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黃金周重點城市和商場銷售數據出爐
出品/聯商網
整理/西泠雪
今年“十一黃金周”,各地消費數據增長明顯,商文旅消費持續升溫,一二線城市重點商圈人氣火爆。
《聯商網》根據公開數據,統計了國慶期間重點商業、餐飲、旅游等方面的行業數據,及部分省市發布的相關商業消費通報,整體上來看,在擴大內需、提振消費政策的支持下,國慶黃金周期間消費業態呈現多元化特征,居民消費需求旺盛,消費市場活力十足。
01
假日經濟多元化
2024年國慶節假期,全國文化和旅游市場平穩有序,旅游人次和消費均有所增長,餐飲、酒店住宿和電影票房都呈現快速恢復的態勢。
經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測算,國慶節假日7天,全國國內出游7.65億人次,按可比口徑同比增長5.9%,較2019年同期增長10.2%;國內游客出游總花費7008.17億元,按可比口徑同比增長6.3%,較2019年同期增長7.9%。
攜程數據顯示,國慶期間,北京、上海、成都、廣州、杭州、南京、重慶、西安、深圳和武漢等城市依然是熱門的10大目的地。西安市旅游訂單量同比增長4%,門票訂單同比增長4%。
美團數據顯示,十一假期全國生活服務到店消費規模同比增長41.2%,上海、北京、成都、深圳、重慶消費規模位居全國前五。
國慶前5天,餐飲堂食消費日均值相比2023年國慶假期增長33.4%,分消費時段來看,夜間時段消費較2023年假期增長44.8個百分點。數據顯示,20-30歲的消費者旅行時更喜歡打卡美食市集、美食夜市,為此一些城市還聯合平臺線上線下打造美食市集等消費新業態。
在今年爆款劇《我的阿勒泰》、國產3A游戲《黑神話:悟空》爆火的帶動下,傳統文化、人文古跡相關游學路線成為今年國慶熱門選擇之一,新疆、山西、河南、甘肅等相關目的地熱度亦穩步攀升。
美團數據顯示,國慶假期前四天,“古建古寺”相關搜索熱度環比增長126%,“人文古跡”“展覽館”相關景區成為假期除自然景觀外,消費熱度最高的景區品類。
國慶假期以來,山西省內29個“必玩榜”上榜目的地線上瀏覽量環比增長4倍,其中山西的應縣木塔、云岡石窟、小西天、懸空寺、鸛雀樓景區等游戲取景地的熱度最高,其中山西小西天的搜索熱度同比增長近5倍。
美團研究院研究員分析,2024年國慶節期間客流主要集中在自然景觀類景區,占比高達30.4%,其中Z世代游客(95后)的青睞景區類型是自然景觀、人文古跡、展覽館,而中老年游客的首選則是自然景觀類景區。“此次黃金周期間,本地玩樂、零售、美食與景區深度跨界合作形成新模式,多元業態的合作帶動了全年齡段消費,展現出一加一大于二的消費復蘇趨勢。”
在傳統的一二線城市旅游市場持續火爆的同時,縣城深度游也持續升溫。中國移動梧桐大數據顯示,今年國慶小長假期間,最受游客歡迎的縣域旅游目的地包括昆山、義烏、大理、都江堰、安吉、桐鄉等。其中,55%的縣域旅游游客來自一二線城市,超過一半是40歲以上群體。
今年國慶期間,在去哪兒平臺上,600余個三線及以下城市和縣城居民首次購買了機票,較去年國慶新增11個縣及縣級市,包括四川閬中,陜西華陰,黑龍江撫遠,海南陵水,貴州荔波,新疆新源、昭蘇,云南蒙自、瀾滄、景洪、寧蒗。常住地在三線及以下市縣居民首次購買機票量較2023年同期增逾五成,首次購買出國機票量增逾七成。
從國慶去哪兒機票和酒店訂單來看,常住地在三線及以下城市居民出境游訂單量較去年增長近3倍,增幅遠超其他城市。二線城市出境游訂單量較去年增長了七成,新一線城市增長了四成,一線城市基本持平。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發布的增值稅發票數據顯示,國慶假期,居民消費市場展現較強活力,消費相關行業日均銷售收入同比增長25.1%。其中,基本生活類商品消費增勢較好。
