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c與正大廣場地下通道現已貫通,如今遇到雨天,消費者終于有方法不用打傘進到商場。當然整個陸家嘴區域的連帶效應才是關鍵,值得一提的是,從地鐵經整個地下網絡不論是往西到正大還是往東到金茂,都需要通過ifc這個樞紐,不得不服新鴻基對于地鐵上蓋硬指標貫徹的成效。
去年末就對外開放,并做過一小波宣傳的瑞虹天地月亮灣,在6月13日迎來正式的盛大開幕。該店能否打造出北上海的新天地?主打音樂特色的定位,以及之后的運營、資源利用,是否能使其產生有別于其他商場的特色?經營開放式的商業體,是瑞安的長項,月亮灣能否成為上海虹口乃至其他地區小資消費者樂于前往的休閑之地?與前期已開業的星星堂如何進行聯動?一系列問題都值得觀察。
6月15日,坐落于南京東路的原百聯世茂國際廣場正式更名為上海世茂廣場,并舉辦了一場招商啟動會。會中展示了世茂商業的發展現狀及愿景;上海世茂廣場改造的方案效果展示;以及目前已經達成合作意向的主力租戶,其中包括之前就有合作的NIKE全球旗艦店、M&M's World亞洲唯一旗艦店,新晉的包括絲芙蘭亞洲旗艦店、Hello Kitty主題館、全國首家西西弗旅行書店、潘多拉全國首家精品概念店。該商場計劃將于18年9月底重裝開幕,有這些品牌打頭陣,結合整體的翻新改造,效果可期。
繼前一階段itc一波宣傳內容后,如今副地塊國貿匯ITC ONE已具雛形,而主地塊的“圍板”設計也是前所未見的高級,看起來新鴻基確實要在徐家匯大干一場。而隨著外區社區型購物中心綜合體的紛紛建成,業內不免為徐家匯擔心,新鴻基面臨的挑戰不小,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這必定是個極好的案例。
如果你最近到過2號線南京西路地鐵站,一定會被GAP的腳手架和圍板吸引,瑪莎百貨舊址,如今已披上了GAP“外衣”,圍板上分明寫著“中國最大旗艦店”,令人期待。而就在一旁,原GAP專賣店仍在營業,想必會順利完成“新老過渡”。南京西路的調整也有意思,此前是ZARA HOME重新選址開更大的旗艦店,現在是GAP,不管怎樣,這些都說明品牌對這條商業街還是充滿信心。
網紅茶飲品牌喜茶,繼來福士、美羅城、日月光后,在正大廣場5層即將開出新店,選址在原先的潮流服飾品牌區,如今正在圍板裝修。由于商場該樓層有大平臺設計,想必屆時開業后,又會引起排隊現象,畢竟陸家嘴的辦公消費客群體量巨大。同時,這也是喜茶上海第一家非首層店鋪。
日本快時尚眼鏡品牌JINS最近加大拓展步伐,不僅新店基本都有進駐,成為商場標配,同時也不斷地“蠶食”成熟商場的大客流位置,近日,虹口龍之夢B1層上行口附近柜位已豎起圍板,JINS的進駐也為該區域以潮玩雜貨為主的氛圍帶去些許主流品類觀感。
KENNETH COLE雖然已是市場熟牌,但獨立專柜卻一直未成型,繼品牌在久光百貨開出第一家鞋履專柜后,來福士廣場店也已進駐并圍板裝修,取代了同品類的PEDDER RED,來福士對新品牌不乏吸引力,但效果如何還需市場認知度和產品定位來檢驗。
來福士廣場B1層曾一度調整增加了許多潮流服飾品類,但相比人氣爆棚的小餐飲業態,該區域略顯冷清。在近期的調整中,商場不斷地加入平價化妝品、配飾等品類,以迎合年輕消費者偏好。除了之前已經開業的innisfree外,一旁的美寶蓮以及眼鏡品牌亮視點LensCrafters也相繼開業。
由百盛代理的臺灣烘焙品牌哈肯鋪Hogan此前已在新天地和徐家匯商圈開出兩家店,如今,該品牌終于開進了百盛自家的商場——淮海百盛B1層,取代原先的巴黎貝甜。自營業務是如今百貨商場求轉型、創新、突破的切入點之一,相比服裝零售,需求比較剛性的烘焙餐飲品類顯然勢頭要更好。
圖:Sam
虹橋天地言幾又也是好事多磨,從開業初期確定的旗艦店方案,到遲遲未開業,再到移位縮減面積,如今,隨著優衣庫等眾主力店的陸續開幕,言幾又也于6月20日開啟面紗。該店的一大亮點,是與京東進行了合作,但此部分區域尚未開放,令人望眼欲穿。
百聯集團旗下主打精超業態品牌RISO張楊路旗艦店于6月26日開業,這家店是百聯集團致力于零售業態升級的代表作品,其中融合了超市、餐飲、書籍、音樂等多種元素,并通過手機app、支付方式等環節的打造,試圖為消費者帶來更新穎的購物體驗,而就在這家店不遠處,就有同屬百聯旗下的兩家leme超市,以及一家盒馬集市,如此看來一場鏖戰是免不了了。
近日,時尚潮流手袋品牌Kipling在久光百貨2層中庭舉辦了一場以“樂作坊”為主題的互動展賣活動,除了產品售賣外,現場還提供手作定制服務,并有專人進行指導,打造屬于自己獨一無二的個性產品。這也是該品牌在創新道路上的小嘗試之一,畢竟,雖然發展勢頭還不錯,但要迎合如今挑剔的消費者,必須在個性化定位上有不斷突破才行。
靜安嘉里中心開業時就呈現的Life by city' super當時可謂商場的亮點之一,現B1層該區域已經被圍板封場,圍板畫面只顯示了商場的整體宣傳以及各個樓層的美食推薦,該區域將會調整為什么業態也值得期待。
位于淮海中路的adidas旗艦店近日已圍板進行改裝工程,近年運動品類相對而言發展勢頭不錯,大品牌紛紛以旗艦店、概念店以及細分品類店進駐不同的渠道,而淮海路如今也已具備強烈的運動氛圍,相信品牌勢必會更加重視該商圈市場。相比一旁的NIKE,adidas顯然在旗艦店的打造上還稍欠火候,屆時會以何種形式呈現?拭目以待。
6月23日~7月30日,蘭蔻正在興業太古匯南廣場舉辦一場關于品牌故事的主題展。相比現在眾多化妝品品牌屢屢通過咖啡快閃店的形式在短期內收獲大量關注度,蘭蔻此次與興業太古匯強強聯合的展覽顯然更趨向于國際大牌的傳統玩法,展區內容豐富,該品牌粉絲絕對值得一看。
大悅城最新IP展開啟,此次的主角,是來自日本的“蛋黃哥”,據說在日本有大量粉絲,我個人不是很了解,不知道上海的受眾面怎樣。不過活動的規模依舊龐大,大悅城的兩個中庭以及公共空間、外場區域,都有做搭建,雖然同期還有類似龍湖天街的B.Duck展、虹橋天地的機器貓展,但毫無疑問大悅城依舊是那個對年輕潮流時尚大IP不遺余力的商場。
南豐城如今也是IP類活動不斷,不像大悅城比較偏向于年輕潮流大IP,前者對各種活動的選擇,自然更偏向于低齡化,真正適合兒童的“角色”,旨在至少吸引到周邊以及慕名而來的家庭型消費者,保證周末及節假日都能人頭攢動。從最近的幾檔活動來看,不可謂不成功,這幾年來,這家商場正在自身的定位上越走越踏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