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沃爾瑪與家樂福在華成功關鍵十六條:
(如有心得的朋友可在后面添加)
1. 零庫存戰略
2. 嚴格控制人工成本
3. 不進行豪華裝修
4. 處處節約,人人節約
5. 不做廣告來降低成本
6. 密切關注對競爭對手
7. 充分的市場調查充分的競爭對手分析
8. 細分顧客利益和偏好
9. 抓住顧客消費心理(天天低價、快樂購物)
10. 抓住定位點的主次(重點突出六要素中的一點,)
11. 節約意識(為顧客節省每一分錢)
12. 薄利多銷讓公司占有主動權(控制供應商)
13. 確定目標顧客群(沃爾瑪是注重節儉的顧客,家樂福注重價值的顧客)
14. 對供應商實地進行一系列資質論證,保障產品質量和穩定低價供應
15. 講求一次性把事情做對,不設店鋪收貨環節,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16. 制定高效率的配送車往返路線,空載率低于20%,從而降低成本和庫存,使物流費用低于行業平均水平
17. 運用現代化手段(網絡、物流、計算機存貨跟蹤、使用條形碼、使用數據交換系統、衛星通訊、電視會議、高效的顧客反應系統等)
18. 良好的企業文化;領導是為員工服務的、激勵員工為共同的目標為努力
19. 良好的內部溝通平臺;員工在任何時間、地點都可以與管理人員仍至總裁溝通
20. 有自己特色的屬性定位(沃爾瑪為天天低價,家樂福超低價格的價值)
21. 有自己特色的利益定位(沃爾瑪是——省錢,家樂福是——提供更多的價值)
22. 均有自己特色的價值定位(沃爾瑪是——不明確或好管家,家樂福是——開心購物)
23. 均有自己特色的到位策略(沃爾瑪是——持久的低成本運營,家樂福是——低成本和促銷價格運營)
24. 注重客戶的反應,對客戶敏感性產品比競爭對手價格低很多,對不敏感商品價格比競爭對手高一點來獲取更大利潤。
- 該帖于 2010/6/21 20:26:00 被修改過
樓主:
96年沃爾瑪進駐深圳,打進中國!15年過去了,總結倆字:“虧損”,一直在虧損,去年瘋狂開了51家店,遺憾的告訴你:三分之二的店日銷售額不到20萬,有的甚至不到10萬一天。好不容易收購了好又多,也成為了沃爾瑪的一個“包袱”!
呵呵。。樓主請你告訴我沃爾瑪在華成功了什么??!!
難道是提供了就業的機會,難道是給中國政府納了稅。別忘了,商人最根本的就是要“盈利”!!!一個在中國做了15年虧損的企業,請別談成功!
所以,沃爾瑪在華根本沒有成功過,如果有,可能是下個15年吧。
不過我敢和你打賭,不出5年,沃爾瑪在華開始關掉一批業績不佳的店面,甚至是大規模的關店。
家樂福就讓我更加看不到他在華成功的地方了。。也不想說了。
- 該帖于 2010/6/19 21:40:00 被修改過
回復4樓:
希望大家看問題不要只看表面,要透過表象看實質,注意它內在的東西!沃爾瑪只所以能夠成為全球零售巨無霸,擁用全球如此龐大的數量的分店,并且早在80年代花費超過4億美金就有了自已的商用衛星。。。當然沃爾瑪在國內的步伐是踩著荊棘前行的,他這個巨人在國內的確一直是審慎的,但大家不要看一時的得失,要一段一段地看,比如在05年前沃爾瑪在華的門店數量有多少?而現在又是多少?還在在供應鏈、產業鏈方面他又與之前做了多少努力?
國內零售行業現在涌現許多賁青,他們對許多包括沃爾瑪或自已認為不屑的企業看不起。。。,誠然,沃爾瑪的確目前在華也暴露了一些缺點,但這很正常,哪家企業無缺點?只是它被大家放在顯微鏡內觀察放大了而已!如果因為這樣,我們就這么目中無人般的狂妄!除了年少無知外,我不知道用什么來形容,沃爾瑪的成長史告訴我們,對于一切竟爭對手都要永遠充滿“尊敬”,因為只有尊敬你的對手,你才可能去試圖了解對手、研究對手,從而最終戰勝你的對手!
