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年前,江蘇宿遷市的戰友突然拉來了一卡車他們那里產的黑啤酒,感覺很是新特,第一次見到黑啤酒,著實讓人有一種新鮮感。從包裝上看挺新穎,咖啡色的瓶子,300ML裝,有一股子“洋”氣,一車黑啤酒總價值十多萬元。
我的這位戰友是公務員,按理說,他有著穩定的工作,不錯的社會地位,看到別人下海經商,他便辭職看準黑啤酒市場,按他的預測,人們常見的都是普通啤酒,這種另類應會被人們接受。我們三個開商店的戰友將一車分成三分放到店里銷售。說實話,我們對宿遷戰友對黑啤酒的市場看法也認為應沒什么問題,還刻意在門頭做了宣傳,先從熟人入手,一個月過去,看著堆積在一旁的黑啤酒,沒誰把它當稀罕,每天能賣那么幾瓶我們都是很高興的了。此情此景,宿遷戰友懵了,本以為一切不是問題的問題,這回問題真的來了,最終,不僅宿遷戰友賠得一塌糊涂,我們三個也賠進去了許多。我的這位宿遷戰友因此而一蹶不振,工作沒了,多年積攢的十多萬元賠得一干二凈。后來,因這車黑啤酒改變了他的生活軌跡,以打零工維持生計。
十幾年過去,每在戰友們聚在一塊時,還是要將此事說道說道。一次深刻的教訓,我們在總結時,才悟出失敗的原因,本身從開始決定做黑啤酒生意就已經失敗,人,往往總是在事中迷。好奇心不是市場需求,嘩眾取寵只會曇花一現。我們忽略了對市場的研判,當時的啤酒市場,以本地產品和蘭州以及東北產啤酒三足鼎立,三方都在爭市場份額,每在旺季三方開打價格戰,尤其在夜市紅紅火火時,見不到其它品牌的啤酒,消費者選擇的都是這三個牌子,況且,這些啤酒制造商資金雄厚,有著良好的聲譽和消費群體,我們以黑啤酒來搶占競爭激烈的市場,無疑是雞蛋碰石頭,是在做夢娶媳婦。
另外,黑啤酒在人們消費意識里還是個空白,雖然,它有著與眾不同的特別之處,打破傳統啤酒的顏色和概念,同時它的口感又與傳統啤酒不一樣,消費者一時半會接受不了。這就跟人們走路一樣,輕車熟路是人們愿意走的,重新去開辟新路,結果有可能是走了捷徑,也許是此路不通或者是走了彎路,其中存在未知的風險。作為下游經銷商,不會選擇自己陌生的產品作為嘗試,因此,只能眼巴巴地看著其它啤酒賣的一箱又一箱,我們的黑啤酒求爺爺告奶奶賣個一兩瓶也僅限于嘗個新鮮。
冷酷的市場,不是僅靠心血來潮,也不是僅憑異想天開,市場就是考場,消費者就是考官,市場決定了商品的去留,考官決定商品的生命力。作為經營者要順應市場形勢,把握市場脈搏,才是經常要做好的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