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一定想不到,這個在亞馬遜身上至今尚未全面落地的無人便利店計劃,已經被國人玩出了各種花樣。
上周,世界范圍內智能零售領軍企業深蘭科技首個快貓系列產品TakeGo公仔版無人店在其位于上海寶山區大華樓下亮相,這個大約6㎡的小亭子賣起了毛絨玩具。在這個可移動的小店里,消費者掃手進門,拿了就走,全程無人值守,無需支付,購物流程非常簡單。這是深蘭科技潛心兩年多的首次正真露面。
(位于大華的TakeGo無人店,圖片來自路人朋友圈)
由于技術起點高,TakeGo無人店自從今年2月份在北京芝麻信用大會上亮相,便在零售圈內廣為討論。這個無人店是由深蘭科技推出的快貓智能零售系統實現的,目的是為品牌商,零售商,便利店主提供傳統零售智能升級服務,為廣大消費者提供極簡購物服務。
根據官方說法,深蘭科技在2014年由澳洲歸國團隊成立,當年研發的Facepay臉譜支付系統,受到業界關注,三年之后他們又進軍智能零售行業,是目前世界范圍內智能零售行業領軍企業,通過卷積神經網絡,機器視覺,deep learning深度學習,生物識別,生物支付等高尖技術,與芝麻信用,英偉達等國際知名企業深度合作,覆蓋中國,澳大利亞,美國,日本,泰國等多個國家,擁有近百億的意向訂單。
具體到TakeGo無人店方面,大小可以隨意定制,對傳統便利店也可以直接用快貓系統改造升級。無人店配備了快貓智能零售系統,TakeGo信用結算系統,在便利店里多角落裝置攝像頭(機器視覺),機器視覺自動識別商品,自動識別購物者的拿起放下的動作,出門后系統會自動判斷是否扣款。
(用戶體驗購物,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對方所有)
據悉,上海大華的TakeGo公仔店是澳洲好管家客戶定制的產品,深蘭科技目前仍在研發其他快貓系列產品,預計將于6月25日的《2017人工智能改變零售》大會上發布最新產品,對于新產品目前出于保密狀態,深蘭的相關負責人不愿意向記者透露過多關于這個項目的具體情況。但關于無人便利店業態,想必大家早已不陌生。
從目前市面上已出現的便利店形態來看,Amazon Go和TakeGo的“拿了就走”似乎更接近于理想中的發展方向。但亞馬遜由于技術原因,目前遲遲不見公開營業的蹤跡。除了國內的快貓系統實現的TakeGo無人店,其他的則有一眾更貼近于“半成品”的無人便利店,比較知名的有愛鮮蜂、繽果盒子、羅森“無人化”便利店、7-Eleven Signature等。他們的一大特點是均定位無人便利店,但均有用戶手動掃碼開門,手動掃碼支付環節。
(部分無人便利店經營模式對比)
從目前的體驗來看,深蘭科技的TakeGo無人店解決了現階段大部分無人便利店面臨的顧客需“主動掃碼”問題,改成掃手問題(全球通用),現有的已投入運營的“無人”便利店業態,節省了人工成本,并通過選址過濾、掃手進門等方式將可能帶來的偷盜及失信風險最大限度的降低。
不僅如此,無人零售還有一個關鍵在于監督防盜。無人零售/收銀創業者丁嘉俊認為,防作弊的作用,一般的方案是自己去掃碼結賬。然而Amzon Go和深蘭的TakeGo解決方案是先享后付,跳過支付環節。不過,這樣的方案存在的技術難點在于商品的識別。“ 對大規模商品進行深度學習、訓練識別,是有比較大的工作量。
不過資深財經專家張自力先生說:“相對于人工成本、房租成本、RFID等射頻成本,Amazon Go和TakeGo可能是目前比較靠譜的無人店解決方案了。”
deiboo- 該帖于 2017/6/16 19:30:00 被修改過從技術上來說不太可信,道理如下:
1、TakeGo系統所支持的單店面積為無限制,而投入數千萬美元的美國Amazon Go才實驗不到50平米,同時進入20人即導致昂貴的無人便利店系統的宕機,這為其一;
2、TakeGo采用英偉達的視覺芯片,不知道其性能如何也沒有看到英偉達官網上具體的芯片型號。就用于無人駕駛汽車的芯片來看其能處理的信息數據體不超過100個,而無人商場所需要處理的信息數據體高達幾百萬個至上億個!不知道根據芯片的摩爾定律,英偉達是否敢站出來說這個TakeGo的英偉達視覺芯片已經一夜之間就成了神?
所以,從以上技術觀點來看,TakeGo所宣稱能能支持的單店面積信息不可信。具體到成本就更是不可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