國慶假期,糧油食品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6.4%,其中肉禽蛋奶、營養保健品銷售收入同比分別增長12.7%和17.4%。綜合零售銷售收入同比增長9%,其中百貨零售、超市、便利店銷售收入同比分別增長34%、8.9%和4.4%;此外,特色餐飲住宿服務平穩增長。
國慶假期,因受眾人群廣、消費頻次高、價格相對低廉,小吃、快餐行業銷售收入同比分別增長8.1%和9%。露營、民宿休閑新場景、新形式不斷更迭,銷售收入同比分別增長43.2%和6.3%。
值得一提的是,國慶假期期間的消費熱潮不止于旅游場景,為了聚人氣、促消費,眾多電商平臺也紛紛推出促銷活動。在京東各大直營門店可享受綠色智能家電政府補貼至高20%,單件可省2000元,參與京東以舊換新還可再補2%;國慶期間,盒馬所有大牌好物滿99元減20元。
商務部數據顯示,國慶假期前3天,全國有104.55萬名消費者購買以舊換新8大類家電產品154.61萬臺,銷售額達到73.57億元。
10月8日,國家電影局發布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24年國慶檔全國電影票房達到21.04億元,觀影人次為5209萬。其中,國產影片票房為20.17億元,占比高達95.87%,顯示出國產電影在國慶檔期的強勁表現。
02
重點省市消費情況
北京
10月7日,北京市商務局發布國慶假期消費盤點顯示,國慶假期期間,北京市商務局重點監測的百貨、超市、專業專賣店餐飲和電商等業態企業實現銷售額70.6億元。據信令數據,全市60個重點商圈客流量4573萬人次,同比增長19.7%。
東城區“王府井國際品牌節”融合消費場景集中亮相、首發首秀滾動上新,滿足高品質消費需求。西城區重磅推出“金融街論壇購物季”,“約惠西城·國慶專場”活動縱享多重福利。朝陽區“花園節”匯聚百余家商戶打造綜合性市集,國際美食、文創潮玩、非遺手作引領潮流風尚。豐臺區“惠購豐臺 秋韻豐彩”購物嘉年華、“游玩賞秋”系列活動亮點紛呈,海淀區“國潮京品節”、石景山區“金秋國潮季”營造濃郁節日氛圍。
假日期間,重點監測的新首鋼園商圈、昌平新城商圈、河灘商圈客流量同比分別增長52.7%、41.5%、36.4%。
上海
國慶長假,在持續加力家電家居以舊換新、發放餐飲消費券等政策的拉動下,上海消費市場活躍。據消費市場大數據實驗室(上海)數據,9月30日至10月6日,全市線上線下消費實現676億元,同比增長3.2%。
另據上海旅游大數據監測,長假7天上海共接待游客1862.25萬人次,上海地區含吃、住、行、游、購、娛等全要素旅游消費交易總金額為269.19億元,同比增長4.60%。
數據顯示,長假期間,上海36個重點商圈進店線下客流總量達到3449萬人次,同比增長9.8%,25個商圈客流實現增長,淮海中路、真如、北外灘等16個商圈客流同比增長超10%。
國慶期間,全市線下餐飲消費80億元,同比兩位數增長,特別是正餐也實現了增長。徐家匯商圈聯合美團、大眾點評于9月27日起推出“徐家匯美食節”系列活動,面向商圈范圍11家商場,并首次聯動天鑰橋路街區沿街特色餐飲商戶,發放超6萬份7折消費券,共涵蓋150余家餐飲、300余家零售購物及休閑娛樂等業態。
天津
在剛剛過去的國慶假期,天津市舉辦了“金秋購物節”,全市商貿領域共推出360余場促消費活動,市商務局數據顯示,重點監測的439家商貿流通企業7天累計實現銷售額27.9億元,同比增長2%;客流量達1920.9萬人次,同比增長8.3%。
據統計,天津市商務局監測的58家購物中心7天累計銷售額和客流量同比分別增長5%和13.8%;監測的167家樣本餐飲企業,7天營業額達4909萬元,同比增長14.4%;重點監測的6家農產品批發市場累計實現交易額8.6億元,106家連鎖超市門店實現銷售額2億元。
