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州構建新商圈 打造黃三角服務業中心城市
發布日期:2013-03-12 瀏覽次數:5 字號:[ 大 中 小 ]
生活每天都在發生著變化,而擇優勢地段拔地而起的購物廣場卻在悄無聲息地改變著濱州市民的生活。從渤海七路商業街上的百貨大樓、大觀園,到現在銀座商城、大潤發、濰坊中百等多家商業巨頭搶灘入駐濱州,并且遍地開花。顯而易見,在黃河三角洲開發的熱潮里,聞風而動的外地商家瞄準了濱州這塊沃土。
人流、物流、資金流暢通的地方就會產生“洼地效應”,而中心商業街能滿足市民生活所需的任意一件商品。如今,一個普遍的趨勢日漸清晰,在濱州市西區開發持續十年之后,原本以東城區為核心的商圈正在發生變化。
一股自東向西的商圈拓展潮給老百姓帶來的是更多的便利和享受。大型商場的相互競爭,改變了過去一家獨大的局面,顧客會獲得更多的實惠。而伴隨渤海國際廣場、新悅國際等諸多商業綜合體的建成,濱州市民的消費力也在隨之提升。
“我們要打造黃河三角洲服務業中心城市。”談及濱州服務業未來的趨勢,市服務業發展局局長楊煥清這樣定位。“今年年底,力爭全市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3%,占GDP的比重提高1個百分點以上;完成固定資產投資610億元,同比增長22%。”
迎著春天的氣息,商貿物流、金融、休閑旅游、樓宇經濟、社區服務、電子商務等產業揚帆起航,一個現代服務業聚集區的崛起之夢在濱州激情放飛。
◎多措促提檔·跑出發展“加速度”
2012年,全市服務業增加值實現752.6億元,增長10%,占GDP的比重達到37.9%,占比較2011年提高了1.2個百分點。
2012年,濱州市服務業在機遇和挑戰中邁出堅實的一步:突出抓好重點城區、重點園區、重點企業、重點項目“四大載體”培育建設,膨脹提升商貿流通、現代物流、金融保險、房地產等產業規模層次,不斷提升全市現代服務業整體水平和綜合競爭力,跑出了“加速度”。
“四大載體”建設直擊發展“靶心”。截至2012年底,全市10個服務業重點城區實現服務業增加值共計587.03億元,同比增長12.1%;20個服務業重點園區共計實現營業收入773.8億元,同比增長16.2%,園區內新增注冊企業335家,帶動34.7萬人就業;30家服務業重點企業累計完成營業(銷售)收入127.96億元,同比增長15.6%;40個服務業載體項目全年完成投資48億元。
投資激活項目,加快推進服務業項目儲備建設。濱州市服務業發展局重點抓好項目服務和協調工作,積極組織招商引資,為加快重點項目建設創造了有利條件。截至2012年底,全市220個服務業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95.74億元。濱州國際五金建材城、濱州世貿中心、國際金屬物流園、濱州高新區五星級大酒店等一系列高品質項目嶄露頭腳,將成為全市服務業“新地標”,服務業整體實力升級。
貼心服務,共克時艱,增強企業發展信心。以“問計企業、服務基層、促進發展”為主題,幫助企業靈活利用扶持政策加快發展,市服務業發展局先后幫助黃河三角洲中央商務區、風度柏林總部經濟示范區以及藍海國際大酒店等落實了相關優惠政策。
營造消費氛圍,全面繁榮活躍城鄉消費市場。以“滿意消費惠萬家”活動為抓手,著力推進城鄉市場建設,加強商貿服務管理,積極組織開展各類優惠促銷活動,全市城鄉消費市場進一步繁榮活躍。“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和“農居對接”工程試點工作穩步推進。不斷組織各大商場超市讓利促銷活動、餐飲飯店美食活動、汽車4S店優惠促銷活動,培育消費熱點,擴大了居民消費。
◎建設“三大中心”·構筑產業“新高地”
目標:魯北物流中心、黃河三角洲金融服務中心、環渤海南岸商貿信息服務中心
楊煥清說:“今年我們將立足于‘開拓市場、用活資源、延伸產業’的寬闊視野謀劃服務業,鎖定‘鏈條延伸高端化、市場主體規模化、區域發展園區化、企業發展品牌化’的目標,加快建設魯北物流中心、黃河三角洲金融服務中心、環渤海南岸商貿信息服務中心。說具體一點就是,千方百計增強服務業發展活力。”
對于生產性服務業,濱州市將進一步鼓勵引導企業延伸拉長產業鏈條,向上延伸到新品研發、創意設計、信息咨詢,向下延伸到品牌營銷、物流配送、服務外包、商務會展等服務業態。結合老城區改造和新城區建設,規劃發展一批“地標性、高檔次”的城市綜合體,研究出臺配套政策,推動總部經濟、樓宇經濟繁榮發展。整合利用國際會展中心、大型場館等優質資源,跳出固有思維模式,創新思路措施,積極承辦、興辦國內外大型品牌展會。
全面提升生活性服務業,積極發展商貿流通、社會養老、文化旅游、體育健身、家政服務、餐飲娛樂等產業,培育壯大消費市場,拉動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增強商貿驅動·構筑城市“新商圈”
目標:今年底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667億元,增長15%。
濱州市2012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已達581.46億元,在如此巨大的基數上再增15%,信心從何而來?濱州市服務業發展局將扎實開展“提質增效年”、“作風改進年”活動,加快項目建設,培育消費熱點、繁榮城鄉市場,抓好績效考核、推動政策落實,令夢想照進現實。
