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G生活健康旗下品牌菲詩小鋪正在經歷進入中國市場以來的第三次轉型。
《化妝品報》記者近日獲悉,LG生活健康旗下以單品牌店模式發展的菲詩小鋪在歷經加盟、直營等諸多調整后再次宣布轉型,在中國區不再以單品牌店模式發展,轉型為以代理商網絡對全國市場進行覆蓋。
轉型之后,菲詩小鋪對線下渠道的覆蓋將交由包括上海婭進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在內的全國數個代理商負責向CS等渠道滲透分銷。自營部分僅在集合店Nature Collection中與竹鹽、睿焉、倍瑞傲等一同陳列露出,線上部分則仍然維持自營+TP的綜合運作模式。
這也意味著,LG生活健康韓國總部已完全放棄在中國市場以菲詩小鋪對標愛茉莉太平洋旗下悅詩風吟的企圖。
2016年,在韓國總部的授意下,菲詩小鋪繼2014年大規模關停各種島柜和中小門店后意圖再次雄心勃勃地發力,將韓國本土第五代單品牌店形象引入中國市場,陸續在全國市場開拓對標悅詩風吟的大中型直營門店,并預計2016年底開拓門店至100家。
有知情人士在2016年向《化妝品報》表示:“中國是菲詩小鋪最重要的海外市場,總部為此專門制定了3年規劃與5年規劃,3年內的目標是縮短與悅詩風吟的差距,5年內趕超悅詩風吟。”
而這一宏偉目標最終也中途折戟。
一知情人士表示,此次轉型自2017年年初開始啟動,其直接原因是菲詩小鋪直營門店盈利狀況一直不夠理想。
據了解,成本難以控制一直是菲詩小鋪在中國市場難以突破的桎梏。
以其2016年新開門店的裝修費用為例,全部新開門店的部分裝修材料甚至須從韓國本土運送至中國,全國其他地方的大部分材料也不能就地采購,而須由上海分公司統一采購并運送,最終使得其2016年每家新開門店的前期裝修費用超過100萬元。
如此高的成本之下,其新開門店的銷售卻不甚理想。
重重壓力之下,2017年開始,菲詩小鋪便開始關停部分不盈利的門店,原有大店則改造為Nature Collection集合店。據了解,中小店的關停已幾近完成,而原有菲詩小鋪直營大店的改造則須在年內陸續完成。
而在改造菲詩小鋪的模式下,Nature Collection集合店發展較為迅速,自2017年1月在上海瑞虹天地開出第一家店后,Nature Collection集合店全部以改造菲詩小鋪模式進行擴張,目前門店數已達60家左右,而隨著菲詩小鋪全部門店改造完成,這一數字在年內還將繼續增加。
(來源:化妝品報 作者: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