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19年以來,新零售之路已經走過了3年,整個行業也從開始的迷茫、困惑逐步回歸理性,開始思考如何為消費者提供價值。因此回歸零售本質成為19年新零售的關鍵詞。而新零售的場景焦點也從高大上的“海鮮、餐飲+零售”轉向了更加親民的,大眾日常消費的“菜籃子”工程。
3月28日,盒馬新業態“盒馬菜市”首家店在上海五月花廣場開業。正式宣布開始賣菜,這也是盒馬業態創新與不斷自我迭代的重要轉折點。無獨有偶,以本地生活服務為核心的美團也宣布進入賣菜賽道;蘇寧小店宣布將于4月下旬在小店APP平臺上線蘇寧菜場;4月16日,百果園在北京舉行“百果園大生鮮戰略”新聞發布會,正式對外宣布百果園進軍生鮮領域,獨立生鮮平臺“百果心享”,正式加入新零售之賣菜通道。
為什么行業巨頭對賣菜這個辛苦又微利的細分市場如此情有獨鐘呢?線上賣菜有什么值得各路資本重金投入?
1、 民以食為天,買菜作為剛需、高頻品類,是大眾每天都要消費的品類;
2、 海鮮、餐飲作為新零售的吸客能力在消費者回歸理性后逐步弱化,畢竟大家都圖個新鮮,不可能天天吃海鮮,回歸理性消費,回歸一日三餐是必然趨勢;
3、 生鮮電商在中國已經發展多年,尤其是受盒馬鮮生等新零售物種的推動,消費者教育已經普及,消費者對于線上購物,甚至是線上賣菜從觀念上已經接受。不會再像以前那樣需要非常大的教育成本;
4、 快經濟與慢經濟共存,消費者尤其是年輕消費者對時間及便利性的要求更高;甚至愿意溢價買便利;
5、 物流配送效率的提升尤其是即時到家服務解決方案的不斷完善,給予行業賦能;
6、 以前置倉模式為主的社區到家模式已經經過數年實踐,模式已經跑通;
7、 前置倉深入社區,對選址要求低;房租成本也可大幅下降,無效面積的大幅降低;
8、 可復制性強,可以實現快速大規模復制,有利于快速提升企業市場規模;
9、 生鮮市場有上萬億的生意,市場想象空間非常大;
從目前的主要市場玩家來看,賣菜的模式有很多,比如傳統的社區生鮮店、以京東到家、美團外賣、餓了么等三方平臺的到家模式,以及盒馬鮮生等新物種。但是 這些模式要么是傳統的線下夫妻店,要么是可以賣菜的綜合平臺,焦點不在菜籃子。我們重點來看下聚焦于賣菜的主要模式有哪些,根據消費場景及配送方案主要有三種模式:
1、 社區生鮮到店模式:
主要是以線下社區生鮮店為主,目前做的比較好的是生鮮傳奇,王衛通過三年的時間將生鮮傳奇市值做到了30億,可見賣菜這件事是非常值得做的。另外一家就是近期活動騰訊投資的誼品生鮮。
2、 “APP+到家服務”的前置倉模式;
目前主要代表有叮咚賣菜、樸樸超市、美團買菜、每日優鮮以及盒馬小站等;
①叮咚買菜:成立與2017年4月,目前全部在上海本地拓展,通過前置倉模式、提供送菜上門服務。最近半年在零售業迅速躥紅,已經獲得了高榕資本、今日資本等著名VC機構投資,估值超過百億元。
②盒馬小站:是把前置倉的某些功能跟盒馬鮮生某些功能再次組合以后創造出的一個新業態。目的是在盒馬門店不能覆蓋或者來不及覆蓋的地方,快速搶占市場份額。
③美團買菜:利用美團的流量優勢,聚焦“一日三餐”等核心日常生活消費品類,通過“前置倉”的社區化選址和即時配送系統,為社區居民提供生鮮零售及配送服務。美團此前已外賣餐飲等本地服務為主,此次借助高頻的消費品類向“一日三餐”食材進行多元化擴展也顯得順理成章。根據最新的數據美團買菜在不到3個月的時間就已經拓展了10個站點,主要在京滬地區。
④樸樸超市:樸樸走的是“前置倉+純線上運營”的路線,用戶線上下單,由樸樸超市自己運營配送。目前主要的業務覆蓋在福州地區,是永輝超市在福建區域比較強勢的競爭對手之一。
⑤每日優鮮:成立于2014年11月,是一個圍繞著老百姓餐桌的生鮮 O2O 電商平臺。覆蓋了水果蔬菜、海鮮肉禽、牛奶零食等全品類,在主要城市建立起 “城市分選中心 + 社區配送中心” 的極速達冷鏈物流體系,為用戶提供全球生鮮產品 “2 小時送貨上門” 的極速達冷鏈配送服務。
3、線下實體體驗店+到家模式;
目前主要的代表有盒馬菜市、蘇寧小店。
盒馬菜市:是以面銷為核心的菜場形式電商,位置選擇在城市的社區和郊區。跟盒馬標準門店不同的是,其蔬果產品都以散裝形式**,也不帶有餐飲區。盒馬菜市會比標準店更小、更靈活,且專注于消費者一日三餐的食材,定位更加親民。
蘇寧小店:蘇寧菜場主打24小時內從原產地直發至門店,最快隔日早上7點即可到門店自提,將生鮮的品質與即時配送的融合提升到更高的級別。
生鮮市場的前景是非常值得期待的,這也是這么多年來,生鮮電商倒下一批,有一批上來,各路資本也不斷追逐的主要原因。但是線上賣菜這件事要做好還是會遇到很多的“坑”,最后誰能夠勝出,主要還是看精細化管理及運營能力。
1. 線上賣菜最大的問題是解決“確定性”問題:生鮮品類之所有無法像3C、服裝、家電等品類快速實現線上化,主要的原因還是在于生鮮品類本身的不標準化。消費者無法得到一個確定性的預期;
2. 商品品質是否能夠保證;能否超出消費者的預期;
3. 物流配送效率的提升:顧客賣菜是要做飯的,都是即時需求,如果不能按照約定的時間完成履約。無疑將嚴重影響到消費體驗;
4. 如何解決客單價低、毛利率低的問題,如何覆蓋物流成本:賣菜的特點是單價低、頻率高,如果不能覆蓋物流成本,線上賣菜很難實現盈利;
5. 如何高效選品:線上賣菜的核心優勢在于消費閉環鏈路的全數字化,如何通過消費大數據實現高效選品,決定了是否能夠有效滿足消費需求以及控制損耗;
6. 如何應對競爭,如何建立差異化優勢:從當前獲取的市場信息來看,線上賣菜的玩家,不少于10家,很多都行業巨頭,在如此競爭激烈的環境下,是無法向消費者進行溢價銷售的。因此如何平衡競爭與盈利之間的關系顯得非常重要,同時要做好短期內無法盈利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