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商專欄:近幾年互聯網行業不斷有玩家涌入,行業趨于飽和狀態,而且互聯網人口紅利逐漸消失,流量成本日益昂貴,加上資本遇冷,互聯網寒冬也就如期而至。從去年下半年開始,諸如美團、滴滴、京東等大型互聯網公司相繼被爆出“裁員”,開始開源節流,當然也有許多小公司在悄無聲息中走下互聯網的舞臺。
整個互聯網也有屬于自己的自然規律,冷暖交替。當下互聯網公司選擇瘦身過冬,背后有其一定的道理。挺過嚴寒的冬天,春天還是會如常到來,彼時互聯網也將涌現出許多新機會。
瘦身后是不是新機會?
借助這次互聯網寒冬,互聯網積累的問題也都浮出水面,整個行業也開始“冷靜”下來,停止以往的迅猛擴張,只有得到整頓,整個行業才能健康發展下去。例如滴滴、京東、人人車、美團等均已采取措施,準備瘦身過冬。
1、滴滴:2018年滴滴的負面新聞不斷,兩起順風車司機惡性強奸殺害女乘客的案件,就曾將滴滴推到過風口浪尖上,暴露了滴滴的安全性存在嚴重的漏洞。還有大數據“殺熟”,提升老用戶打車的價格。現如今滴滴的一些問題都已經暴露出來,而當下也正是一次大整頓的機會。滴滴也宣布將在安全技術、產品和線下司機管理及國際化等重點領域加大投入,整頓以往出現的安全問題,讓平臺更加安全化和規范化。
整個大環境下,互聯網行業遇冷,美團同樣受寒冬影響,也沒有多余精力再大肆進軍打車行業,先前在南京、上海等地推出的打車業務沒經歷多長時間,便偃旗息鼓,對滴滴暫時也構不成威脅。滴滴也有可能暫時砍掉外賣業務,收縮戰線,專注于當下市場的鞏固穩定,通過裁員能夠緩解現在的虧損狀況,好做出防御姿態。
彼時再次迎接對手進軍打車市場時,滴滴也能招架得住。滴滴事件沉淀后,口碑回升時,滴滴拓展除打車以外的業務,也能相對順利的完成突破。
2、京東:京東在過去一年也并不是那么順風順水,經歷GMV增速放緩,京東數科、京東物流創新乏力,創始人危機,最終導致股價下滑,跌幅達6.31%,報收19.75美元,逼近破發,并且被拼多多超過。京東也可謂內外焦慮,遇到前所未有的巨大變故,市值也因此跌到只有去年年初的一半。抓住這次改過的機會,順勢而下,京東也有翻身的可能。
京東選擇末位淘汰10%的高管,新招1.5萬人將是一次內部人員的優化,并且提高自身創新能力,來拓展新領域。除拼多多之外,下沉市場還很大,抓住下沉的機會,打開更大的市場,帶來平臺實力質的提升。這次京東拿出了應對拼多多挑戰的決心,提升市場份額,追趕拼多多。
3、人人車:人人車此前為了與競爭對手瓜子、優信對抗,也做過瘋狂擴張。瓜子二手車CEO楊浩涌曾認為,“如果通過燒錢,可以把我們與競爭對手的市場占有率比例,拉到8比2,我覺得可以試。”人人車在2015年和2016年與瓜子二手車上演了重金砸廣告的戲碼,營銷費用超數億元。現下遇上互聯網寒冬,也正好可以冷靜思考接下來的戰略發展。
人人車在去年也選擇關閉一些站點,裁減人員,減少成本,停止繼續燒錢,改變線上平臺輕資產化的現狀。人人車也在進行戰略升級在“新平臺,新零售”戰略下,尋求新零售方向的突破,為之后與瓜子、優信等二手車線下市場份額的爭奪做準備,同時也能在這次調整中找到適合的盈利模式,并且讓行業更加規范化。
4、美團:團在去年收購了一直處于虧損狀態的摩拜,還承受了摩拜10億美元的債務壓力。與餓了么的競爭也逐漸白熱化,提高外賣平臺的傭金提成至22%,也造成了平臺商家的諸多不滿,開始跳轉同類平臺謀求發展。這次互聯網寒冬也是一次轉折的機會,做出好的戰略調整,才能等到春天。
美團選擇瘦身,通過裁員來減少運營壓力,收縮精力,緩解當下外賣業務的持續虧損狀態。此前,美團就舉辦了首個外賣騎手頒獎禮,釋放出外賣行業的價值,在外賣行業樹立了標桿,也有利于自身穩定外賣市場格局。
互聯網公司瘦身再看互聯網趨勢
互聯網公司瘦身是受當下形式所影響,但背后也存在許多小趨勢,這些趨勢或許能夠成為互聯網公司挺過寒冬的關鍵。
其一注重以技術為驅動力,提高效率,降低成本。“風口上的豬”只是暫時的,通過裁員來降低成本,也不是長久之計 ,而是要沉淀下來,改變燒錢維持運營的現狀,能夠實現自盈利,鉆研底層技術,用技術實力在互聯網行業站穩腳跟。
BAT等巨頭紛紛轉向toB業務,也做出相應的組織架構調整,且都專注于技術層面的研發,包括AI、云計算、大數據、IoT等。連互聯網巨頭都已經開始戰略調整,而toB業務的拓展也都離不開技術層面,所有注重技術研發已逐漸成為行業趨勢,只有以技術為驅動力,才能在互聯網的發展長河中占據一席之地。
其二收縮戰略布局,鞏固原有市場。互聯網寒冬下,減少盲目的邊界拓展,收縮精力來穩定現有市場格局,并且做到精細化運營,提高用戶留存和忠誠度,建立起差異化優勢才是關鍵,這樣才能在行業內一直占據領先地位。
面對“前有狼后有虎”的情況,美團和滴滴雙方的業務拓展也并不順利。遇到寒冬,首要的應該是守住邊界,“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保住市場份額才能挺過寒冬。
其三尋求下沉發展,打開新的市場增量。下沉市場三巨頭拼多多、趣頭條、快手的崛起成功的揭開了下沉市場的神秘面紗,下沉市場的需求由此暴露出來。其中拼多多、趣頭條、快手也只是在電商、信息流、短視頻等方面滿足了下沉市場用戶的需求,但實際需求還遠不止這些。
據QuestMobile發布《中國移動互聯網2018年度大報告》顯示,2018年三四線及以下城市月度活躍設備達到6.18億,占整體54.7%, 其中下沉三巨頭也在繼續收割三四線及以下用戶,這也意味著下沉市場的潛力還未完全迸發出來,還存在許多商業可能,無疑下沉市場也成為互聯網公司打開新流量入口的首要之選。
其四一線互聯網公司尋求更低成本的二三線城市。互聯網公司大遷徙下,也出現許多具有代表性的互聯網公司,例如:在2017 年 10 月,繼小米在武漢建立第二總部后,小米又設立了南京總部;同年,阿里在西安成立西北總部; 2018 年起,字節跳動也先后在武漢、杭州、成都等五個二線城市設立中心。
二三線城市無論從房租,還是人力成本都比一線城市要低,同時二三線城市的基礎設施和環境與一線城市的差距也在不斷縮小,而且許多二三線城市為吸引互聯網公司入駐,在稅收、租金、土地等方面都有優惠政策。互聯網寒冬勢必又要掀起一股“逃離北上廣”的熱潮。
文/首席發言者公眾號
- 該帖于 2019/2/27 15:38: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