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小聚,席間,昔日同事愁眉苦臉的說起近日為了企業文化考試苦惱的事情。從他們的眉眼里,我瞬間恍惚,眼前無數張面孔往復來去,重疊又分離,里面有他人,也有自己。
現代管理理論一直在強調企業文化的確立與發展,沒有文化的企業沒有戰斗力云云,而我自己一度也是期間積極的聲音。文化是什么,是青詞背后的夢囈還是群體性迷茫的懦言?文化的形成是企業精神領袖的長官意志還是經過市場淬煉后的升華與凝結?當虛無的文化執拗的固化為書面上的只言片語后,它是否還具備不斷生長的活力和恣肆發展的能力?
中國人習慣了恭順和逢迎,職場上太多的仰面朝上,讓太多的人醉心于權謀與服從。改革初期,一個口號式的夢想,往往能夠凝聚心志,迸發出龐大的精神力量,從而獲得勃發的戰斗力。而那時,一個善于講故事,繪愿景的企業創始人,靠著過人的見識和闖勁,迎風破浪,打造下偌大的帝國。帝國既成,光腳的穿上了鞋,打破一切陳規陋俗的精神圖騰搖身一變,卻成為了強化統治的幫兇和桎梏。服從則生,不服則滾。如何鑒別,來來來,將那凝固成血淚斑斑的文字高聲讀個三百遍,再低頭默寫三百遍,錯、漏、遺、失?對不起,輕則罰款,重則走人。
一個文化的優劣,從來不是在它下面有多少尸骨,而是看它有多大的胸襟。放眼五千年歷史長河,和中華文明齊名的其他三家今安在?而悠遠流長的中華文明的發展和延續,從來就不是靠著屠刀,也從未懼怕過流血和失敗,縱然經歷鐵騎滾滾,縱然高懸霸主黑鞭,依舊風骨不變,依舊淡然處之,主動去包容,主動去接納,主動去改造。一個優秀的文化,永遠都不是排斥,而是充滿信心的迎接和兼容。
說遠了總有些酸,那么就說企業吧。優秀的企業文化如果一味強調當年當日,躺在成就的故紙堆中無法自拔,逢人便講盛況二十年,這樣就能成長起來了?馬首富的傳說一直有,但哪個是由其本人娓娓道來?馬首富在談在講在呼吁的一直都是向前看,未來有發展,從不是當年本首富如何潦倒,你們這些二貨瞎了DOG眼,沒有投資給我,后悔去吧,孫子。不管你聽見過沒,反正我是沒聽見。
我曾經聽過一個論調:員工懂什么,做就是了,執行力才是立足的根本。這話放之百年皆準?拜托,您OUT了。強力推行的文化下,反彈起的烽煙非你所能想象。在這個資訊崩炸的時代,誰的理念能千秋萬達,一統江湖?誰的文化能萬古流芳,永續存在?醒醒了,企業家不是神仙,一家之言不能帶來長久的發展動力,一個人的智慧也永遠不可能一直引領著企業前進的方向。文化也是這樣,如果不能擁有自新自潔自強的能力,很快就會被時代甩在后面,被員工嗤之以鼻。那么靠著誦讀、默寫、考試而刷取存在感的文化,是否會被一個字代替——呸。
生存在高壓文化下的人們,就會喪失思維的活力,淪為行尸走肉。以犧牲員工幸福感而存在的文化,勢必會遭到敵視和唾棄。印了又印,發了再三的企業文化小冊子,成為一把把刺向員工內心的匕首,冷森森,血淋林。
文化監獄中監禁的,文化轟炸里打擊的,文化恐怖里危及的,難道僅僅是普通的你我?而這種殉難式的犧牲與傷害里,所有人,最終都將一敗涂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