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薛高的前車之鑒,茉酸奶你看不見嗎?
來源/壹覽商業
撰文/蒙嘉怡
網紅茉酸奶又“塌房”了。
3月13日,上海消保委點名茉酸奶,稱產品“芒果酸奶奶昔”中的脂肪含量偏高。
據茉酸奶產品頁面的介紹,“芒果酸奶奶昔”成分為9種益生菌草原酸奶х新鮮芒果。但根據上海消保委的測試,發現該款產品使用的酸奶量并不多,但脂肪含量卻是蛋白質含量的3.25倍、乳糖含量的2.77倍。上海消保委提出質疑:這些多出來的脂肪一定不是酸奶里的,也不會是芒果里的,茉酸奶是否在產品中有其他添加。
3月16日凌晨2時許,茉酸奶發布聲明稱,所有原料完全符合國家相關標準。但對于上海消保委點名的“多出來的脂肪”“蔗糖和麥芽糖”來源于什么配料,茉酸奶并沒有明確回應。
除此以外,壹覽商業觀察發現,與點名前相比,茉酸奶“芒果酸奶奶昔”的配料表更加詳細,強調其原料的“純潔”。
事實上,這并不是茉酸奶第一次面對輿論危機。此前,茉酸奶就曾遭到“減量不減價”“產品定價過高”等質疑。原料問題也并不是首次出現,早在2023年8月,茉酸奶因產品疑似含有不健康成分“植脂末”頻陷入爭議。而茉酸奶的回應也很有趣,沒有正面回應植脂末爭議,而是宣布升級使用全新版本奶基底,這款奶基底無植脂末、無氫化工藝、無人造反式脂肪酸。
而原料與宣傳有差距的食品企業不止茉酸奶一家。
2018年,鐘薛高憑借“厄瓜多爾粉鉆”破圈出名,但隨著消費者理性回歸,鐘薛高的問題也在不斷顯現。上海市黃浦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認定,鐘薛高輕牛乳冰激凌產品“不加一滴水、純純牛乳香”,屬于虛假宣傳;所謂的“嬰兒級可降解秸稈”棒簽,也只是最普通的一次性材質棒簽;雪糕中所用的“吐魯番盆地核心葡萄種植區特級紅提”,但從檢驗報告看,該紅葡萄干規格等級為散裝/一級,非特級紅提。
在此之后,鐘薛高以“穩定的”步伐進入寒冬:欠薪裁員、列為被執行人、瘋狂降價……現在,鐘薛高的微信公眾號和微博雙雙停更、法定代表人林盛被限制高消費、各地經銷商含淚清倉,昔日的明星品牌頹勢難挽。
但茉酸奶似乎并未從前人的失敗中吸取足夠的教訓。用料貴、奶源好、產品健康是茉酸奶為自己貼上的標簽,現在茉酸奶用料不明,產品是否健康有待商榷。除此以外,還反復“踏入同一條河流”——不斷地重復著過去的錯誤,面臨質疑給出模糊不清的回答。以這種態度對待消費者,其長遠發展令人堪憂。
品牌定位專家與危機公關專家詹軍豪對《壹覽商業》表示,除了符合國家標準外,茉酸奶更應該針對消保委等權威機構的具體檢測結果和質疑點,進行詳細回應,只有這樣,才能贏得消費者的信任和尊重。
作為一個企業,進行營銷宣傳合情合理,但要實事求是。在當前的大環境下,消費者會理性審判企業收取的每一分錢,并衡量產品背后的實際價值,消費品牌的競爭也隨之進入新的維度。網紅品牌不能只依賴于產品出圈,還要靠品質立足,才能在市場中笑到最后。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