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商網消息:趁熱打鐵,去年營收逆勢破百億的拉夏貝爾覺得沖刺A股時機已成熟?
6月20日晚間,上海拉夏貝爾服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拉夏貝爾”,股份代號:06116)發布公告,稱其A股發行獲得中國證監會主板發行審核委員會審核通過。將發行不超過5477萬股,募集資金約16.4億元,于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其中,將15.56億元用于零售網絡擴展建設項目,0.84億元用于新零售信息系統項目。
募集資金用途截圖
這家售賣“法式少女時裝”的企業創立于1998年的上海,主營大眾女性休閑服裝。目前,旗下有包括La Chapelle、Puella、7m、La Babité、Candie’s、JACK WALK、Pote、MARC ECKō、UlifeStyle和La Chapelle Kids10個自有品牌。
為何對A股戀戀不忘
其實,這已不是拉夏貝爾第一次沖刺A股。
據悉,早在2012年,拉夏貝爾就曾排隊沖刺IPO,但最終都折戟A股。無奈,想早日打入資本市場的拉夏貝爾只能轉戰H股,并于2014年登陸港交所。
然而,其上市路途的坎坷并非就此打住。剛上市的拉夏貝爾并沒有得到預期的關注,甚至在上市之日都沒有獲得足夠的股份認購,僅獲得了公開發售股份的95%認購,也就是說16.06億港元的募集資金只拿到了約15億港元,而當時拉夏貝爾原計劃是想籌資17億-22.1億港元。
也是因為在港交所認購遇冷,拉夏貝爾又打起了回歸A股的念頭。時隔近一年,2015年底拉夏貝爾再次公開披露IPO,但最終還是因為各種原因不了了之。據悉,其庫存和旗下多個子公司受到的行政處罰是其資本道路上的攔路虎。
翻閱拉夏貝爾近6年的財報可以發現,從2011年到2016年,其存貨面值從3.98億元上升到了17.14億元。6年時間,存貨翻了4.3倍。若再仔細研究,就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其2011年到2016年的存貨面值分別是3.98億元、8.27億元、12.93億元、13.27億元、17.56億元和17.14億元。細算其2012年至2016年的存貨增長率,分別為107.8%、56.35%、2.63%、32.33%和-2.4%。
而其2016年中期報告還顯示著存貨增長率32%,大大超過了其收入的增長率13.8%。這就不得不令人猜想,其在年初收購的網上租賃品臺“多啦衣夢”,一方面確實盤活了2016年的庫存;另一方面,也顯示出其原來還對A股戀戀不忘,想通過對庫存的管理,打消發審委對其庫存管理能力的質疑念頭。
歷年庫存和庫存增長率圖
要知道,拉夏貝爾赴港上市的2014年,也是其庫存最好看的一年。而此次5月份披露的招股書,已是拉夏貝爾在6年內第3次向A股市場發起IPO。
永豐金融分析師表明,拉夏貝爾在港股的歷史市盈率估值一般。而另一邊,A股市場的高估值誘惑,確實是吸引拉夏貝爾一直對其念念不忘的原因之一。同時,拉夏貝爾此次再沖刺A股,或許今后會以更高的價格減持套現股份,進而實現利益的最大化。
加上從今年年初開始,就有像休閑裝寧波太平鳥,時尚女裝“Broadcast:播”的母公司——日播時尚等紛紛登陸A股,一次次催化加速了拉夏貝爾重回A股的急迫。
當然,對于之后其在A股上市成功后,港股是否會退市還有待考證。畢竟,私有化也是有成本的,而其在港股的表現也并不算差,目前總市值為48.30億港元,相較于剛上市的吸金22億港元,已有明顯轉好跡象。
不被看好的直營幫了大忙
據招股書顯示,拉夏貝爾將用近95%的募集資金進行線下門店拓展。未來3年,將建3000個線下零售網點。而這一舉動,也意味著其線下門店數將突破10000家,這在我國女裝市場中還是比較少見的。
也有業內人士表示,在實體零售環境還未復蘇的情況下,其這么做的圈錢意圖太過明顯。
雖然不排除拉夏貝爾如此急迫想進入A股市場的融資目的,但其在渠道建設方面確實可圈可點。
據悉,2011年,拉夏貝爾的零售網店只有1841個。而到了2016年底,其已經建立覆蓋中國所有31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除香港、澳門、臺灣)的零售網絡,共計各類網點8907個。5年時間,門店數翻了近5倍。平均每年開店1500家左右,就連亞洲快時尚巨頭優衣庫每年在華的開店速度也僅限于80-100家。同時,這期間整個服裝行業還經歷了“關店潮”。
全國門店分布圖片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2016年新推出的品牌Siastella擁有的2家加盟門店外,拉夏貝爾其他品牌的零售網點均采取直營模式。因此在整體上,其仍實行“全直營”的經營理念,對于將新開設的3000家門店也不例外。
為何昔日不被看好的直營模式,在拉夏貝爾這就上升到了經營原則高度。其線下和線上渠道的均衡快速發展或許說明了些許原因,特別是其放在線上,優勢就比較明顯。
直營可以很好地解決線上線下的不統一性。在店鋪方面可以實現全國布局,線上線下同步上新、同款同價;在庫存方面,可以實現總倉、店鋪倉庫存共享。這將原本分散、割裂的孤島式店鋪體系庫存資源整合到一起;同時,在貨品管理上,可以統一管理,直接發到店鋪。
在服裝業普遍采用“以加盟為主,直營為輔”的經營模式下,特別是還有像海瀾之家這類,專門以高額加盟費短時間內融資的企業,拉夏貝爾要實現O2O就相對容易些,也不存在擔心線上和線下不統一導致的品牌與代理商之間、代理商與經銷商或消費者之間的割裂。
雖然相比于其他服裝品牌,2014年8月才在天貓開設旗艦店的拉夏貝爾顯得有些落后了,但憑借其強大的直營體系,短時間就實現了線上線下一體化,電商表現堪稱驚艷。
2014年“雙11”和“雙12”,拉夏貝爾當日線上平臺成交金額分別超過2500萬元和1200萬元,“雙12”在傳統品牌線上銷售排名中僅次于優衣庫和波司登。線上銷售額由2014年的3761萬元,迅速增長到2015年的5.89億元。2016年,拉夏貝爾在線平臺的銷售收入更是達到了10.03億,同比增長70.41%。要知道在2011年時,其電商業務占比僅有0.3%。
2016年,在整體服裝市場寒冬未退的情況下,拉夏貝爾逆勢實現營收首次突破百億。在港交所上市的2年多時間中,不僅教會了其如何更好地進行資本運作,也為其成功登陸A股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或許這次,其不會再與A股失之交臂。
(來源:聯商網 陳肖麗)
- 該帖于 2017/6/21 16:54: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