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很多人都認為目前造成實體超市經營困難的原因有三點:一是網購(電商),二是競爭,三是體驗(即服務),這對嗎?不對,至少不全對。
很多人講決定零售門店未來命運的是服務、是創新、是思路,在我看來這些都不是核心,因為目前來講全國范圍內的零售企業和門店都沒有達到靠自身服務的鏈接來吸客的程度。反過來講商品是目前單一性零售門店(大型綜合體除外)唯一的核心,沒有優質的商品結構、組合作為基礎,你的服務越好、投入越大,反面影響就越大,在競爭中(非競爭激烈除外)死的就越快。
你的服務再好,顧客買不到需求(注意是需求不是需要)的商品,難道他只是為了來和你聊天?顯然不是,他是為需求而來的。
目前很多人零售人陷入了所謂的“未來零售、新零售”的困境,它是什么到底怎樣才適合自己?在這個問題上我覺得有一個例子很合適:鞋子合不合適只有自己的腳知道!當顧客需要行走保護腳的時候,而你能夠提供可供選擇的合適的鞋這是最重要的。很多的專家、大咖都在講未來零售是什么?未來需要什么?大談未來!而這些都是需要時間論證的,我們廣大的中小型零售企業不是拓路的先鋒,而是解決顧客需求現實服務的平臺,是零售浪潮中的一員,不是領航者。我們需要學習的是理念、措施,解決的是現實問題,不是理論式的教科書。
零售目前與原來唯一的區別是面對顧客渠道的改變,新零售新在哪里?無非是一種零售本質的外延,而這也是需要建立在商品的核心之上,拋開商品一切都是空談。作為零售順應時代潮流是一種能力,判斷正確與否則是一種經驗的積累,與其相信創新成就自己未來,遠遠不如堅持“商品為王”的零售之道,在成長中發展自己。
站在自己的立場,正視自己的優劣,讓自己能夠剖析自己,是我們唯一能夠活下去的方法!相信市場的規律,相信零售的本質,在過程中堅持創新才是健康發展的前提!你的企業、門店之所以做的不好,現階段來看首先是商品出了問題,不論出在采購、運營、管控等等哪個方面,商品問題是你目前陷入困境的最重要的、最核心的問題。
作為零售企業,切記顧客是因為自身需求而來,不是單純為服務而來!這是一個“商品為王”的零售年代,還遠遠沒有到達體驗第一的零售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