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囤貨,冰柜告急
2022年這個特殊的春天,受制于疫情風險管控等級的升級,物資周轉周期拉長,各地采取的“全域靜態管理”也讓很多人選擇“囤貨”、“囤鮮”,這讓冰柜意外成了搶手貨。
4月24日,北京疫情管控升級當晚,家住朝陽區靜安西街的劉女士拿到了自己的冰柜�!皬臎Q定下手購買到收貨自己用時不到一周。還好我有先見之明,有個冰柜在囤貨更便捷,屬于買個安心。”
另一位市民楊女士卻沒有購買成功。她在下單一款價格1059元的美的冰柜時被提示:產品正在采購中,預計4月30日后有貨。
公開報道顯示,僅4月24日一天,北京蘇寧易購線上線下冷柜銷量超300臺,這大體相當于平時一個月的銷量。北京蘇寧易購表示,已于25日緊急備貨5000臺冰柜,保障市場供應。
其實整個4月,冰柜都是家電行業的走俏產品。奧維云網數據顯示,4月11-17日,冰柜線下銷量同比上漲46.44%,線上銷量同比上漲31.71%。
一時間,冰柜和可樂一樣,都成了硬通貨。
冰柜火了
此前,冰柜在家電行業可以說沒什么存在感。
冰柜也叫“冷柜”,是以低溫保存食物等物品的設備,有家用和商用兩種區分。
商用冰柜一般分為便利店冰柜(又名飲料柜)、超市冰柜(又名冷食柜)、廚房冰柜三大類,容積從20L到1600L不等,用于各種食材、冷飲、水果、鮮花等的存儲和銷售。家用冰柜一般柜內溫度在-18℃到-28℃,主要用于貯存冷凍食品,一般容積為100-150L。
在家電制冷產品中,通常冰箱的普及率比冰柜更高。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家用冷柜(冷凍箱)產量為2906萬臺,而2021年我國家用電冰箱產量為8992.1萬臺。
多年不溫不火的冰柜,為什么最近突然火了?
其實自疫情以來,家用冰柜和冰箱的銷量都有明顯增長,其中冰柜的增幅尤為顯著。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0年冰箱產量為9014.7萬臺,同比增長14.0%;冷柜產量為3042.4萬臺,同比增長更是達到40.1%。
家電行業分析師梁振鵬認為:“雖然冰柜功能簡單,只能制冷,但容量更大,相比冰箱更適合囤貨�!币话銇碚f,冰柜的存儲空間在100-300升不等,而以某品牌一款容量達508升的雙開門變頻冰箱為例,其冷凍空間只有189升。
而且冰柜價格普遍比較便宜,1000多元就可以買到200升甚至300升的品牌冰柜,這讓消費者在考慮購買時壓力不大。而冰箱的價格比冰柜卻高出了好幾個等級,一款簡單配置的基本款品牌冰箱通常要2000元左右,更高端的嵌入式、雙開門冰箱則要賣到上萬元。
近期多地疫情管控升級,人們在家隔離的時間比想象中更久,高漲的囤貨需求讓冰柜徹底火出圈。
有消費者表示:“以前嫌棄父母買一堆菜和肉塞在冰箱里不吃光囤著,沒想到現在自己也要開始買冰柜囤食物了�!庇芯W友在微博上分享稱,這兩天小區業主都開著suv去山姆會員店一車一車地拉冰柜,本來很淡定的他也慌了。
4月25日,微信指數顯示,冰柜搜索指數達近500萬,同比增長122.14%。從4月10日起,該指數就一路飆升,連續多日維持歷史最高。百度數據也顯示,冰柜的尺寸、功率、多少錢以及什么牌子好,都是近期網友們熱搜的問題。
長虹·美菱中國區冰洗營銷事業部市場部部長王德寶表示,在疫情區域,消費者對于食物存儲,包括大量存儲、長時間保鮮存儲等,都有需求的提升。這樣的需求對于家用冷柜(小冷柜和220升以下家用柜)及大冰箱的銷售有一定刺激,“立式冷凍柜”的搜索熱度也迅速攀升。
消費者不愛冰柜?