重慶
國慶假期,重慶市開展金秋消費季,圍繞國慶、團聚、國潮等消費新熱點,營造良好消費氛圍,全市消費市場活力十足。據重慶市商務委員會監測,國慶期間,全市消費總額比2023年同期增長7.3%。
同時,重慶還舉辦了美食文化節、消費品“以舊換新”、金秋惠民消費季等多場活動,各大商圈、商業綜合體紛紛推出特色促銷活動。各大景區景點結合國慶主題,圍繞非遺、音樂、國潮、美食等推出系列活動,吃、喝、玩、樂、購全面創新升級,滿足游客多元化消費需求。
重慶各大賣場迎來“換新”熱潮,重點商圈消費總額同比增長18%。
河北
商務部統一業務監測平臺的數據顯示,國慶假期,河北省重點監測的194家零售企業和95家餐飲企業實現商品銷售額和營業收入約31.8億元,同比增長12.8%。其中,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效應迅速顯現,汽車類銷售額2.2億元,同比增長25%;家用電器及音響器材類銷售額3.05億元,同比增長68.3%;家具類銷售額234.5萬元,同比增長4.2%。
河南
國慶假期期間,河南省重點監測的零售和餐飲企業累計實現銷售總額26.8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0.5%,比2019年同期增長15%。
陜西
根據監測數據顯示,國慶假期,陜西省監測樣本企業商品零售額25.35億元,同比增長0.62%;餐飲收入1.48億元,同比增長0.66%。20大類商品零售中糧油食品類、飲料類、服裝類、化妝品類、家用電器類、中西藥品類和家具類同比分別增長3.51%、15.15%、0.61%、12.48%、24.99%、15.38%和8.45%。
遼寧
10月1日至5日,遼寧省重點監測的160余家重點商貿流通企業銷售保持良好態勢,恢復至2023年同期的102.9%。其中,體育和娛樂用品、家用電器及音像器材、文化辦公用品分別增長55.5%、45.5%、27.8%。
在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驅動下,遼寧省家電市場消費潛力正加快釋放。截至10月5日,遼寧已有超過22萬名消費者參與了以舊換新補貼活動,享受汽車、家電補貼近10億元;助力1500余家企業實現銷售額90多億元,消費品以舊換新助企惠民政策成效初顯。
湖北
10月7日,湖北省商務廳發布今年十一假期消費市場“成績單”,根據銀聯支付平臺數據顯示,假期七天全省批發業、零售業、住宿業、餐飲業累計實現交易額587.46億元。美團大數據顯示,國慶期間湖北省生活服務行業領域日均線上消費規模比上年同期增長19.2%。
湖南
商務部監測數據顯示,截至10月7日12時,國慶假期湖南重點監測的353家零售和71家餐飲企業共實現零售總額26.1億元,較去年同期上漲。其中,零售業銷售額25.8億元,同比上漲0.5%。
夜經濟消費紅火,岳陽市炮臺山夜市納入統計的12家企業累計完成營業額957萬元,同比增長23%;小港糧庫夜市街區納入統計的9家門店累計完成營業額587萬元,同比增長43%;株洲市八橋夜市于10月1日正式營業,日均客流量達到15萬人次。
四川
10月8日,據四川省商務廳消息,“十一”黃金周期間四川550家重點商貿流通企業實現銷售額(營業額)47.1億元,較2023年同期增長7.5%。
餐飲業煙火沸騰,餐飲消費持續增長,全省重點監測的139家餐飲企業實現營業額12.9億元,較2023年同期增長6.7%;成都市重點監測的11家重點餐飲企業,實現餐飲收入9699.45萬元,同比增長14.07%。
同時,成都推出“2024成都熊貓國際美食薈”,吸引客流超70萬人次,銷售額累計448.08萬元,同比增長7.43%;瀘州開展“烹香瀘州”金秋美食薈活動,組織老字號、非遺技藝、瀘州名特優新等特色美食展示展銷,重點餐飲企業營業額同比增長16.3%。
