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碑,是歷史最悠久的營銷工具之一。在古代,還沒有電視、廣播、報紙、雜志、互聯網等媒體,口碑傳播主要通過人際傳播完成。所謂“酒香不怕巷子深”,就是只要“酒香”,人們就會“一傳十,十傳百”地傳播開來。如果說傳統的口碑影響力較弱,那么在互聯網時代下,隨著網絡普及率和社交媒體參與度的提高,消費者和零售商 之間的“觸點”越發多樣,在整個購買過程與售后服務中,網絡商城、社交網站、論壇、微信、微博等不同程度地參與進來,這讓口碑的傳播力與可信度實現了爆發式的增長,填補了消費者對產品信任感的缺失,有些消費者已養成了對口碑的依賴,他們會從各種“觸點”了解產品的口碑與評價,再決定是否購買,這無疑是對傳統消費習慣的顛覆,也一度讓跟不上時代步伐的零售商們納悶:“ 我以前的顧客都去哪兒了?”
互聯網“觸點多”,信任感價值加重
互聯網“觸點”多,信任感價值加重如果說傳統的口碑傳播形式主要以熟人之間的口口相傳為傳播速度較慢、傳播面較窄,主,傳播形式單一一、“口說無憑”接必“省聽途說”等傳統觀念讓產品的公信力與價值感大打折扣或地)碑多或少會帶給消費者可信任感不強的認知,那么,在互聯網技術全面發力的今天,成功塑造口碑信任感與價值感,已成為口碑傳京播中最顯著的變化。
消費者對口碑信任感的大幅度提升是互聯網時代下的必然趨勢。隨著網絡的快速普及,移動通信業的迅猛發展,帶動了我國城市居民生活理念的更新。在消費者的購物過程中,電腦和移動終端的出現,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多的購物手段,網絡商城、微信、微店、微博、論壇、貼吧等社交媒體也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多的購物與交流平臺。
互聯網為消費者與零售商之間平添了更多的“觸點”,這些“觸點”為口碑傳播的網絡化提供了更多的平臺;隨著SoLoMo族群的興起,有共同消費經歷與消費需求的人群集合成了一個網絡群體,這也讓口碑傳播更加快速與客觀,其公信力與價值感得以大大提升。
其實,消費者每天都在接觸海量網絡信息,自身也具有更多接收口碑與傳播口碑的渠道,很多消費者在網絡環境中有意無意地成為口碑傳播的推動者,也有意無意地幫助企業和品牌做了口碑傳播。如此一來,“雪球”越滾越大,口碑的公信力與價值感就越來越強。
可見,由于網絡口碑傳播的廣泛開展,一方面,網絡媒體的豐富性,使口碑信息的傳播呈現出爆發式的增長;另一方面,互聯網已經從過去的虛擬世界轉化為實實在在的世界。正式在這樣的情況下,網絡口碑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重視,它已經成為了影響消費者購買決策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