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工作、生活中,領導、領導者和領導力這三個名稱經常高頻出現,很多時候,我們經�;煜磺�,搞不懂這三者間的內在邏輯關系。
我們要想真正理解「天賦領導力」,就需要理解領導科學的相關理論脈絡和基本定義,尤其是要弄清楚領導、領導者和領導力三個概念之間的相同和不同之處。
領導,即指引、指導。
「領導」是指引和影響個體、群體或組織來實現領導者所期望達成活動目標的各種活動過程,是“領”與“導”的二重奏,是由“領”到“導”的轉變。
「領導者」是企業中指明方向的人,也是行駛領導權力和承擔領導責任的人。
管理大師 彼得·德魯克曾經說過,當今許多關于“領導”的討論,幾乎都無法使他印象深刻:
“我曾經跟政府部門許多領袖共事過(包括兩位美國前總統 杜魯門和艾森豪威爾);也跟企業,非政府組織和非營利性組織有過許多接觸。
我可以說,沒有哪位領導者是一樣的。成功的領導者只有兩點共同的特質,他們都有許多追隨者;另外,他們都得到了這些追隨者很大的信任。”
領導者可以是被任命的,也可以是從一個群體中選舉出來的。領導者可以不運用正式權利來影響他人的活動,如非正式群體中的領導者。
領導者又領又導:導是引導、也是輔導,是督導、還是教導。
領導重在用人,用人重在激勵,激勵重在及時,給人以鮮花,給人以夢想,而并非單純是帶領團隊達成目標、提升績效那么簡單。
領導者與管理者既相互聯系,又存在區別,管理者是指組織中行使管理權利的人,是被任命的,擁有合法權利進行獎勵和處罰;在大多數情況下,領導者都是在個人特質和組織情境的交互作用下形成的。
領導力(Leadership)是能激勵人心,心甘情愿完成目標的能力。這種能力是影響力而非操縱力、控制力。從這意義上講,任何人都可以使用領導力,任何人都可以是領導者。
領導就是這樣一門深奧而又有趣的學問,這也是為什么這么多年以來關于領導力的探索從未停歇,一直探索向前的緣由。
市場和學界一直在與時俱進地探索,究竟什么樣的領導力才是最能適應當下數字化變革時代的組織變發展和外部環境的劇變呢?
領導者在現代企業制度中被賦予了新的權力和責任。這些也是領導者在企業中實現領導的途徑。他們需要行使權力、履行職責,并將兩者真正結合起來。
領導者的權力包括:正式權力和個人權力。
正式權力:包括法定性權力、獎賞性權力和強制性權力。
法定性權力:即法律規定的上級管理者應該具備的權力。
獎賞性權力和強制性權力則是兩種相對應的權力,也是一般管理者應該擁有的權力。而相比于正式權力,我們從個人權力方面思考就可以厘清領導者與管理者之間的區別。
領導者可以運用自身的領導力來實現專家性權力與感召和參考權力,這一部分也是「天賦領導力」激活與重塑中極其重要的方面。
領導者的作用主要包括 激勵作用、指揮作用和協調作用。這三種作用將領導者的職能進行了分層次的明確刻畫。
(以上內容來源于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