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中國版ZARA”,拉夏貝爾徹底告別資本市場
出品/聯商專欄
撰文/老刀
編輯/蔡建楨
繼2022年5月24日拉夏貝爾從A股退市之后,如今將再次從香港聯交所退市。
這個曾一度被稱為“中國版ZARA”的時尚女裝巨頭,如今陷入退市、破產重整的境地,成為又一個“時代的眼淚”,也許恰恰只有退卻繁華,專注于面對新市場下的新戰略重啟,拉夏貝爾才能浴火重生,贏得再來一次的續命機會。
01
A股退市后,將從港股退市
11月8日,拉夏貝爾發布公告稱,香港聯交所根據《香港聯交所上市規則》第6.01A(1)條規定,公司H股股份的上市地位將自2024年11月14日上午9時取消。
拉夏貝爾在公告中還表示,H股股份上市地位的取消不會對公司日常經營及重整工作產生重大影響。公司將繼續堅守“為美好生活設計”的品牌初心和發展理念,為每一位消費者提供更高質量的時尚產品與生活方式;公司將依法繼續推進重整工作,爭取消除此前面臨的債務負擔,改善持續經營能力及經營狀況,重回良性增長軌道。
2014年拉夏貝爾在港股上市,2017年繼續登陸A股,拉夏貝爾成為“國內首個‘A+H’兩地上市服裝品牌”。好景不長的是,2022年5月24日,拉夏貝爾宣布,退市整理期已結束,被上海證券交易所予以摘牌。至此,拉夏貝爾的雙上市地位徹底被取消。
拉夏貝爾的壞消息接連不斷,今年1月份,拉夏貝爾位于上海閔行區的大樓、辦公及電子設備在司法拍賣中流拍。信息顯示,該地塊土地使用權面積為4萬㎡,包括1棟和2棟為溫度科技園,3棟為會議中心,4棟為拉夏貝爾辦公及對外轉租,5棟為亞朵酒店,6棟為地下1-2層停車場,證載建筑面積共15.75萬㎡。當時起拍價9.5億元,評估價約13.5億元。但遺憾的是截至拍賣結束時間,無人出價。
此次退市,對拉夏貝爾來說,不能不認為亦是減少其外部多重無謂負擔的好事情,當下的拉夏貝爾,最重要的恰恰是盡快完成破產重整程序,集中精力理清戰略,聚焦經營。
圖源:拉夏貝爾官方微博
2023年9月12日,法院對拉夏貝爾作出重整裁定,并于9月15日發布了重整投資人招募公告。今年7月24日,重整投資協議簽署完成。重整投資協議簽定,意味著拉夏貝爾贏得了新的“生還可能”,投資人與債權人之間達成某些協議,最大限度地維護公司、債權人及投資者等各方的利益,公司品牌以及經營得以保留并有了繼續下去的可能。
如果公司能重整成功,意味著拉夏貝爾重獲新生,將從一系列債務、退市等負面的泥潭中解脫出來,將集中更多資源及精力繼續經營,逐步提升公司主營業務規模和盈利能力,進一步修復公司信用體系,提升融資能力。
02
頑強求生
業績顯示,2023年拉夏貝爾集團營業收入1.7億元,同比下降14.0%;營業虧損5.7億元,同比虧損減少39.4%;2023年度凈虧損為7.49億元,同比虧損減少30.2%。
即使面臨如此慘烈的業績,拉夏貝爾依然在頑強求生。
今年7月份,拉夏貝爾管理層對外發聲,表示未來的重點方向是重塑品牌、升級渠道、陸續推出設計師系列,打造國潮品牌,以及繼續打造全新的線下旗艦店。
為了實現這些經營戰略,拉夏貝爾聲稱要“積極配合各方力量推動債務解決,配合管理人工作,力爭早日通過重整計劃,實現重整成功。”
今年6月25日,拉夏貝爾還在杭州舉行了一場主題為“懿”的聲勢浩大的“時尚秀”,借時裝秀契機,拉夏貝爾向大眾展示了公司品牌重塑及品牌煥新的成果。對于這場時尚秀,拉夏貝爾對外聲稱,“將帶有東方元素的祥云、青花瓷、綢緞、盤扣等符號融入到設計當中,將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通過服飾的表達,傳遞給消費者。”
發布秀后,拉夏貝爾總裁張瑩表示,拉夏貝爾有著輝煌的歷史,曾創造了“百億營收”的佳績,被消費者譽為“國民女裝”品牌。如今在各方的支持與幫助下,隨著重整的順利推進,公司已經走出“至暗時刻”。從當下看未來,“懿”的意思是美好尊貴,希望拉夏貝爾在大家的努力下越做越好,走向輝煌。
從拉夏貝爾現場發布的視頻以及傳播報道來看,在其策略上,主打“東方時尚美學的國潮風”,筆者認為,無論此次時尚秀的主題“懿”——一個如此生僻而且含義不明的字眼,還是發布的服裝調性,總體感覺“沉悶有余,活力不足”。對于新的市場,拉夏貝爾尤其需要呈現新的調性以及風格,構建活潑、年輕化的品牌感知,即使目標顧客鎖定為30歲以上的女性人群,這部分目標人群亦是認知更為年輕化的90后人群,如果繼續延續曾經與80后、70后溝通方式下的品牌風格,拉夏貝爾顯然很難贏得新突破。
另外,從拉夏貝爾透露的戰略導向來看,其似乎有意嘗試輕資產模式,進一步利用尚具有較高知名度的品牌價值實現利益變現。
