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中山公園龍之夢購物中心升級為“龍之夢購物公園”,我是最近在地鐵站廣播中聽到“公園”兩字才得知這個信息,不過趕早不如趕巧,商場在剛剛過去的6月底,才舉行了為期三天的升級開幕派對,活動內(nèi)容以商戶促銷為主,我在前往探班時,活動已結束,不過為大家?guī)硪唤M龍之夢更名后的現(xiàn)場觀感,看下做成“公園”后的商場有怎樣的變化。
此次探班,最大的感受,就是所謂的“公園”,更多還是體現(xiàn)在“形”上,公園就是要帶有“綠意”,商場也是不遺余力地將這個元素植入進方方面面。
▲ 幾個主入口處當然是極力打造,除了正門外,倒是這條連通輕軌的通道花卉更密集一些,會讓人有主題代入感,而不僅僅是美陳布置。
▲ 從大說到小,幾個中庭直接種樹,跨兩層高。
▲ 手扶梯下方區(qū)域的利用,一直是商場需要打造的點位,因為空置會丑,所以大多會進行招商,而龍之夢此處配以美陳裝飾。
▲ 中庭的品牌美陳點位同樣配以綠植花卉背景
▲ 非中庭區(qū)域的品牌美陳結合
▲ 隔三差五的部分品牌,門頭上會進行綠植鋪設。
▲ 有做兩側點綴,避免遮住logo的。
▲ 有做轉角盡可能遮蓋白墻面的
▲ 有在專店的銜接隔斷處做縱向鋪設的
▲ 中島柜臺的頂部被種上綠植,這里需要補充一下,即使不做綠植不做公園主題,建議大多數(shù)商場的中島處理能夠有設計規(guī)范,畢竟也是個品牌的展示面,這方面一線化妝品的意識就很強。
▲ 這應該是與品牌結合得最好的一則案例了,夏日應季品牌與自然背景更配哦~
▲ 公共空間方面,客流量巨大的直達梯當然成為了重點裝飾對象,包括消防門。
▲ 通道墻面上設置了一些小細節(jié)布置
▲ 各個樓層的小露臺都被擺上了綠植
▲ 在眾多公共空間設置了休閑區(qū)域,供人小憩,有些秋千位感覺不錯,但由于總有人在蕩所以就不便拍攝了。
以上,是我此次龍之夢升級成購物公園后的簡單探訪播報,按照官方說法此次調(diào)整總共有超過10000盆租擺綠植以及超2000平方米墻面垂直綠植。
我相信,公園不是一天建成的,此次龍之夢之所以在6月底才宣布正式開幕,也是因為其布置達到了一定的量級,能在“形”上給人以強烈的主題感,不過如果要真正做成“購物公園”,在裝飾形態(tài)的豐富度、軟硬件的結合方面,任重而道遠。
最后想聊一下商場的命名話題,此前我曾多次表示,現(xiàn)代商場在命名上還是有一些趨勢可尋,我們已經(jīng)幾乎不可能再看到“商廈”、“商場”這類詞匯;取而代之最主流的是類似“中心”,“廣場”之類,以區(qū)分業(yè)態(tài)以及體量;稍微有點特色,尤其是主打社區(qū)型的購物中心,會以“城”命名,例如嘉里城、南豐城、怡豐城等等;直接用門牌號命名的也在起勢,例如比較早的悅達889,到現(xiàn)在的淮海755、189弄等;比較有逼格的有類似湖濱道、太古匯、幸福里等,他們的最后一個字能表達出一種形態(tài)。
而取名“公園”就相對大膽,一方面“公園”本身就是另一種類型的場所,對商場而言,弱化固有職能而突出“自然感受”,勢必意味著其不僅在“形”上的打造,尤其是在“神”上的追求更為重要,比如龍之夢作為一家已開業(yè)多年的商場,硬件設施相對陳舊,因此除了布置綠植花卉等表面裝飾外,其他方面調(diào)理得清新可人同樣關鍵,并且在今后的營銷互動等環(huán)節(jié)方面,應盡可能往“公園”這個主題方向靠攏。
要知道,另一家以“公園”命名的商場也即將于9月以新開業(yè)姿態(tài)登場——愛琴海購物公園,屆時勢必可以進行一番對比。
(來源:聯(lián)商網(wǎng)百人薈成員 kag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