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什么行業都沒有永遠的贏家,唯有改變。
據時尚商業快訊,全球最大運動服飾巨頭Nike現任首席執行官Mark Parker將提前下臺,其總裁與首席執行官職位將由董事會成員John J.Donahoe接任,該任命將于明年1月13日生效,屆時Mark Parker會繼續擔任集團的執行董事長。
就在幾天前,Nike集團突然關閉了Nike Oregon Project,美國反興奮劑機構對該中心的創始人兼教練Alberto SalaOzar實施了為期四年的禁令。對此,Nike集團一再強調Mark Parker的離職與該人事變動無關,希望其他消費者保持冷靜。
值得關注的是,Mark Parker去年曾表示他將在2020年后繼續擔任Nike首席執行官和董事長。而他發表此番言論之際,該公司正受到一系列高管離職和工作場所投訴調查的沖擊。
據資料顯示,John J.Donahoe曾在eBay擔任CEO,現任云計算公司ServiceNow的總裁兼首席執行官。Mark Parker表示,John J.Donahoe在數字業務方面的經驗有助于加速Nike的數字化轉型。
Mark Parker現年64歲,于1979年起就在Nike集團任職,自從他在2006年出任首席執行官后,Nike股價累計上漲逾800%。2016年,Nike集團為了讓長期服務于公司的Mark Parker能在下一個5年內繼續留任,還決定給予Mark Parker較以往年度獎勵10倍的股票以示激勵。
Nike近期的戰略布局重心不斷向數字化領域靠攏,有分析認為John J.Donahoe的加入或許能帶領Nike實現更大的突破
不過有分析人士表示Nike在過去十年內的表現之所以如此優秀,很大一部分應歸功于行業實質性競爭的缺乏。換言之,Nike還沒遇到真正的對手,但現在情況正在發生變化,除了德國運動服飾巨頭adidas的步步緊逼,Nike還需警惕瑜伽服飾品牌lululemon、而在最重要的市場中國則要面臨安踏和李寧等后起之秀的挑戰。
據時尚商業快訊數據,受美國零售低迷拖累,傳統運動巨頭們的業績今年以來的表現略顯窘迫,但美國運動服飾品牌Skechers業績持續高漲,第三財季銷售額同比大漲15.1%至13.52億美元,創季度歷史新高,凈利潤雖錄得13.7%的增幅至1.031億美元。報告期內,Skechers同店銷售額增長7.7%,其中國際市場增長9.9%,中國市場的同店銷售額增幅為6.6%。
20多年來專心做打造瑜伽社群的lululemon也是一匹黑馬,第二季度營收大漲22%至8.834億美元,已連續6個季度錄得超過20%的增速,繼續領跑行業,同店銷售額增幅為15%,毛利率錄得55%,凈利潤大漲31%至1.25億美元,均超過分析師預期。自今年以來,lululemon股價已累積增漲65%,市值高達260億美元,趕超Puma和Under Armour,意味著lululemon靠賣瑜伽褲成為全球第三大的運動品牌。
Forbes分析師Andria Cheng早前發文指出,運動品牌需要感到警惕,隨著lululemon的戰略已延伸至瑜伽服以外的范圍,未來或直接參與到Nike、adidas和Under Armour的競爭之中。
Miller Tabak的分析師Matt Maley認為,從2018年初以來lululemon已經連續5次業績大幅超出預期,每次股價都會出現17%至27%的漲幅。財富管理機構Strategic Wealth Partners總裁Mark Tepper則表示,lululemon具備抵御零售市場低迷的實力,該品牌擁有行業中最忠誠的消費群體。
Piper Jaffray分析師在最新一份報告中指出,看好lululemon在男裝類別中的增長潛力,預計該品牌男裝業務有望翻倍。據數據顯示,lululemon 2019年的男裝銷售額為7億美元,而業內巨頭Nike的男裝銷售額為90億美元。
與此同時,中國運動服飾巨頭也在把觸角伸向國際市場,業務規模不斷擴大,市值水漲船高。據時尚商業快訊監測,安踏體育市值上周一度趕超lululemon,成為全球第三大運動服飾巨頭,自今年以來股價累計增幅達95%,目前市值約為1914億港元。
憑借時尚度成功翻身的國內運動服飾品牌李寧自今年以來的股價已累計上漲逾200%,市值高達近600億,成為MSCI AC亞太指數中表現最佳的股票,在全球服裝類股票中同樣表現最佳。