我之所以將沃爾瑪與家樂福的成功經營理念進行歸納整理,其目的是希望大家可以取長補短!因為這二家企業現代表著我們國內的零售行業的二種主要盈利模式。
- 該帖于 2010/6/21 20:33:00 被修改過我不知樓主想表達什么,我只知道,商家賺錢盈利才是硬道理,要不然只有滾蛋!
我也不知道樓主所說的不要看沃爾瑪的一時,到底要看沃爾瑪多久??!!是15年還是30年,還是要等100年后?!!還是要等到沃爾瑪撤離中國市場。
我是憤青,不錯,我承認!但是我可以告訴你,中國這一二十年以后的消費主力都是90后,00后的超級憤青。憤青的力量是可怕的。
再看看您心目中英雄的,您的超級偶像沃爾瑪,在一些國家和地區的表現:
沃爾瑪94年進駐香港,玩了兩年,虧了2億港元,跑了;
沃爾瑪90年代初年在印尼開店,幾年后虧得連房租都交不起,連夜撤離;
沃爾瑪98年進駐韓國,在韓國玩了8年,苦爭了8年,還是熬不住,走的時候,巨虧了100多億韓元;
97年進駐德國,也玩了8年,虧了8年,換回了10億美金的天價虧損!!熬不住也跑了;
2002年進駐在日本,今年又是8年咯!!已經虧的一塌糊涂了,業內人士估計熬不過今年的冬天了.......
在印度。。遭遇當地人民的瘋狂抵制,業績一路下滑........
順便提醒樓主一句,沃爾瑪進駐上面的國家地區時,沃爾瑪的高層也是同您老人家說的一樣:我們看好這個國家的潛力,我們不會圖一時的利潤,我們會長期經營,給當地的消費者帶來實惠......結果??
樓主,勸你還是全面了解一下沃爾瑪,同時也看看現階段中國零售的發展狀況,中國商務部馬上也會出臺關于外資超市在中國開店的一些管理辦法,反零售壟斷已經迫在眉睫了,這些都是不利于外資巨鱷在中國無休止開店和擴張的,不要以為自己手里有錢就可以欺負中國本土的零售企業。當外資超市不能隨意擴張了,就得收拾自己之前開的爛店,呵呵....您知道沃爾瑪手里有多少爛店嗎?!這些都是沃爾瑪的定時炸彈。
同時:奉勸樓主不要以為自己在零售行業有多了不起,有多資深,更不要把自己標榜成專家,我看了您許多的文章,........呵呵。。不想評價。
但愿您不是哪個超市的高級磚家,如果是,真替這家公司捏把汗。
樓主,希望您以后能吐點象牙出來。
一群憤青等著您的訓斥。
樓主不愧是資深的零售前輩,先推崇洋超市在華的成功經驗,現又搬出了孔子的論語來標榜自己如何清高。果然是骨灰級零售業的大師,如果有幸和你在一起走路,真是榮幸呀。不過我還是要正告樓主:請您不要混淆視聽,不要把您對沃爾瑪在華成功的媚語,變成了“改革開放”成功論調,變成了宣揚儒家思想教育小孩的把戲,這樣,會讓我這個憤青很是費解。
其實:我也沒有否認樓主所講的沃爾瑪家樂福所謂成功的24條關鍵的理由。但是,我認為那是很次要的原因,樓主作為大師級的零售資深人士,不應該只撿到了芝麻而丟了西瓜。
沃爾瑪也好,家樂福也罷,他們是很偉大的企業,要不然怎么是世界500強呢?!我只是告訴您老人家:目前他們在華不能算成功,或許贏了一點,那也是極不光彩的。
請問:一個訓練有素的美國重量級的職業拳擊冠軍和一個中國剛成長不久的十八九歲少年比武,您認為:誰會贏?不僅如此,我還告訴您,現在美國的拳擊冠軍在中國還享受五星酒店級的禮遇,而參賽的中國的少年確只能睡馬路。
這就外資零售巨頭在中國展開的博弈游戲,不公平!極端的不公平!您為何還要熱臉給他們屁股貼金呢?
