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想到每個人收到快遞那種急切的表情,也能想到每個人拆掉快遞包裝之后那種由衷的微笑,更能想到在團圓夜家里人收到遠方的您寄來的月餅,觸發的那種和睦的氣氛。是的,快遞隨著電商行業的發展,已經逐漸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就是在這種愈發普遍的場景下,快遞包裝所造成的社會危害也在與日俱增,笑臉的背后是社會資源的浪費及對環境的破壞。
快遞包裝:讓社會承受著無法言語的痛
據國家郵政局2016年發布的《中國快遞領域綠色包裝發展現狀及趨勢報告》顯示,2015年,我國快遞業共消耗快遞運單約207億枚、編織袋約31億條、塑料袋約82.68億個、封套約31.05億個、包裝箱約99.22億個、膠帶約169.85億米、內部緩沖物約29.77億個。其中快遞業膠帶的長度,可以繞地球赤道425圈。如此量級的包裝資源被消費,由于缺乏足夠的二次利用渠道和方法,快遞包裝往往使用一次后就被隨意丟棄,絕大多數最終去向就是廢品回收站,但有的因為利潤太薄或者不被回收,直接遺棄在土壤中,久而久之造成環境的破壞。比如前面提到的透明膠帶,這種膠帶紙的主要原料為聚氯乙烯,在土壤中至少要經過100年才能自然分解。
包裝資源的過度消費及浪費,對社會環境的持續破壞,一是來源于國內電商、快遞企業對自主耗材的控制及資源循環利用意識上的缺乏;二是電商、快遞供應鏈缺乏可統一回收循環利用的包裝耗材;三是用戶對資源回收認知上的淺薄。宏觀來看,雖然國家出臺了相關政策來促進環保方面的包裝鏈條優化,但真正落實到企業層面來說,普遍存在口號響,落地執行差等現象。但這并不能掩蓋京東積極履行節能環保的客觀事實。據悉,在6月5日環保日這一天,京東聯手寶潔、雀巢、屈臣氏等九大品牌商共同推出綠色供應鏈行動---青流計劃。該計劃是京東物流組建子集團后發起的最大規模的環保行動,也是京東物流未來三年內在綠色物流領域最重要的一項戰略舉措。
1年少用5000噸紙青流計劃省下的都是真金**
京東的“青流計劃”意在通過減量化包裝和物流技術創新和應用,使得產業鏈條上下游實現物流耗材標準的統一,促進品牌商、物流企業、包裝耗材企業以及消費者之間的高效協同,提升商品供應鏈條中的資源利用率,減少資源與浪費,從而實現節能降耗,低碳環保的目的。
這樣表述起來比較宏觀,咱們從微觀方面闡述下。眾所周知,京東作為國內物流體驗之首的電商企業,對供應鏈運營效率要求極高。在科技越來越發達的今天,京東利用微創新顛覆了傳統物流包裝的形式,基本實現了無紙化和可回收、循環利用的包裝綠色供應鏈形式。比如京東2016年與東港股份共同打造的國內首家基于電商物流包裝領域的實驗研發機構“京東包裝實驗室”,希望通過縮減包裝尺寸及研發新材料,實現節約資源和資源可循環利用;獨創的兩層面簽紙,預計屆時將會在目前的基礎上再次節省三分之一的紙張用量;使用電子面單代替揀貨A5面單紙,實現倉庫無紙化作業,每年可減少使用紙張5000噸以上,是國內最早全面推廣電子面單的物流企業;電子簽收代替紙質簽收,實現無紙化運營;實行回收紙箱激勵業務,消費者憑廢舊紙箱可換京豆,實現廢舊紙箱再次利用;在全國自營冷鏈B2C配送使用保溫周轉箱,循環次數可達200次以上,代替一次性EPS泡沫箱,減少包裝浪費和環境污染;將膠帶寬度由53mm縮短至45mm,相當于縮短了15%,這項改進,為京東物流倉儲體系每年可減少膠帶使用500萬平方米。據悉未來還將推出免膠帶紙箱,而正在測試的可降解膠帶將真正做到對環境無污染,無損害,避免產生快遞垃圾。
上至國家下至百姓京東物流的環保野心不止于此
由上可見,京東物流的各種細小創新,都為其綠色供應鏈添磚加瓦。而這也是京東為啥聯合九大品牌商掀起“青流計劃”的自信所在。當然,除了這個原因之外,主要還有國家政策方面的推動。比如2016年,針對物流標準化,財務部、商務部、國家標準委都發布了相關指導文件以及京津冀物流標準聯盟的成立,都旨在建立綠色可循環的商業模式,促進節能環保的健康落地。另外,“青流計劃”還可以降低企業運營成本和增強企業間的聯動協同,促進供應鏈效率的再次提升,從而達到提升用戶體驗的目的。除此之外,這個計劃最厲害的地方應該在于向企業、用戶傳達環保理念,培養環保意識,建立長久的環保行為習慣。當然,如果沒有京東掌門人劉強東對供應鏈的深刻洞察以及始終將用戶體驗放在首位的堅定不移的執行力,估計也沒有這么多的微創新產品存在。
此次聯合九大品牌商共同推出“青流計劃”,可以看做是京東物流對其綠色供應鏈的自信閉環嘗試。畢竟,無論是京東,還是各大品牌商,對供應鏈的運營把控都極為嚴格,而且對供應鏈的效率都期望能夠再次提升。此次通過“青流計劃”的賦能,一來可以幫助品牌商實現供應鏈條資源方面最大化的節約。比如統一利用京東的高科技包裝,既能實現電商全路徑的統一標準化,又能實現彼此間的閉環高效協同,從而讓品牌用戶受益。二來可以借助品牌商龐大的消費用戶群,短時間內迅速培養用戶的節能環保理念,加上京東回收紙箱激勵活動的催化,實現資源無限循環的長效機制,更大程度的降低企業的供應鏈成本。三來完全顛覆了傳統快遞包裝資源的冷冰冰,任人擺放或者遺棄將成為過去式;快遞包裝的回收利用或將成為這個行業的標配,技術驅動的背后充滿著科技的溫度感及正能量的社會價值觀。
筆者相信,伴隨著此次京東物流的“青流計劃”之后,競爭對手肯定會效仿且會做出一系列的創新出來。畢竟,在效率與體驗成為電商的主基調之后,沒有哪個企業會主動放棄這一歷史機遇,也沒有哪個企業會想主動拋棄用戶,因為在這個競爭白熱化的環境里,只有不斷地前進,不斷的剖析用戶需求,不斷的自我創新,才能讓消費者接受你。當然綠色供應鏈的標準化輸出,需要一段時間的磨合,但如果企業不把這個當成頭等大事來抓,當其它企業從融合走向正規之后,也就沒有你什么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