摩根士丹利表示,李寧正受益于運動服裝在中國越來越受歡迎的趨勢,從快時尚和休閑服飾中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盡管李寧的遠期12個月預測市盈率已達35倍,高于Nike的近30倍和adidas的25倍,分析師依然看漲該股。
在如此關鍵的節點,Nike近2年來的表現卻似乎正慢慢陷入瓶頸,業績增速不斷放緩,而去年集團爆出的一系列運營管理問題和高層人事的大洗牌,也讓董事會和投資者對Mark Parker的能力產生質疑。
去年,Nike失守最大的市場美國更是令業界感到意外,該地區銷售額近三年來首次連續三個季度錄得下滑,盡管在第四季度重新錄得3%的增長,但仍落后于adidas第一季度在該地區5.3%的增速。
據時尚商業快訊數據,adidas 2017財年在北美地區的收入錄得27.4%的增長至42.75億歐元,占總收入的20.1%。adidas預期其明年在北美的市場份額將從現在較低的占比提高到15%至20%左右。
在截至8月31日的三個月內,Nike集團總收入同比增長7%至106億美元,較上年同期近10%的增幅有所放緩,凈利潤則大漲24%至13.6億美元,運營費用支出增長10%至23億美元,主要由于集團對轉型計劃的持續投資。
鑒于Nike近期的戰略布局重心不斷向數字化領域靠攏,有分析認為John J.Donahoe的加入或許能帶領Nike實現更大的突破。據Nike集團首席財務官Andy Campion透露,Nike已建立了一個新的長期發展模型,那就是要轉變成以數字化為主導的集團,與全球消費者建立更直接的聯系。
John J.Donahoe曾在Paypal和eBay任職,現任云計算公司ServiceNow的總裁兼首席執行官
于去年收購數據分析公司Zodiac后,Nike今年又收購了專門從事預測分析的公司Celect。集團首席運營官Eric Sprunk指出,由于市場對產品需求的增長,品牌必須基于市場洞察、優化數據、高度關注消費者行為,收購Celect能夠讓Nike更好地發揮數字化優勢,為消費者提供個性化服務的方式。
Mark Parker早前預計,到2023年Nike的數字營銷部門的業務額將占到公司總業務的30%,目前這一比例為15%。他曾指出,未來Nike會把產品設計和制作的周期縮短一半,并投資響應式制造、連接庫存和優化數據,從而滿足更多消費者的需求。另有觀點認為,Nike利用數據來預測消費者對產品設計的需求與喜好將成為該運動巨頭業績增長的加速器,所獲得的成效將在未來幾個季度中體現。
深有意味的是,在Nike首席執行官換人的同一天,競爭對手Under Armour 創始人Kevin Plank也宣布將于明年1月辭去首席執行官一職,由首席運營官Patrik Frisk接任。未來他同樣會繼續擔任執行董事長,領導董事會專注于團隊文化和“產品提升”。Patrik Frisk此前曾擔任鞋履品牌Aldo Group的首席執行官,隨后于2017年加入Under Armour。
adidas也將迎來高層變動,自1994年起就加入品牌的全球品牌總監Eric Liedtke將于12月31日正式離任。在長達25年的任期內,他先后領導了Kanye West、Pharrell、Beyonce等名人與adidas的合作,推動品牌業績加速增長。在截至6月30日的第二季度內,adidas集團銷售額同比增長4.2%至55.1億歐元,adidas品牌銷售額增長4%至47.72億歐元,運動時尚系列錄得高位數增長。
微信公眾號LADYMAX曾在報道中寫道,當一名創意總監在一個品牌任職時間過長,便只會有兩個結局,要么簽訂終身合約,要么背后挨刀離職,如果一切是基于銷售業績考核,每三分鐘就有企業會更換CEO,業績長期不好更換CEO是資本層面通常的做法。
有業界人士指出,三大運動服裝巨頭明年都將迎來新的領導者無疑傳遞出一個信號,隨著消費者品味越來越多變和零售格局的越來越碎片化,未來要想獲得更大的突破還將面臨嚴峻挑戰�?梢钥隙ǖ氖牵\動服飾行業在迎來巔峰后也就到達了新的分水嶺,品牌一旦放松警惕就有可能掉進萬丈深淵,在任何領域里都不能僥幸。
截至到目前,Nike集團未透露Mark Parker的離職原因, 昨日收盤,該集團股價下跌0.64%至每股95.6美元,市值約為1497億美元。
(來源:時尚頭條網 周惠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