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度中國連鎖百強發布 國美蟬聯冠軍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年度行業調查日前結束,2008年中國連鎖百強今天正式對外發布。調查顯示,2008年,連鎖百強銷售規模達到11999億元,同比增長18.4%,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11.1%。百強企業門店總數達到120775個,剔除特殊因素,門店總數增長10.6%,是10年來增幅最低的一年。
國美電器集團以1045.9億元的銷售規模再次位居中國連鎖百強榜首,蘇寧電器集團、百聯集團有限公司、華潤萬家有限公司、大商集團有限公司分別以1023.4億元、943.3億元、638億元、625.5億元的銷售業績排名第二至五位。
面對2008年劇烈變化的市場環境,連鎖百強企業積極調整經營戰略,保持穩健發展,為拉動內需、促進消費、穩定就業做出積極貢獻,成為國家“促消費保增長”的關鍵力量。
2008年中國連鎖百強直接就業人數超過200萬,新開店達到23844家,其中農家店2萬家,成為“萬村千鄉”工程的主力軍。其余 3844家店平均單店投資超過500萬元,完成直接投資近200億元。
2008年中國連鎖百強具有以下幾個突出特點:
一、食品零售企業構成百強主體,外資零售商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
百強企業中,以經營超市為主的連鎖企業共有55家,比2007年增加了3家。得益于快速消費品的剛性需求,食品零售企業也保持穩定的增長(2008年“快速消費品連鎖零售百強”的銷售和店鋪增幅分別為17.1%和9.5%)。55家超市企業中,本土企業42家,外資企業13家。本土企業中,以區域龍頭企業為主,其新開門店有所放緩,但單店銷售水平有顯著增長。數據顯示,百強企業中區域型企業店鋪數量增長率為11%,銷售增長為20%。
2008年,百強企業中的19家海外品牌企業店鋪數量增長了13.1%,達到4613家,占“百強”店鋪數的6%。銷售額達到2426億元,同比增長了17.6%,占百強銷售總額的20%,比2007年提高了2個百分點。
13家以大型超市為主的外資企業共經營大型超市755家,2008年新開門店91家,店鋪平均年銷售額為2.3億元,以家樂福、大潤發、沃爾瑪為代表的外資企業在食品零售市場的領先優勢進一步凸顯。
2008年連鎖百強中,以經營百貨為主的連鎖企業占據23個百強席位(2007年為22個),家電類和家居建材類分別有7家和4家進入百強。受下半年宏觀經濟形勢影響,百貨、家電和家居建材連鎖企業銷售面臨較大壓力。通過加大促銷力度、及時調整商品結構等措施,百貨企業依然保持了較好的經營業績,以10%的門店增幅帶來21%的銷售增長。
家電、家居建材連鎖企業面臨的市場環境更為嚴峻。調查顯示,家電企業2008年的銷售增幅和店鋪增幅分別為7.1%和10.8%,家居建材企業分別為8.7%和14.1%,銷售增長明顯低于店鋪增長。
三、百強企業銷售增長水平整體放緩,不同區域表現出不同特點
從2004年到2008年的五年時間里,百強企業的銷售增幅分別為33%、32%、25%、21%和18%,增幅呈下降趨勢。同時,2008年百強中有7家企業銷售出現零增長或負增長,比2007年增加了2家。
從區域分布看,二、三線城市的銷售增幅快于一線城市的情況較為普遍。2008年,有15家百強企業的銷售增幅超過30%,其中8家總部在二、三線城市,另有5家為海外品牌。
2009年,全球經濟形勢依然困難,我國經濟增長能否完成預期目標,也存在很多不確定因素。連鎖企業面臨的主要困難包括消費信心不足、開支緊縮、CPI下降、企業經營成本上升以及部分企業可能出現的資金緊張等。部分百強企業今年1-2月的銷售額同比增長明顯趨緩,預示著行業普遍擔心的情勢已開始顯現。作為消費和流通的終端,連鎖百強是國家拉動內需、擴大消費的中堅力量,連鎖百強能否保持穩健的增長,不僅關系到企業自身的可持續發展,對國家經濟增長目標的達成,也將產生深遠影響。
此次調查,協會還對連鎖百強2009年的發展計劃和預期進行了專門的統計。根據估算,2009年,連鎖百強預計新開店鋪7000家,直接投資250億元,直接創造就業崗位30萬個。
2009年,中國連鎖業的競爭將更趨激烈,持續的打折銷售給部分零售商的生存和盈利空間形成更大的壓力。去年年底,國務院提出“關于搞活流通擴大消費”的20條意見。為了更好地推動行業發展,協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引導企業優化管理、推動創新、規范行業競爭、保證行業安全。同時,協會通過配合主管部門的政策協調,也力求在資金扶持、減輕負擔(包括用電、刷卡手續費、農產品稅)等方面為連鎖企業創造有利的發展環境。商務部也在陸續出臺一系列促進流通業發展的扶持政策。協會認為,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連鎖經營有望保持2008年的發展水平,連鎖百強企業在總體上也將依然保持其良好的發展態勢。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