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東省餐飲協會發布的一則《廣東餐飲行業致美團外賣聯名交涉函》又將美團外賣推上了風口浪尖,成為了眾矢之的。商家和美團就外賣的傭金問題展開了新一輪的紛爭,并要求美團外賣直接減免疫情期間廣東省所有餐飲商戶的外賣服務傭金5%或以上。
在交涉函中,有上百家餐飲企業聲稱美團外賣的壟斷和高傭金之舉讓眾多餐飲商家不堪重負,新開餐飲商戶的傭金甚至高達26%,并且強行要求美團降低其傭金的抽取。
強行降傭并不可取
事實是否真是如此?針對傭金的問題,美團外賣也做出回應并對外透露了部分真實數據:2019年八成以上商家的傭金在10%-20%之間。
談到外賣傭金,很多人都會有所誤解,其實外賣平臺傭金由三項資費組成,分別為平臺使用費、技術服務費和配送服務費。其中,配送服務費一項就占到了80%。
而根據美團財報數據顯示,2019年全年,美團在騎手費用這一項支出上,總計就已經超過了400億元,而全年外賣傭金收入只有496億元。不難看出,美團外賣平臺傭金收入超過80%都用在了騎手上,而且這是一項硬性支出,難以壓縮。
在近四百萬的美團騎手中,有超過25萬人是建檔立卡的貧困人口,對于他們而言,收益的降低可能意味著騎手的流失和其背后的家庭遭受重創。而片面強行降傭很可能會導致騎手的流失,也可能會影響消費者的外賣服務體驗。
而另一方面,外賣平臺的傭金是按照業務量進行彈性增減,傭金的產生也是和配送服務聯系在一起的彈性費用。也就是說,有了交易才會產生傭金,商戶不營業、不在平臺上產生交易就不會有傭金的抽取。
強行降低傭金,很可能會引發用戶體驗的下降,從而導致用戶需求量的下降,也會對商家的訂單量和流量產生不小的影響。在這樣的惡性循環之中,騎手、用戶和商家都會受到不利影響。
因此,單方面的強行要求美團降低傭金,反而會讓騎手、用戶等受害,并不能真正解決問題。
薄利求存之下更應抱團
美團在回應中提到,美團外賣從誕生至今,持續虧損五年,即便在剛剛實現盈虧平衡的2019年,第四季度外賣平均每單利潤也不到2毛錢,并且將絕大部分收入用于幫助商戶提供專業配送、獲取訂單和數字化建設。可見,美團外賣利潤很薄。
而在這樣“基本不賺錢”的情況下,美團還推出了傭金返還計劃。在疫情期間,美團外賣就已經開啟了“春風行動”,提供5億元復工流量紅包和4億元商戶補貼,助力商戶復工復產,此后進一步加碼,還面向受到疫情影響較大的商戶推出了“返還不低于3%—5%比例的外賣傭金”這樣的舉措。
這也讓美團外賣最后的傭金比例要低于交涉函中所謂的“傭金高達26%”,大部分情況下,甚至還遠遠低于這個“最高傭金水平”。
在大力度的傭金返還等舉措之下,疫情之后已經有七成商戶外賣單量已恢復60%以上,還有三成實現反超。以廣東為例,目前返傭和活動補貼累計金額已超過1億,經平臺幫扶及商戶自救,廣深兩地餐飲外賣商家訂單恢復近九成,超五成商家訂單已經超過疫前。
在美團發布的公告中可知,此次的返傭范圍已經覆蓋全國60萬的商戶,而且對于武漢商家在2—3月全面免除傭金直到封城結束。并且在2020年美團預計在全國范圍展開商家懇談會,與商家共同為餐飲復蘇貢獻力量。
美團對商戶的重視程度,正是說明了美團一直將商戶視為親密的朋友。事實上,商家和平臺本就是一榮俱榮,平臺方對此再清楚不過。正如美團在公告中表示,今年其首要目標,就是要通過平臺切實幫扶300萬餐飲商戶通過外賣生存下來,并活得更好。
百萬美團騎手的背后,是百萬家庭的生存保障,而美團百萬商家的背后,更是有眾多家庭的希望。
在疫情之下,平臺與商家唯有抱團取暖,共同抗疫,共建生態,才能一起渡過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