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資超市“喜買得”關門 眾多商戶追索貨款
2008年年底,位于世貿天階的大型韓資超市“喜買得”突然關門,老板“失蹤”,引發大批供貨商和員工討債討薪。本網今天從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獲悉,自2008年10月起,該院已陸續受理涉喜買得超市的保全及訴訟案件27起,執行案件5起,這些案件全部為供貨商追討貨款的案件,涉及包括曼克頓食品(中國)有限公司、南京雨潤食品有限公司等19家企業,貨款總金額56.6萬元。
有媒體報道稱,據供貨商介紹,超市關張前仍人來人往,無任何征兆。該超市似采取韓企慣用的“半夜逃離”手法非正常撤資。據悉,此批案件可能是金融危機爆發后,北京市首批因外資非正常撤離引發的訴訟。
據了解,喜買得超市是韓資企業北京市喜買得商業有限公司在世貿天階地下一層經營的大型超市,經營面積上千平方米。去年12月25日以后,該超市在毫無征兆的情況下突然封場,其法定代表人金錫奎、韓錫奎、金永子(均為韓國人)目前去向不明。由于擔心外資老板攜款外逃,30余家供貨商曾上訪反映問題。
記者注意到,將喜買得超市最早起訴至法院的是北京大地晨光經貿有限公司,去年10月14日,因拖欠貨款7萬余元,該公司率先來到法院申請了訴前財產保全,并在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后,立即提起訴訟。之后,陸續有供貨商將喜買得超市起訴至法院,最初的幾家企業也分別申請了訴前財產保全。據朝陽法院辦理保全的法官介紹,法院受理保全申請后,凍結了喜買得超市賬戶內僅有的12000余元,查封了部分財產。但之后,因無其他財產可供保全,部分供貨商只得撤回保全申請。
據了解,最初訴至法院的4家企業共6起案件均已經審結,這6起案件全部在法官的主持下調解結案,喜買得公司在應訴時均表示同意支付款項。最后一起調解的案件在去年12月15日調解。之后,因喜買得未履行法院調解書,其中部分企業又先后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去年12月23日以后訴至法院的15件案件,因超市“人去樓空”,無法送達而尚無進展。
為此,記者采訪了朝陽法院執行二庭負責喜買得案件執行的法官,據胡法官講,5件申請強制執行的案件中,有1起是喜買得員工的勞動爭議案件,去年12月初立案,其余4件均為供貨商追討貨款的案件,分別于1月23日和2月4日立案。案件受理后,法官曾先后到喜買得超市經營場所、人民銀行總行等地調查,目前喜買得超市的經營場所內只有部分貨架,其庫房內只有極少量商品,經到人民銀行總行查詢顯示,喜買得超市共有2個賬戶,其中1個余額為0,系長期休眠賬戶,另一賬戶中有12000余元,已在訴前保全階段被該院凍結,執行法官正在根據供貨商提供的線索著手查找該公司的其他財產。
在涉訴的企業中,大部分為食品供貨商,另有一家在賣場內經營通訊產品及配件的聯營商。從起訴書中可以看出,自去年5月起,喜買得超市即開始陸續拖欠貨款,給部分供貨商開具的支票也多為“空頭支票”。據了解,受此事件影響的人員預計約有200余戶,涉及總金額可能超百萬。
(中國法院網 石巖 王麗英)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