以“滿意消費惠萬家”活動為總抓好,完善市場體系建設,加強商貿服務管理,強化市場運行監測,抓好食品安全管理,培育流通龍頭企業,全面做好繁榮市場,擴大消費、惠民利民各項工作。
繼續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新建和改造農家店350家,營業面積、銷售總額增長15%以上;繼續實施“農居對接”工程和“放心快餐”工程,到年底示范小區蔬菜銷售網點100家,放心快餐連鎖店20家、快餐亭(車)50個。
加強酒類流通管理,積極開展“暢銷酒水品牌評選”、“放心酒”示范店評選等活動,到年底力爭備案登記企業突破2000家。
加強市場監測工作,督促全市6個市場監測系統、28個市場監測樣本企業的信息報送,力爭信息報送準確率、報送率均達90%以上。
落實豬肉產品隨貨質檢合格證制度,加大對私屠濫宰等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加強對外來品牌肉的審查管理,確保城鄉群眾肉品消費安全。
“四大載體”建設直擊發展“靶心”。截至2012年底,全市10個服務業重點城區實現服務業增加值共計587.03億元,同比增長12.1%;20個服務業重點園區共計實現營業收入773.8億元,同比增長16.2%,園區內新增注冊企業335家,帶動34.7萬人就業;30家服務業重點企業累計完成營業(銷售)收入127.96億元,同比增長15.6%;40個服務業載體項目全年完成投資48億元。
投資激活項目,加快推進服務業項目儲備建設。濱州市服務業發展局重點抓好項目服務和協調工作,積極組織招商引資,為加快重點項目建設創造了有利條件。截至2012年底,全市220個服務業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95.74億元。濱州國際五金建材城、濱州世貿中心、國際金屬物流園、濱州高新區五星級大酒店等一系列高品質項目嶄露頭腳,將成為全市服務業“新地標”,服務業整體實力升級。
貼心服務,共克時艱,增強企業發展信心。以“問計企業、服務基層、促進發展”為主題,幫助企業靈活利用扶持政策加快發展,市服務業發展局先后幫助黃河三角洲中央商務區、風度柏林總部經濟示范區以及藍海國際大酒店等落實了相關優惠政策。
營造消費氛圍,全面繁榮活躍城鄉消費市場。以“滿意消費惠萬家”活動為抓手,著力推進城鄉市場建設,加強商貿服務管理,積極組織開展各類優惠促銷活動,全市城鄉消費市場進一步繁榮活躍。“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和“農居對接”工程試點工作穩步推進。不斷組織各大商場超市讓利促銷活動、餐飲飯店美食活動、汽車4S店優惠促銷活動,培育消費熱點,擴大了居民消費。
◎建設“三大中心”·構筑產業“新高地”
目標:魯北物流中心、黃河三角洲金融服務中心、環渤海南岸商貿信息服務中心
楊煥清說:“今年我們將立足于‘開拓市場、用活資源、延伸產業’的寬闊視野謀劃服務業,鎖定‘鏈條延伸高端化、市場主體規模化、區域發展園區化、企業發展品牌化’的目標,加快建設魯北物流中心、黃河三角洲金融服務中心、環渤海南岸商貿信息服務中心。說具體一點就是,千方百計增強服務業發展活力。”
對于生產性服務業,濱州市將進一步鼓勵引導企業延伸拉長產業鏈條,向上延伸到新品研發、創意設計、信息咨詢,向下延伸到品牌營銷、物流配送、服務外包、商務會展等服務業態。結合老城區改造和新城區建設,規劃發展一批“地標性、高檔次”的城市綜合體,研究出臺配套政策,推動總部經濟、樓宇經濟繁榮發展。整合利用國際會展中心、大型場館等優質資源,跳出固有思維模式,創新思路措施,積極承辦、興辦國內外大型品牌展會。
全面提升生活性服務業,積極發展商貿流通、社會養老、文化旅游、體育健身、家政服務、餐飲娛樂等產業,培育壯大消費市場,拉動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增強商貿驅動·構筑城市“新商圈”
目標:今年底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667億元,增長15%。
濱州市2012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已達581.46億元,在如此巨大的基數上再增15%,信心從何而來?濱州市服務業發展局將扎實開展“提質增效年”、“作風改進年”活動,加快項目建設,培育消費熱點、繁榮城鄉市場,抓好績效考核、推動政策落實,令夢想照進現實。
以“滿意消費惠萬家”活動為總抓好,完善市場體系建設,加強商貿服務管理,強化市場運行監測,抓好食品安全管理,培育流通龍頭企業,全面做好繁榮市場,擴大消費、惠民利民各項工作。
繼續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新建和改造農家店350家,營業面積、銷售總額增長15%以上;繼續實施“農居對接”工程和“放心快餐”工程,到年底示范小區蔬菜銷售網點100家,放心快餐連鎖店20家、快餐亭(車)50個。
加強酒類流通管理,積極開展“暢銷酒水品牌評選”、“放心酒”示范店評選等活動,到年底力爭備案登記企業突破2000家。
加強市場監測工作,督促全市6個市場監測系統、28個市場監測樣本企業的信息報送,力爭信息報送準確率、報送率均達90%以上。
落實豬肉產品隨貨質檢合格證制度,加大對私屠濫宰等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加強對外來品牌肉的審查管理,確保城鄉群眾肉品消費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