餓了么低價博弈外賣大戰:是飲鴆止渴還是曲線求生?
出品/三車財觀
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外賣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在這看似繁榮的外賣市場背后,卻隱藏著激烈的競爭和種種問題。
5月13日,市場監管總局約談京東、美團、餓了么這三大外賣平臺企業。7月18日,市場監管總局再次約談三大外賣平臺企業,這次餓了么被排在了第一位。
第一次約談,主要是因為外賣行業競爭中存在突出問題,相關部門要求平臺合法規范經營,公平有序競爭,共同營造良好市場環境。而第二次約談,則重點強調了“理性參與競爭”,可見餓了么在這期間的一些行為,引起了監管部門的高度重視。
消息一出,瞬間在網絡上炸開了鍋,也讓大眾不得不重新審視外賣行業的低價內卷現象。
外賣市場“三國殺”
在京東入局之前,外賣市場長期呈現出美團和餓了么雙雄爭霸的局面。
據相關數據顯示,2024年美團外賣市場份額占比65%,餓了么為33%,其他平臺合計僅占2%。可以說,美團和餓了么幾乎壟斷了整個外賣市場,雙方在配送服務、用戶體驗、商家合作等方面展開了激烈的競爭,你來我往,互不相讓。
然而,2025年京東的強勢入局,憑借著自身強大的品牌影響力、豐富的供應鏈資源以及獨特的“倉配一體”優勢,徹底打破了這種相對穩定的競爭格局,讓外賣市場瞬間從“兩強爭霸”變成了“三國殺”。
美團和餓了么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不得不紛紛調整策略,加入這場激烈的競爭。
美團憑借著其龐大的用戶基礎、密集的本地配送網絡以及多年積累的運營經驗,在競爭中依然保持著領先地位。7月5日,美團即時零售單日訂單量達1.2億單,破中國外賣史紀錄,7月12日更是突破1.5億單,訂單平均配送時間穩定在34分鐘。
餓了么則背靠阿里,積極與淘寶、天貓等電商生態進行融合互補。7月14日,淘寶閃購與餓了么日訂單量突破8000萬單,日活用戶環比凈增15%,訂單準時率96%。淘寶閃購與餓了么的非餐飲品類表現搶眼,超千品類訂單量環比增速超100%。盡管餓了么的市場份額仍不足30%,但在阿里的支持下,其市場份額也在逐步提升。
如今,外賣市場的競爭愈發激烈,美團、餓了么和京東三方在價格補貼、騎手爭奪、商家資源拓展、服務質量提升等方面展開了全方位的較量。這場“三國殺”究竟誰能笑到最后,成為外賣市場的最終贏家,目前還難以預測。
可以肯定的是,隨著競爭的加劇,外賣市場的格局將會發生深刻的變化,而餓了么在這場激烈的競爭中,面臨的壓力無疑是巨大的。
餓了么低價內卷,是蜜糖還是砒霜?
在這場激烈的“三國殺”中,餓了么選擇了參與低價內卷,試圖在競爭中突出重圍。那么,低價內卷對于餓了么來說,究竟是蜜糖還是砒霜呢?
從短期來看,低價策略確實給餓了么帶來了一些好處。
從用戶吸引方面來看,餓了么推出的一系列低價優惠活動,如“18-18”“0元購”等,讓消費者能夠以更低的價格享受到心儀的美食,這無疑極大地刺激了他們的消費欲望。許多原本習慣在其他平臺點餐的用戶,也被餓了么的低價所吸引,紛紛嘗試在餓了么上下單,為餓了么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商業收益。
以“瘋狂星期六”活動為例,活動期間大量消費者涌入餓了么平臺搶券下單,訂單量呈現出爆發式增長。低價策略為餓了么在短期內吸引了大量用戶,提升了訂單量,使其在競爭激烈的外賣市場中占據了一席之地。
然而,低價內卷帶來的并不全是好處。長期的巨額補貼使得餓了么的利潤空間被不斷壓縮,難以實現盈利,這對于平臺的長期發展來說是一個巨大的隱患。
一方面,由于平臺之間的競爭激烈,為了吸引用戶,平臺往往會壓低商品價格,而這些成本最終都轉嫁到了商家身上。商家為了保證利潤,不得不降低成本,如減少食材的用量、降低食材的質量等,這不僅會影響消費者的體驗,也會對整個行業的形象產生負面影響。
在這場低價內卷中,中小商家往往處于劣勢地位。由于資金實力有限,中小商家無法像大型連鎖品牌那樣承擔高額的補貼費用。同時,平臺在流量分配上往往更傾向于大型連鎖品牌,這使得中小商家的訂單量難以得到保障。
另一方面,一旦補貼停止,用戶流失問題就會變得極為嚴重。因為這些用戶大多是被補貼所吸引,對價格極為敏感,他們在補貼停止后,很容易轉向其他提供更多優惠的平臺。同時,平臺之間的惡性競爭,使得市場價格體系被扭曲,商家們被迫陷入低價競爭的漩渦,無法通過提升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來獲得競爭優勢,也對整個外賣行業的健康發展造成了阻礙。
由此可見,餓了么參與低價內卷,雖然在短期內帶來了一些顯性的增長,但從長遠來看,卻隱藏著諸多隱性的危機,對整個行業,尤其是平臺上的中小商家生存狀態產生了不利影響。
理性競爭,共筑外賣新未來
面對諸多挑戰,餓了么亟需尋找破局之路。
一來,優化成本控制是關鍵的一步。比如,通過對歷史訂單數據的分析,了解不同區域、不同時間段的訂單密度,提高配送效率,降低單位配送成本。還可以優化配送路線規劃,考慮實時交通狀況、商家出餐時間等因素,為騎手規劃最優配送路線,減少配送時間和油耗成本。并與商家共建供應鏈,鎖定長期采購價,共享降本紅利。
二來,提升服務質量,也是餓了么需要努力的方向。在騎手方面,加快配送速度,提高配送的準確性和及時性,讓用戶能夠更快地享受到美食;在商家方面,加強對商家的管理和監督,確保商家提供的菜品質量和服務符合標準;在消費者方面,提高客服的響應速度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時處理用戶的投訴和建議,提升用戶的滿意度。
三來,加強差異化競爭,更是餓了么突出重圍的重要策略。通過這些差異化的服務和活動,餓了么可以吸引更多的用戶,提高用戶的忠誠度,從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
比如:餓了么可以推出特色服務,如“騎手幫扔垃圾”服務,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打造專屬品牌活動,如“餓了么美食節”,吸引用戶的關注和參與;與優質商家合作,推出獨家美食和優惠套餐,為用戶提供獨特的消費體驗。
展望外賣行業的未來,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單純的價格競爭終究只是短暫的喧囂,無法支撐行業的長遠發展。未來,外賣行業必將從價格競爭逐步轉向價值競爭,更加注重品質、服務和用戶體驗,餓了么未來發展任重道遠。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