不停地傳上去,把價格調低,廠家直接出廠價就可以,貿易商根本沒存活空間。有沒品牌無所謂,只要有價格優勢就可以。速賣通就吸引了很多這種產品廠家進去。
工廠可以去做eBay,但門檻較高,因為市場、客戶群體是不一樣的。速賣通主要以發展中國家、欠發達國家為主,eBay則是成熟市場,對品質要求較高,規則是比較偏向買家的,產品、服務,包括物流,如果做得不好,就會有問題,產品很強是不夠的,要有其他能力,比如本地化服務。如果不怕打價格戰的話,就可以選擇速賣通。Amazon,品質、產品都有保證,一定要有品牌,才能把別人擋在門外,小的貿易商基本沒機會。Amazon對品牌最嚴肅,要建立品牌。Amazon由于服務有口皆碑,目前是歐美的中高端電商市場占有者。
但往往很多時候,在計劃列完,雄心勃勃之時,忽然發現團隊并沒有相應的人才,團隊打造也需要時間。除非你外包,像那個萌吉熊在外包方面做得不錯,不然,可能就是團隊里的成員,熟悉哪一個渠道,會從該渠道,量身來做,先開始運作起來,獲取經驗。然后,再慢慢搭建最合適的渠道組合所需要的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