下面我也來說說沃爾瑪在中國能夠快速快張得主要原因,一個讓沃爾瑪虧損了15年,確還樂此不疲開店的真正原因,也請樓主多多指教:
1、 導彈打鳥銃。
沃爾瑪多年貴為世界500強企業第一名,積累了幾十年雄厚的財力,之所以在中國能迅速的攻池掠地,玩的就是以大欺小,鯊魚吞蝦米:憑借資本家剝削勞動者榨取來的雄厚的財力砸進中國的零售業。再看看中國的零售企業,說穿了以前就是個供銷社,后來改革開放才出現了夫妻檔的小百貨店,在后來,有點頭腦的就開了幾家連鎖,成就了區域的連鎖零售企業,僅此而已。但是他們畢竟是一分錢一分錢的賺來的,十來年,能有多少資本??現在沃爾瑪來了,拿著導彈來了,我們民族零售業用的還只是鳥銃,導彈對鳥銃,請問誰能抵御??沃爾瑪能不贏嗎?
2、 地方政府崇洋媚外。
這個其實也是招商引資政策怪胎決定的,崇洋媚外的心理作用決定的。每個地方政府都有招商引資的任務,甚至有的地方把引進500強企業作為政府的工作重點的重點。而零售業500強又是最好引進的。有的地方政府對沃爾瑪家樂福這些500強的企業諂媚到了極點,只要你來。批地、貸款、免租、免稅,其他什么消防、稅務、工商等等一路綠燈。享受超國民待遇!沃爾瑪能不快速開店嗎?不開都不行。但是如果是內資的零售企業,請靠邊站,哪怕你付出再多。
3、 國外的月亮比中國圓。
沃爾瑪主要在中國的主要的合作地產商是嘉信茂還有萬達、SM等。他們為了能引進沃爾瑪,頭幾年都是低的可憐的租金,甚至是貼租給沃爾瑪,甚至還有國內的其他的地廠商,為了能引進沃爾瑪連祖宗的臉都丟盡了。但是:同樣的條件,甚至國內的企業出更高的價格,也租不到,悲哀呀。
4、 超市賠錢,采購商品賺。
沃爾瑪把中國最為他全球商品采購的一個重要的基地,說白了,就是采購中國的廉價的商品之后再銷售到世界各地,這個是賺錢的,而且是大賺。從這個層面上也不難理解為什么中國市場是沃爾瑪的一塊興奮的肥羊,但是:隨著人民幣升值的壓力越來越大,估計沃爾瑪在中國采購的這塊肥肉也不是那么好啃了。
呵呵,說了這么多,無非就是希望我們自己的民族零售企業能爭口氣。當然,今天,我們也高興的看到中國的本土零售企業已經在艱難中開始尋求突破,不少零售企業也紛紛上市了,依靠融股市融資的資金正在實現戰略擴張。
我們堅信中國自己的民族零售企業肯定會崛起,蘇寧電器不成為了中國家電零售業的大哥嗎?!大潤發也不超越了洋鬼子,成為了超市的第一名嗎?!雖然是臺資的企業,但畢竟是咱中國人開的嘛,我們也看到,步步高,新華都,人人樂等等在穩健的進步,雖然步履蹣跚,前進的道路充滿荊棘。
如果:一些地方政府能夠改變陋習,能夠給所有的零售企業同臺競技,中國的零售企業就必定能戰勝沃爾瑪和家樂福。
隨著反零售壟斷法的出臺,未來的十年必將是中國民族零售業的春天。
- 該帖于 2010/6/24 8:05: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