此外,食飲商品消費升級,購物客流回升明顯,“川字號”特色產品表現突出。商務廳統計數據顯示,聚焦川酒、川菜、川茶、川絲綢、川藥材等5大品類的“蜀里安逸·天府有禮”特色產品消費券,直接拉動消費6706.03萬元。
廣西
據廣西商務廳介紹,今年國慶假期前四天,廣西搶抓消費黃金檔,以消費品以舊換新為抓手,全面開展系列促消費活動,消費市場持續火熱、活力十足。
廣西各地餐飲企業聯合線上平臺、生活配送平臺開展系列推廣活動,訂單明顯增多,餐飲消費持續回暖。梧州市開展旺城周年慶美食嘉年華、泗洲島美食嘉年華等餐飲促銷展銷活動,上座率較節前增長58.1%;玉林市開展第十二屆“嶺南都會”消費購物節,主要飯店上座率超80%。
海南
國慶假期,海南免稅購物熱潮持續升溫。海口海關發布數據顯示,10月1日至7日,海口海關共監管海南離島免稅購物金額7.85億元、免稅購物旅客11.02萬人次、人均消費7124元。
浙江
·杭州
杭州市商務局數據顯示,國慶期間(9月30日-10月6日),全市實現總消費金額294.74億元,同比增長28.9%;其中,零售行業消費金額162.97億元,同比大增41.4%。
據監測,國慶期間,全市消費客流同比增長1.3%,實現餐飲消費25.89億元,較節前大幅回暖。國慶假期,蕭山區跨湖樓、開元名都、錢江漁村等重點監測的13家餐飲企業總營業額達3289萬元,日均消費額較“五一”假期增長25.1%;富陽區各大餐飲酒店人氣足,婚宴酒席消費量激增,監測的5家酒店共實現營業額790.5萬元;淳安縣千島湖入住旅客同比增長超30%。
國慶期間,各大商超推出別出新意的促銷活動,全市75個大型商貿企業實現營業額9.8億元,同比增長3.8%。
·寧波
根據寧波市商務局發布《寧波市國慶假期消費市場運行分析》顯示,今年國慶假期7天(9月30日-10月6日),寧波消費市場火熱,全市重點監測的50家樣本企業累計實現銷售額9.15億元,同比微增。
各大商超緊扣假期消費推出優惠促銷活動,服裝、鞋帽、針紡織品等服飾類商品實現銷售額1.6億元、1956萬元和643萬元,同比分別增長10.9%、8.6%和18.9%。其中,寧波杉井奧特萊斯廣場、寧波萬象城、寧波阪急等購物中心和百貨商場的銷售額同比增長明顯。
山東
·青島
假期期間,青島市十大重點商貿監測企業(集團)實現銷售額11.7億元,同比增長10.8%;全市累計銷售家電17.8萬臺,銷售金額6.9億元;全市汽車報廢、置換更新共申領3200多輛。
江蘇
·南京
假期南京全市重點監測的130余家商貿企業合計實現銷售額18.31億元,同比增長達到8.12%。10月1日—7日,全市接待游客1543.8萬人次,按可比口徑較2023年上漲9%,其中外地游客占比71.9%;一批消費。吃住行游購娛“樣樣紅”,旅游總收入達207.3億元。
·蘇州
監測數據顯示,蘇州全市100家重點商貿企業10月1日至7日預計實現銷售額18.96億元,同比增長10.6%。
今年國慶期間,蘇州還成功舉辦“游購Here You Go”品牌發布會,出臺《蘇州市進一步促進文體旅聯動豐富產品供給的意見》,聚焦演唱會、體育賽事、劇場演出、低空文旅等消費熱點,推出十條針對性舉措,為市民游客帶來更加豐富、優質、多元的文旅體消費選擇。
·無錫
據商務部門監測數據顯示,9月30日至10月6日,全市重點監測的51家商貿企業和綜合體累計實現銷售額7.4億元,同比增長3.0%,較2019年同期增長3.9%;重點監測的9家汽車企業銷售額同比增長88.5%;重點監測的14家餐飲企業營業額較2019年同期增長17.1%。
03
重點商業人氣十足
2024年國慶長假期間,各地重點商業、城市商圈、特色商業街區人氣旺盛。
據商務部商務大數據監測,節日期間全國重點零售和餐飲企業銷售額按可比口徑,同比增長4.5%,重點培育步行街和商圈客流量同比增長12.5%。
