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制“高價餐飲”,這屆消費者為什么變摳了?
來源/餐觀局
作者/孟一
疫情后的這幾年,各種消費現象常常讓人疑惑。很多人的體感是消費在降級,可是從不少數據看來,人們并不是沒錢。
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國內旅游收入同比增長12.7%,與2019年相比也增長了13.5%;國外旅游也不少 ,“這世界就是一個巨大的中國城”,去哪里都擠滿了中國人;
2024年五一期間餐飲企業的銷售額也同比增長了7.1%。
根據中國演出行業協會數據,2023年前三季度,全國營業性演出場次數較去年同期增長278.76%;演出票房收入315.41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453.74%。這兩項數據均已遠遠超過2019年全年的水平。
而且這兩年,我國住戶存款增速越來越快。
消費者看起來有時候很大方,有時很摳搜。消費者舍得花一兩千元去買張演唱會門票,卻對餐飲企業的土豆貴了幾元錢斤斤計較;抵制預制菜,各種街邊店、現炒店備受年輕人歡迎;“該省省,該花花”,年輕人熱衷于citywalk、大學生特種兵旅游、尋找平替、薅羊毛、用團購……
我們發現,疫情過后,消費者的消費觀念和消費結構都發生了巨大改變,更加理性,更加謹慎。
如果前幾年餐飲的新機會在于尋找新人群、新增量,那現在最大的機會“反倒”在存量市場!滿足存量市場尚未被滿足的需求,就能迎來新的機會,這是一場結構性的變革!
圖|五一期間的甘肅蘭州中山橋|來源網絡
01消費者真的變摳了嗎?
“我們兩個人去吃肥肥蝦莊,竟然花了500元,好吃是好吃,就是太貴了,后面可能會跟著公司去吃,但自己是不會花錢再吃了。”小葉向餐觀局說道。
小葉是一個白領,還有自己的副業,月收入過萬,平時很少自己做飯,基本都是在外面吃吃喝喝,咖啡不離手,但即便如此,在武漢開了30多家直營店的肥肥蝦莊的高客單還是勸退了她。
在大廠工作多年的肖恩,月光族一枚,攢錢全靠年終獎,他表示自己這兩年在旅游方面的消費占比明顯增加,演唱會、周末兩日游花了不少錢,外出就餐反而變少了。
他去年看了5-6場演唱會,截止到今年五一,看過的和買了票還沒來得及看的演唱會又有6場。疫情期間在家苦練廚藝后,其實更喜歡在家做飯了,周末有朋友喊才會外出就餐,都是自己居家做;工作日忙只能點外賣,點外賣也發生了改變,以前老點炸雞披薩,現在點低油低鹽的健康餐更多。
肖恩表示,疫情后,消費觀人生觀都發生了很大變化,就像小品里講的:“錢沒了可以再賺,要是人沒了,錢留著就很麻煩。”
和肖恩相反,剛工作兩年的陳夢,則愛上了存錢,因為家里給買了房,沒有大頭開支,她每個月會把85%的工資存起來,買菜吃飯甚至坐公交地鐵都要先把優惠券領了,癡迷于免費領各大化妝品公司的小樣,每個月最開心的事情就是看著銀行卡余額在漲。而在前幾年上大學時,還是花錢如流水,護膚、旅游、劇本殺等等,一年會花上幾萬元。
柳倩在體制內工作,平時吃食堂,周末節假日會帶著娃去餐廳吃飯、旅游、住高檔酒店,但自己在買衣服方面的支出確實少了很多,沒什么買衣服的欲望。
00后的石靜剛剛大學畢業,一個月租房將近1000元,但她給自己的出租屋買了個幾千元的床墊,在她看來,沒有什么比睡個好覺更重要的了,只有睡好覺精力充沛,才能讓工作高效。
從以上餐觀局采訪的消費者案例中,我們能看到,這兩年,消費者的消費觀、消費結構都發生了很大的改變。
很多時候,大家喜歡下意識地用消費降級來囊括這一切,但其實消費并沒有真正降級,只是消費更加保守、理性了,更講究實用型消費,“炫耀型消費”退場。
中國人的存款情況和信用卡的情況,也證明了這點。