拉夏貝爾對外聲稱,為更好地運用外部資源,提高業務周轉速度,公司將線上業務由“企劃設計-自主采購-平臺運營-線上銷售”的傳統模式調整為“品牌賦能+運營服務”的新模式,實現公司向輕資產、數字化、科技化的轉型,以提升整體經營效率和盈利水平。
圖源:拉夏貝爾官方微博
服裝品牌所謂的“輕資產”模式,存在兩種方式。第一是曾經以美特斯邦威為代表的只保留市場營銷、設計以及渠道功能,將采購、生產等重資產環節全部外包;另一種則是只保留品牌,通過貼牌或者加盟的形式,將品牌授權給合作方,向市場銷售大量貼牌品牌,以南極人為代表。
拉夏貝爾最終會采取怎樣的輕資產模式,目前來看尚不明朗,而這樣的導向亦可能只是其管理層的大致思路,在其破產重整沒有塵埃落定之前,任何經營上的戰略設想恐怕都只是空想而已。
03
“中國版ZARA”翻車的警示
拉夏貝爾成立于1998年,2007年拉夏貝爾拿到第一輪融資,2009年又獲得君聯資本投資,自此飛速擴張。在港股和A股上市之后,2018年拉夏貝爾營收超百億元,一度成為國內營收最高的女裝上市企業。
在十多年前,線上電商尚未崛起,線下女裝品牌瘋狂擴張,追求品牌規模和渠道規模。
數據統計顯示,2012年至2017年這五年時間,拉夏貝爾的門店從3340家瘋狂擴張到了9448家。門店擴張的同時,拉夏貝爾的牌面也越盤越大。在2011年之前,拉夏貝爾僅有La Chapelle、Puella、Candie’s三個女裝品牌。2012年,公司明確提出“多品牌、直營為主”的發展戰略,一口氣推出6個新品牌,涵蓋女裝、男裝、童裝等不同領域。
圖源:拉夏貝爾官方微博
2015年以后,拉夏貝爾選擇了更為激進的擴張模式,通過投資合作拓展新的品牌。在當年,拉夏貝爾斥資2億元對電商企業杭州黯涉集團的控股;2016年,拉夏貝爾以1600萬元收購廣州熙辰服飾80%股份;2018年,拉夏貝爾以合計4.38億元人民幣收購法國品牌Naf Naf SAS100%股權,事與愿違的是,Naf Naf SAS并未給拉夏貝爾的業績帶來起色。Naf Naf SAS自2017年虧損650萬歐元,至2019年虧損擴大至5300.76萬歐元。2020年2月25日,拉夏貝爾失去對Naf Naf SAS的控制權。
2015年到2019年,La Chapelle、Puella兩個主品牌合計實現營收分別為53.95億元、52.45億元、40.61億元、41.22億元、29億元,營收占比分別為59.4%、51.2%、45.2%、40.51%、37.83%。除了7m、LaBabité兩大品牌的營收占比僅在10%以上,其余新品牌營收貢獻微乎其微。
2018及2019年開始,拉夏貝爾聚焦以女裝品牌為核心,主動收縮Pote、JACK WALK等非核心品牌及業務發展規模。2019年5月,拉夏貝爾以2億元出售旗下控股子公司杭州黯涉電子商務有限公司54.05%的股權,其旗下七格格、OTHERMIX及OTHERCRAZY等線上服飾品牌也隨之被剝離。2020年,拉夏貝爾旗下男裝品牌JACK WALK申請破產清算獲得法院受理。
瘋狂的擴張讓拉夏貝爾“消化不良”,一方面庫存積壓過高,另一方面頻頻陷入質量問題和設計抄襲的負面輿論之中。公司“多品牌、直營為主”的經營模式增加了經營成本和經營風險。
圖源:拉夏貝爾官方微博
尤其是,在拉夏貝爾大舉擴張的同時,它遇到了一個大變革時代——線上電商強勢崛起。在線上渠道,大量中小品牌的經營成本更低,產品價格更低,而且線上的大量女裝產品以極快的推陳出新速度翻版線下大牌的流行新款,這就導致像拉夏貝爾這樣的傳統女裝品牌在經營效率上完全跟不上線上多如牛毛的女裝店鋪。
04
破產重整下的唯一機會
2020年2月,拉夏貝爾創始人邢加興辭去公司所有職位,此后公司控制權也發生變化,上海其錦企業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及其一致行動人上海文盛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管理層重組。目前,張鑫擔任拉夏貝爾董事長,其自2019年1月至今任文盛資產股權投資部副總經理。
如今,拉夏貝爾面臨重整,在新的投資人與債權人之間的拉扯中,能否達成一致協議至關重要,這其中,當下拉夏貝爾剩余資產還能價值幾何可能是多方博弈的關鍵因素;另一方面,如前所述,如果投資人有可能給予拉夏貝爾重活一次的機會,其后期的產品及品牌能否帶來新的體驗,能否擺脫傳統女裝品牌經營的路徑依賴,打造更時尚,更為年輕化的品牌認知,是市場對于拉夏貝爾的第二重考驗。
今日互動:
你覺得拉夏貝爾還能重回昔日榮光嗎?
歡迎留言評論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