在北京,重點監測商業表現出色,客流量達4573萬人次,同比增長近兩成。
國慶前夕,首開通州萬象匯攜手260余家店鋪開門迎客,100家區域首店、三大特色空間構筑城市副中心新消費增長極,假日期間客流量超50萬人次。門頭溝華遠坊集聚近100家店鋪、昌平沙河萬達廣場匯集近200家品牌開業聚客,打造休閑娛樂新場所,其中華遠坊假日期間客流量超30萬人次,沙河萬達開業六天客流量約28萬人次。
安德瑪戶外北京首店、北面北京首家新概念店等10余家首店新店落地朝陽大悅城,全民環潛北京首店入駐超極合生匯,烤匠北京首店落戶朝陽合生匯,路易威登新店亮相三里屯太古里,推動消費版圖更新。
銀聯商務數據顯示,假日期間北京雙井商圈、大郊亭商圈、三里屯商圈夜間客流占比均超四成,夜間消費額同比分別增長1.3倍、1.1倍、60%,而祥云小鎮商圈、西單-金融街商圈、雙井商圈消費金額同比分別增長7倍、2.7倍、1.7倍。
青島于國慶前夕啟動“樂購青島·悅享消費”2024年青島城市購物節,組織各區市、重點商貿企業、商圈、步行街開展節慶促銷活動。
青島海信廣場推出“
河南省持續創新消費供給,激活消費潛能。據監測,國慶假期期間,鄭州市各大商圈、特色商業街客流量、銷售額同比均有所上升,二七商圈、CBD商圈、高鐵站商圈、花園路商圈等重點商圈共吸引游客超千萬人次。
許昌市的胖東來因其人性化的高端配套設施和細致入微的“胖東來式”服務,吸引全國各地游客和自媒體人前來體驗和打卡,國慶假期日均客流量達15萬人次,其中75%以上顧客來自外省。
針對國慶假期消費特點,湖北各商圈商街和企業開展系列主題營銷活動聚集人氣。其中,中百倉儲“國慶嘉年華 好價天天樂”每日推出秒殺券、滿減券;武漢萬象城舉辦漫巷自在生活季·武漢微醺節市活動。
節日期間,江漢路步行街客流量41.3萬人,同比增長29.87%,楚河漢街客流量、營業額分別同比增長29.09%、20.28%,武漢SKP最高客流量8萬人次,武昌萬象城最高客流量5.7萬人次,武商商圈客流量、銷售量分別同比增長18.0%、23.0%,荊門中天步行街、十堰大岳武當城等重點商圈商街均實現客流量、營業額雙增長。
為迎接國慶黃金周,不斷豐富旅客購物體驗,海南各大免稅店推出形式多樣的促銷活動。中免鳳凰機場免稅店引進新品牌趕在國慶前正式進駐,該店還通過折扣優惠、多倍積分、滿額贈禮、試用試飲等多種形式的活動為游客提供多元化的購物體驗。
國慶假期,湖南各地消費市場活力迸發,帶動人氣、商氣、煙火氣齊齊升溫。五一商圈仍是網紅長沙的人氣“頂流”,據銀聯商務監測數據顯示,長沙五一商圈國慶假期前6天消費總額為14.64億元,同比增長2.6%。
廣西商務數據顯示,今年國慶假期前四天,廣西14座萬達廣場客流量同比增長36%,銷售額同比增長16%;南寧江南盛天地客流量同比增長42%,銷售額同比增長24%;貴港吾悅廣場客流量同比增長189%。
此外,國慶期間,重慶百貨推出了“煥彩生活節”,百貨開展各種場外展、特賣活動近180場次,實現銷售超過1300萬元;超市開展“購物抓硬幣”趣味互動買贈活動,交易次數增長16%,針對節日期間商圈游客需求,推出“試吃+買特產包郵到家”,帶動銷售增長超20%。
重百新世紀百貨護膚美妝、男女裝、運動休閑、童裝、鞋包等品類同比增長超10%。超市生鮮雜百全品類實現增長,生鮮和3(即烹、即熱、即食)銷售增長24%,生鮮季節大單品、雜百大單品、OB定制均實現較好增長;重百電器空調、冰洗品類實現銷售增量超1000萬元;商社汽貿借勢國家補貼政策,搶抓新能源車銷售,新增訂單增長28%,其中新能源車訂單增長達40%。
國慶長假7天,上海五角場合生匯國慶期間實現銷售1.8億,同比增長25%,客流量超100萬,同比增長23%;旭輝商業全國商場總客流量同比提升24%,總銷售額同比上漲23%;天虹華東區4城10店,銷售同比提升11%,客流同比提升25%,消費會員同比提升24.5%;一元股份實現銷售同比提升10%,客流同比提升8%,會員銷售占比30%。