根據央行公布的數據,2023年我國住戶存款增加16.67萬億元,住戶存款不斷增加,也就是說,消費者并不是沒錢,而是選擇了儲蓄。經歷了各種變動,大家認為把握住現金流才是硬道理。
前幾年,經濟高速增長時,月薪三千的人信用卡敢欠三萬。顧客明明知道一盤菜價值10元,但賣100元顧客也愿意掏錢,是因為好賺錢,不計較。但現在,大家會謹慎使用信用卡。
今年3月,央行發布的《2023年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顯示,2023年,信用卡總量共減少了3100萬張。而2022年信用卡總量的降幅僅為200萬張。2023年銀行信用卡交易金額也普遍出現萎縮,16家信用卡交易金額靠前的銀行,其中14家該項指標同比下降。
包括這幾年假期旅游都很火,只要是假期,不管是五一、十一這種長假,還是清明節、端午節這種的短假,假期旅游都非常火爆。淄博燒烤、哈爾濱冰雕、天水麻辣燙,為了吃一口好吃的,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也很常見。
這些都表明,消費者并不是在消費降級,而是回歸了理性,為產品本身的價值或美好的體驗買單,而不是為噱頭買單,成為冤大頭。
02客戶找到了更便宜的店
“我們之前生意做得好好的,今年倒閉了,因為客戶找到了更便宜的店。”
東北一家賣68元鍋包肉的店,被網友們強烈抵制,最新消息已經閉店了;
北京一個發展了10年的米其林餐廳Tiago集團,旗下北京頤堤港店“突發關店”,原因是裝修房租成本高、客單價不降,客流遭到了斷崖式下滑。
一些人均300元左右的海鮮餐廳 ,相比去年,營業額直接跌了30%;有的甚至直接倒閉了……
消費端對價格的敏感,傳遞到餐飲品牌身上,就是陣陣寒意。
不少餐飲人反映,今年甚至比疫情的前兩年還要難。企查查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注銷和吊銷的餐飲企業達到45.9萬家。其中3月吊注銷量18.0萬家,環比增加60.0%。同比2023年,2024年第一季度的新增縮減23.4%,吊注銷擴大232.6%。
內卷之下,餐飲企業不得不通過降價來招攬顧客,更可悲的是,你降價都沒人來。一個工作日的晚餐飯點,餐觀局在一個商場的餐飲區閑逛,路過一家店,偌大的座位只有幾桌人 ,兩個推廣的工作人員看記者路過,突然大聲推銷:“限時套餐58元,走過路過不要錯過……”記者嚇得連連后退。
從財報來看,餐飲上市公司也是如此,海底撈、九毛九等集團的客單價都在降,比如海底撈客單價同比下滑6元,慫火鍋客單價同比下滑15元。
他們的業績在高速增長,因為客單價降低了,翻臺率變高了。然而,在極度內卷的情況下,餐飲企業的動作有時候也會“變形”,頭部餐飲連鎖也是如此,巴奴毛肚火鍋“18元5片的天價土豆”,西安一家海底撈校園火鍋被曝6元一份的娃娃菜只有4片,此前都上了熱搜。
還有的餐飲企業套路就更深了,客單價不變,但菜品品質降低了。有火鍋行業的內部人士透露,有些火鍋店會用口感較軟、進貨價更低的黃牛毛肚,代替咬起來嘎嘣脆的水牛毛肚;甚至用品質更差的肥牛卷降低成本。
這些老板們認為消費者分辨不出來,但市場上并不是只有你這一家餐飲企業,貨比三家,消費者總是會嘗出差別。這種就屬于“自殺式行為”。
面對白熱化的競爭和內卷,一些餐飲企業經不住誘惑,通過某些方式去降本或變相漲價,企圖用表面的降價在消費者面前“蒙混過關”。“社區快餐坪效之王”南城香創始人汪國玉曾說過:“沒有社會價值的餐飲做不大。”
這些降價表面看起來是為了應對“內卷”,畢竟同樣的產品,你賣35元,別人賣20元,你很難干過別人。但實際上,僅僅內卷是沒有盡頭的,價值回歸才是真正的出路。
而且當下,消費者的期待值越來越高了,你的餐廳服務很好,也很便宜,但消費者希望你服務再好一點兒、價格更便宜一些。
為什么南城香、薩莉亞、米村拌飯這些餐廳,這兩年備受消費者追捧?
