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團CEO王興在飯否上公開調侃滴滴,宣稱滴滴“以資本為中心”,美團是“以客戶為中心”。作為創始人公開這樣評論其他公司也是罕見。
有一位媒體人在朋友圈發出疑問,“難道王興就沒有世界冠軍的心?”有人回復,他有距離破產只有6個月的理論呀。
美團打車在上海炮火聲聲,王興怎么有空重拾飯否,做起自媒體、小說家來調侃、編排滴滴?其實,看得出來,他的內心一定很焦慮。
美團打車和滴滴在南京、上海已經交上了火。本來,美團借助補貼開局不錯,但是沒成想,打車市場這么復雜,剛開始美團打車就被黃牛們盯上了。根據東方網的調查報道,一些司機為了多拿補貼頻繁刷單,甚至還滋生了專業幫人刷單者,司機甚至提到超過40%的訂單都是刷的,王興怎一個惱火了得?
美團做打車本身就是不得已為之,餐飲增長指數受限,同樣有兩千多萬的成交,美團估值只有滴滴的一半,為何?不賺錢呀。所以要全力沖刺打車行業,拉升市值,是緊要的需求。美團打車在上海戰果驚人,其自稱已經拿下三分之一的市場。今天下午,彭博社公布了美團在香港謀求IPO的信息。
王興說自己是以用戶為中心,滴滴是以資本為中心,帶著自我安慰的色彩,還有幾分“小兒辯日”的萌態,但著實沒有一個CEO應該有的職業和自律。
實際上,兩個公司差異度很大,不過不是王興說的那樣。他們兩個思維模式不同,一個是競爭思維,一個是生態思維。
美團不斷擴張自己的邊界,已經和很多對手都打的不可開交,但是這種總有些“窩里斗”的感覺。相比起來,滴滴將眼光放在了全球,將自己的模式輸出,Copy from China,在格局上首先就贏了。
最近,滴滴獲得100億的ABS額度,按照很多人的猜測是用來做外賣,打美團。最后結果讓這些人大跌眼鏡,原來滴滴是融資給自己的合作伙伴買新車。如果算上滴滴戰略投資Grab,不斷幫助這個東南亞的出行公司,甚至直接手把手教其發展順風車業務,滴滴的做法似乎和美團差別太大了。
是的,王興和程維,一個是競爭思維,天天想著打這個、打那個,看到Grab收購Uber也不忘踩一下滴滴;另一個是生態思維,先想著怎么幫自己體系的小伙伴做起來,然后自然而然最后就能實現雙贏。
這就是格局的差異,正可謂是:王興做自媒體調侃滴滴,將窩里斗進行到底;程維幫小伙伴步步為營,把國際化下成大棋。
- 該帖于 2018/3/28 9:51: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