雖然冰柜儲存空間足夠大、價格又低廉,但之前并沒有成為中國萬千廚房的標配。
冰箱一直是家用制冷界的主旋律。《2021京東冰箱洗衣機用戶白皮書》顯示,2021年上半年冰箱銷售額572億元,同比增長20.4%。該數據還顯示,冰箱線上線下市場價格的增長周期長達12-15個月,且始終保持了雙位數的增長。
緊跟科技和消費領域的潮流不斷迭代,這一特質讓冰箱在家用電器中盛行。
冰箱具有保鮮和冷藏等多重功能,符合現代人“吃得健康”這一用戶訴求。資料顯示,冰箱品類以往的賣點通常集中在“節能省電”、“靜音”等宣傳詞上,而近些年取而代之的是“智能保鮮”、“急速凈味”、“智能WiFi”、“智慧操控”和“嵌入式”等。
京東華南區域相關負責人曾介紹,從銷售情況上看,超薄、除菌凈味、分區存儲等功能類型的冰箱受到消費者青睞。而從用戶消費傾向的轉變看,目前顧客對健康的關注度逐漸較高,尤其注重冰箱的分區和保鮮功能。這讓本身具有多重功能的冰箱博得市場的喜愛。
此外,冰箱的產品一直在功能上創新。除了保險和冷藏,近年來企業還不斷在除臭、智慧家居上探索新的發展空間。
而反觀冰柜,多年來產品創新似乎一直停留在原地。
到目前為止,絕大多數的冷柜只有基本的冷藏功能。其實冰柜是可以具備冷藏保鮮和冷凍保鮮兩種功能,但需要兩個溫柜。由于冰柜制冷技術的特殊性,在單溫柜中,冰柜只能單獨進行一種功能,不能同時兩種進行,只有在雙溫柜才可以進行。
冰柜普遍不夠人性化的設計也導致用戶消費熱情不高。目前,市面上的冰柜普遍沒有做分區,食物的取出很不方便。不過近兩年,也有品牌逐漸向冰箱的設計看齊,推出立式且有區分的產品。
客觀的物理空間也成為制約冰柜銷量的原因之一。通常,柜式的冰柜占地面積非常大,這對小戶型住房的用戶來說并不友好。比如海爾一款標價1399元、203升的冰柜長960mm、寬560mm,這相當于近兩個單門冰箱的占地面積。
而除了產品本身的問題,國內不發達的冷鏈市場也使得人們對冰柜等存儲產品重視度不夠。
公開資料顯示,歐美、日本等國家的冷鏈行業已經發展了150多年,具備完善的冷鏈物流體系和技術應用,可以高度控制冷鏈物流的每個環節。調研機構數據顯示,歐美、日本等國家90%以上的農產品進入冷鏈系統流通,其中水果冷鏈流通率更是高達95%以上。
而中國的冷鏈物流發展起來是在上世紀50-60年代,據今不過半個多世紀,目前在普及率和效率上還遠不及上述國家。據《2021年生鮮農產品冷鏈儲運技術發展報告》,我國每年生鮮農產品的總調運量超過3×108t,綜合冷鏈流通率僅為19%;食品、生鮮農產品在流通環節中的損失嚴重,造成每年直接經濟損失達6800億元。
可以看出,在中國,諸如冰柜這樣的冷鏈存儲終端的效能需要進一步改進。
讓冰柜行業再“卷”起來
在本輪冰柜火爆之前,我國冰柜行業已經步入了存量市場狀態。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冰箱(柜)百戶擁有量全面破百,基本實現一戶一冰箱,其中城鎮市場為103.1,農村市場為100.1,全國整體為101.8。
業內人士提到,家電產品在國內進入存量階段的原因在于,中國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進入飽和期,變成了存量的釋放階段;另一方面,過去30年中國房地產的發展曲線和家電的發展曲線高度吻合,如今房地產的發展高峰期已過,家電的發展高峰期也隨之結束。
梁振鵬告訴億歐,和其他家電產品一樣,冰柜已然是一個十分成熟的產業鏈。加之功能簡單,促使其生產成本一路走低。目前市面上冰柜產品的主要品牌是海爾、星星、美的、海信和容聲等,還有一些零星的家電小品牌,通常價位在1500元左右。
近年來,也有創新性品牌在走高端冷藏的路線,推出均價超3萬的高端冷柜。
2016年,澳柯瑪推出了一款零下40℃低溫冷柜,通過快速低溫冷凍,可使食材細胞快速通過“最大冰晶生成帶”,從而實現細胞級鎖鮮存儲。2020年,澳柯瑪又推出家用低溫冷柜,采用-65℃細胞級養鮮技術,冷凍能力提高6倍。
但澳柯瑪的淘寶官方旗艦店數據顯示,其超高端產品多數無人付款或僅有幾筆付款。也就是說,超高端冷柜并沒有在市場實現破圈。
那么本次疫情帶來的消費習慣改變,是否會對未來冰柜的銷售帶來影響?
對此梁振鵬認為,至少到今年上半年,冰柜的銷量會一直走俏。
首先,常態化的疫情讓人們形成日常囤貨的習慣,在冰箱之余,冰柜或將成為補充的存儲力量。其次,隨著天氣的逐漸轉熱,家電行業本身也迎來了銷售旺季。另外,即將到來的電商平臺618大促,也會短暫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欲望。
冰柜的價格可能也會隨之上揚。相關人士表示,其實從2020年開始,受制于人工成本和原材料(塑料類、鈑金類、面板類)價格的走高,家電產品全線價格都在走高。
不過從長期來看,這次由需求端引發的銷量火爆,未必能夠帶來顛覆性的行業變化。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目前冰柜行業已然是一個存量市場,拐點可能并不會出現。
但在疫情常態化的大環境和消費旺季即將到來等多重因素帶動下,一定會有更多商家在冰柜身上多做文章。
能看到的是,幾大家電品牌都沒閑著。
4月18日,海爾冷柜公眾號推送了一篇名為《春季囤貨新姿態,冷柜成為好幫手》的文章,教用戶如何用冷柜囤貨,并稱“特殊時期為了家人吃充足,一臺冰柜能滿足你的想象”。在京東平臺,海爾還上線了“一次囤夠15天,全家隨享新鮮”的活動。
美的則在天貓官方旗艦店首頁的“宅家囤貨”類目中,將冰箱冰柜均置于前列。美的還表示,近期冷柜產品的搜索熱度已經和天貓雙11時持平。
圖源:京東App
從行業來看,冷鏈相關產業鏈政策最近也不斷被提及。
4月12日,交通運輸部、國家鐵路局等五部門聯合發布了《關于加快推進冷鏈物流運輸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要優化樞紐港站冷鏈設施布局,完善產銷冷鏈運輸設施網絡。
公開資料顯示,“十四五”期間,冷鏈物流的市場將以17%的年復合增速,預計到2025年我國冷鏈物流市場規模將進一步躍升達到約8970億元,冷鏈物流行業潛力巨大。
作為冷鏈存儲的一環,未來冷柜或許還會有更廣泛的想象空間。
參考資料:
1、《伴隨囤菜熱銷的冰柜冰箱,將帶火哪些橡塑材料?對行業產銷有何影響?》,第一財經
2、《冰柜“火”了,激增的需求會曇花一現嗎?》,中國新聞周刊
3、《分區多囤貨多大容量冰箱受青睞》,廈門晚報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