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聯商社趁亂反擊 國美造系恐遭敗局
來源:
聯商網
2009-01-17 10:05
整合中關村半途而廢,旗艦國美電器被剔除出恒生綜合指數、恒生流通指數,費勁周折打下的三聯商社又舉起反擊大旗……
曾經睥睨群雄的國美系風雨飄搖,而守城的陳曉只是一個家電業的經營人才,不具備在資本市場上攻伐自如的統帥能力,這一切,標志著國美資本狂飆時代的終結,如無奇跡發生,國美造系敗局已定。
三聯的預言
“以前我就說,收購三聯商社將會成為黃光裕的滑鐵盧,現在看來應驗了。”得知黃光裕被抓后,一位三聯集團高層人士重申自己的預言,對國美的恨意還能在話語中感覺的到。
三聯有足夠的理由怨恨國美,因為三聯集團失去三聯商社控股權的過程實在讓人憋氣。
黃光裕被抓,三聯集團的掌門人張繼升有了絕佳的反擊機會。2009年1月14日,上市公司三聯商社公告,因為2008年股權拍賣的糾紛,三聯集團將國美電器有限公司、濟南國美電器有限公司、山東龍脊島建設有限公司、山東永道投資有限公司、濟南分行、山東齊魯瑞豐拍賣有限公司起訴至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請求”判決確認對原告股權的拍賣無效;判決上述被告連帶賠償原告損失中的5000 萬元,暫保留其余巨額損失的索賠權利。”
公告發出,國美新聞發言人何陽青的手機立即成了熱線,再僅有的應答中,何只是表示已經收到三聯的訴狀,其他不予回應;陳曉也沒了聲音。與拍賣戰時的高調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沒有黃光裕的指揮,國美在資本市場上的聲音馬上弱了下來。
在三聯商社公告三聯集團起訴國美的同時,還公告稱應第一大股東龍脊島建設有限公司(簡稱龍脊島建設)的要求,將于2月2日召開臨時股東大會,要求免去原三聯集團在三聯商社的“舊臣”,換上國美提名的董事,全面接管。
三聯集團相關高管認為,國美此時提議召開股東大會并改選三聯商社高層,意在阻止三聯集團起訴。
“三聯的訴訟請求存在一定的合法性,如果證據充分,還是有可能推翻拍賣結果。”濟南律師文建南認為,三聯商社未來落于誰手,還存在變數。
國美將三聯商社作為獵殺目標?三聯商社控股權如果被三聯集團重新奪回,對國美意味著什么?三聯集團的預言底氣何在?
回望黃氏戰略
在黃光裕的戰略里,并三聯商社是家電整合的階段性收官,但機緣巧合下,卻引發了一個大危機。
2004年國美電器在香港借殼上市,讓黃光裕完成了財富暴漲40多倍的神話,但梳理起來,國美此后戰略的形成卻在2005年,當年3月19日召開的“國美全球戰略合作高峰會”是一個標志性事件。
李肅是和君創業咨詢的創始人,也是那場峰會的主持人,他的公司那段時間還擔任了國美的戰略管理顧問。他介紹了國美2005年前后戰略的確定與調整。
2004年成功借殼上市以后,黃光裕開始聘請和君創業咨詢以及眾多智囊人物為其未來戰略進行設計研討,最終確立了“家電、地產”融合發展的總框架。
具體戰略是,家電業態上,黃光裕確信家電連鎖的模式未來肯定會消失,最終會走向“數字化、差異化、服務化”,為此他搭建了國美數字化公司、以及網上的電子商務平臺熱訊家電。國美數字化公司在未來戰略布局中具有重要作用,主要功能有三個:關注家電領域前沿技術;電子商務的研究;對有價值的產品、技術的收購和儲存,類似于風險投資的模式。
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國美首先要在家電領域擺脫競爭,達到完全的掌控才行,否則陷于價格戰、競爭的泥潭,根本無暇做未來戰略延伸。
黃光裕對家電業態發展軌跡的設想是:殺價競爭——定制直銷——半直銷——電子商務。
為此,國美在2005年提出了兩大目標,首先是在二三線城市大規模發展連鎖店,把國美打造成一個全渠道,取代家電品牌自己的渠道,實現對品牌的深度控制,對整合家電業態的深度控制,可以按國美預計的方向發展,在具體戰略上,對中小品牌就是要價格戰,要淘汰;對大的家電品牌,則是合作,結盟發展。在中心城市對國美店進行升級,建立高端的鵬潤電器。
第二個目標是,黃光裕放言要在2008年銷售額達到1200億元,成為世界500強。
“現在回望,黃光裕當年的戰略部署是敗了一招,勝了一招。”李肅說,由于消費水平和國美自身精力的限制,國美在二三線城市大規模擴張失敗了,大多虧損,最后不得不再度轉向核心城市的競爭,這樣與永樂、蘇寧、大中、三聯的遭遇戰不可避免。
顯然,上市讓國美嘗到了資本的甜頭,業外對黃光裕三年內進入世界500強的計劃表示質疑,但業內都知道,并購戰在所難免,為了不讓別人并掉,只有先去并別人。于是,2005年永樂開始密集和大中電器接觸,甚至還包括臺灣的燦坤電器,并一再傳出要合并的新聞,這讓黃光裕不得不先動手。依靠借殼上市過程中積累的資本運作團隊和經驗,經過周密策劃,2006年黃光裕在香港股市上上演了合并永樂的驚天大戲。
并購永樂對國美和黃光裕來說意義重大,之前的國美或者黃光裕本人是憑借商人的天性在沖殺,很強勢,但賭性也很強,收購永樂后,國美在家電領域實現了真正的職業化,陳曉為主的團隊開始對國美的家電業務進行溫和、職業、理性的管理,日漸穩健成熟,黃光裕更多的心思開始放在并購,特別是地產的整合上。按照黃的構想,家電連鎖未來是要和地產業務對接的,地產和家電互為擴張動力,共同發展。依托地產,國美家電可以確立其他對手沒有的成本優勢;依靠家電連鎖,國美地產可以有地產同行沒有的支撐。
并購永樂后,收大中電器是順利成章的,家電領域的“春秋五霸”也迅速演變成“美蘇之爭”。
(中國經營報)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