10月1日,銀泰商業管理集團旗下德清銀泰城啟幕。德清銀泰城作為銀泰商業管理集團旗下2024年開業的第四座大型商業綜合體,充分利用旅游與休閑消費市場的蓬勃生機與巨大潛力,開業當日客流就突破25萬人次,當日銷售額突破2500萬元,國慶7天全平臺曝光突破3500萬,總客流量突破80萬人次,總銷售額突破5500萬元。
同日,衢州鹿鳴島銀泰inPARK項目啟幕,這也是銀泰商管在全國布局的第三座inPARK系列項目。此前,鄭州銀泰inPARK和杭州臨平銀泰inPARK已分別于2023年12月和2024年5月正式亮相。10月1日-7日,該項目實現銷售2300萬元,客流65萬人次。
合肥百大集團盛裝迎國慶,消費滿堂紅。9月30日-10月7日,百大集團零售業態8天銷售4.2億元。百大集團開展紅歌賽、升旗儀式等紅色主題活動喜迎國慶,融合國谷漫展新穎題材,帶動合肥客流同比增長4.08%,其中9月30日會員節活動消費人數同比增長26.20%。
百大電器“國補”疊加品牌廠商優惠、指定銀行活動和贈品等實現惠民銷售7735.3萬,整體銷售同比增長76.00%。惠民消費提前大放價。百大合家福“惠民菜籃子”推出熱銷品類低至5.9折的勁爆折扣和25種爆款商品、一元菜等,其中,應季精品軟籽石榴單日銷售2700斤,榴蓮日銷高達18.2萬元,酒水同比增長5.00%。保供穩價市民“菜籃子”。周谷堆大興物流園儲備蔬菜、畜禽肉類等各類農產品25000余噸,百大肥西國際物流園水果儲備5000噸,滿足合肥及周邊市縣一周的農產品需求。
9月30日-10月7日,南京新百中心店業績突破2.6億,客流78萬,123個品牌勇奪第一。
10月1日-7日,鼓樓購物集團國慶業績同比上升20.8%。旗下鼓樓新天地銷售再創新高,人氣同比上升10%,業績同比上升25%;鼓樓購物中心銷售再創新高,人氣同比上升8%,業績同比上升15%。
另外,不少餐飲品牌數據顯示,今年國慶節的客流量實現同比增長。
喜茶最新數據顯示,國慶假期期間,全國旅游景區與城市商場門店銷量雙雙走高,多家門店增幅超600%。其中,喜茶江門江邊里創始店占據假期門店總銷量與單店單日銷量雙榜Top1,單店單日最高賣出超4500杯。
除北上廣深外,杭州、蘇州、佛山、成都和天津等熱門旅游城市也躍入喜茶城市銷量Top10,新茶飲成為國慶長假大眾最愛消費品類之一。
海底撈后臺數據顯示,2024年國慶假期前六天(10月1日-6日),海底撈全國超1300家門店共計接待顧客超1000萬人次。其中,10月1日當天全國海底撈火鍋門店共計接待顧客超190萬人次,同比去年10月1日增長超5%。
伴隨高漲的出游熱潮,北京、西安、上海、廣州、深圳等重點旅游城市的海底撈火鍋接待量均刷新年內最高單日數據,部分門店迎來歷史最高單日客流。后臺綜合數據顯示,國慶期間全國海底撈外送訂單量環比節前銷量增長超60%,成都、天津、杭州等熱門旅游城市訂單量較去年同期增長顯著。
2024年國慶長假期間,呷哺集團旗下呷哺呷哺品牌國慶當天客流量同比增長14.8%;廣州、深圳區域客流同比增長50%以上;北京、河北、天津客流同比增長15%以上;國慶期間北京市、石家莊市、湖州市三地新開店和重裝開業門店共3家,單日翻臺率達到6.5翻。呷哺旗下另一品牌湊湊剛開業的北京通州萬象匯店,翻臺率國慶三天達4.4翻,10月1日當天堂食翻臺率5.2翻。
國慶長假期間,九毛九集團旗下品牌太二酸菜魚和慫火鍋廠等品牌門店顧客排隊等位成為常態。國慶長假期間,太二酸菜魚全國門店總接待人數突破127萬人次。慫火鍋廠全國70多家門店共接待顧客超23萬人次,兩大品牌總排隊人數超過20萬人次。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