就是因為他們提供了極致性價比,較高品質的菜品,十足的煙火氣和現場感。南城香的毛利率是69%,但它們的售價比同行業低20%;在人均幾十元以下的餐廳里,沒有餐廳用的進口食材能比薩莉亞多。這就是它們提供的顧客價值。
山東的三線城市也跑出了一個區域品牌,名字叫和牛村,做中高端烤肉自助,人均200元,和牛、刺身、榴蓮、山竹隨便吃,目前已在山東濰坊、山東淄博共開了4家店。
傳統自助餐的毛利率在50%左右,它的毛利率只有30%,最初老板只是想通過這種方式做品牌,沒想到做著做著,竟然把這個模式跑通了。
線上客流就能占到50%,通過在抖音拍短視頻、賣直播團購券“放大”生意,單場直播GMV最高1000萬 ,生意好的時候,一天能接待300多桌顧客。其老板接受采訪時曾表示:“在消費者面前不能有任何套路,一點套路都會被識破。”
03找回平價高質,薄利多銷的初心
在中國,很多餐飲企業的凈利偏高,凈利率動輒15%-20%,而日本、美國等成熟餐飲的凈利率只有幾個點。
如果把日本餐飲的現在,看做中國餐飲的未來,微利是一條繞不開的路。
優衣庫成立于1984年,其公司迅銷集團的股價上漲了幾十倍,成長為市值超5000億人民幣的巨頭。
優衣庫母公司迅銷集團發布2023財年業績,在截至2023年8月31日的12個月內,迅銷集團綜合收益同比增長20.2%至27665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350億元),綜合經營溢利增長28.2%至381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86億元);2023財年大中華區為迅銷集團貢獻了22.4%的收益,仍是僅次于日本優衣庫的第二大市場。
優衣庫的商業邏輯就是通過較好的品質、簡約的款式、極具性價比的價格,幫助消費者用較少的錢“穿得體面”。所以,不論是在經濟形勢好的時代,或是經濟不好的時代,優衣庫都跨越了周期。
我們餐飲行業也是如此,平價高質,薄利多銷,幫助消費者用較少的錢吃得好、吃得開心。這本來就應該是餐飲老板們做餐飲的初心。
有些街邊店不管身邊的店面如何更換,始終堅持量大實惠、干凈衛生,一做就是10多年,因為它一直在本本分分創造價值。
南城香也是如此,從北京不算發達的南城做起,北京城的網紅打法、人口紅利可能也跟它無關,就靠做好社區、街坊鄰居、老人小孩上班族各個年齡層的生意,生意越來越好。
所以,當下,餐飲企業降價也好、降利也好,其實都是在“去泡沫”,回歸到餐飲的價值本身。當餐飲也開始比拼刺刀,我們餐飲人可能會感受到艱辛,也會有陣痛,但這是大勢所趨,我們要正視它。
同時也要對未來抱有信心,在平價高質、做高翻臺率的商業邏輯下,也有著巨大的機會!我們前文提到的薩莉亞,2022年凈利率3.9%,凈賺2.83億,去到上海開店的南城香生意也不錯!
未來,也一定會出現中國餐飲的“優衣庫”,會有大型餐飲集團冉冉升起!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