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西安西大街時代百盛停止營業后,百盛集團又少一店。近日,重慶百盛南坪店確認3月31日營業結束后,百盛在重慶的最后一家賣場將閉店。
(百盛集團是馬來西亞金獅集團旗下的零售業務分支機構,1994年正式入駐中國零售業市場,在北京復興門開設首家百貨店。 王瑩瑩攝)
據南坪百盛店相關負責人公開出示的確認函上顯示,考慮到重慶當地物業的客觀環境已經不再滿足百盛未來門店的發展方向,百盛再三考量,計劃于2019年3月31日營業結束后關閉其重慶南坪店,并重新評估當地市場的零售業態環境,結合當地消費者特性和百盛整體發展策略,在未來發展全新的商業項目,為重慶當地消費者帶來更耳目一新的時尚生活體驗。
據了解,作為最早進入重慶的外資百貨,百盛于1995年正式進入重慶市場,隨后陸續開設了百盛大坪店、南坪店、萬州店、財富中心店、萬象城店5家門店。但從2016年開始,重慶的百盛相繼閉店,如2016年3月31日,百盛大坪店關門;8月,萬象城店關門;2017年4月,百盛財富中心店關閉;2018年6月萬州百盛關門。隨著南坪百盛店的關門,重慶第一家外資百貨也將全線退出重慶百貨市場。
事實上,從2012年開始,百盛集團在中國的關店數量就在不斷增加。2012年,百盛上海虹橋店關閉;2012年7月,百盛百貨上海虹橋店和貴陽金鳳凰店關閉; 2013年6月,百盛百貨貴陽鮮花店關門; 2013年8月,百盛百貨石家莊店關閉; 2014年百盛百貨關閉江蘇常州兩家店、山東濟南和北京各一家店;2015年則關閉了天津店; 2016年全年,百盛百貨重慶百盛大坪店、北京百盛太陽宮店等6家店面遭關閉; 2017年5月,百盛百貨鄭州唯一門店關閉;2018年6月20日,重慶百盛萬州商場閉店;同年12月31日,西安西大街時代百盛停止營業。
而受閉店的影響,百盛集團的業績也出現了下滑。2月21日,百盛集團發布的2018年年度業績顯示,百盛集團在2018年全年期間經營收益總額實現收入48.47億元,較去年同比增長3.6%;經營利潤為1.69億元,同比上漲103.1%。但值得注意的是,該公司歸屬母公司權益持有人凈虧損為7930萬元,同店銷售下降 2.4%;銷售所得款項總額實現151.95億元,較去年同比下降 4.8%。百盛集團表示,中國零售市場增長呈逐漸放緩之勢,而百盛集團在2017年及2018年部分門店閉店,從而導致的同店銷售下降。
但實際上,近年來,百盛集團的業績一直不太樂觀。2012年,百盛出現了上市八年來的首度凈利下滑,凈利潤同比下滑24.24%至8.5億元。2012年到2015年,百盛集團凈利潤連年下降,2015年凈利潤甚至一度虧損1.86億元。2016年,百盛集團通過出售其全資中國附屬公司的全部股權及相關股東債權的方式,實現凈利潤1.47億元,扭虧為盈;2017年,該年度凈利潤再度虧損1.36億元。
對于未來計劃,百盛集團指出,盡管面臨嚴峻的宏觀經濟環境及市場不確定性,百盛集團仍然會憑借多元化零售業態、提升品牌及產品種類以及拓展全渠道營銷為核心的轉型戰略。該集團將繼續發展美妝板塊,為Parkson Beauty品牌旗下更多獨立門店的增長注入關鍵驅動力。此外,集團將大力發展另一個重點業務單元餐飲業務,包括通過開設更多門店來擴充“哈肯鋪“的業務,以多元化的零售業態發展及把握市場機會。
公開資料顯示,百盛集團是馬來西亞金獅集團旗下的零售業務分支機構,1994年正式入駐中國零售業市場,在北京復興門開設首家百貨店。截至2018年12月31日,百盛集團在中國 30 多個城市運營管理 43 家百盛門店(包括概念店“Parkson Beauty”)、兩家百盛優客城市廣場及一家金獅廣場。目前,北京也僅剩復興門一家店。
(來源:北京商報 記者 王曉然 王瑩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