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慶后描繪商業藍圖 娃哈哈要建100個商場 100個商城。“中國首富”宗慶后大手筆描繪的商業零售業藍圖,令業界震驚。日前,于武漢舉行的第十屆中國商業地產行業發展論壇上,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宗慶后再次宣稱進軍商業零售業的決心不變。
然而,雷聲大雨點小。2010年就宣稱5年內開設100家購物中心的娃哈哈集團,至今開業的項目僅杭州一家娃歐商城,其經營慘淡的現狀亦備受詬病。宗慶后解釋稱,“新進入的領域需要時間培育,交點學費很正常。”他表示,娃哈哈的商業零售戰略,主要搞規模經營、連鎖經營,具體到每一個實體,會“看菜吃飯”,綜合考慮各種因素決定具體的經營項目。同時和多方合作,盡快形成規模。
advertisement code beginadvertisement code end
在業內人士看來,主營業務增長疲軟、跨業經營的風險挑戰以及激烈擴張的資金壓力,注定娃哈哈快速打造“零售王國”之路并不平坦。
“現在娃哈哈面臨的是主業增長乏力,若5年內激進100個商城,到時候兩相困擾,會更痛苦。”盛富資本和協縱國際總裁黃立沖直言不諱,目前商業地產風險已顯現,這個時機再進入,已經太晚。一方面好的商圈和地段已被占據,另一方面跨業運作對于宗慶后而言,其在飲料行業積累的經驗,看不出對商業零售業運營有多大幫助。
商務部研究院消費經濟研究部副主任趙萍認為,娃哈哈目前的計劃更多停留在想法和戰略層面,在具體的運作實施中則會面臨諸多風險和考驗。一方面是國際大品牌是否真愿意與他合作,另一方面,國內消費市場的成長也沒有那么快。
“時機已到”
宗慶后表示,娃哈哈之所以要進軍商業零售業,一是商業零售業對制造業盤剝很多,擠壓制造業利潤嚴重,想通過自建商場改變現狀;二是為了企業后續發展,希望對渠道掌控,發展自己的零售網絡。
事實上,娃哈哈進軍地產的嘗試,始于上世紀90年代,當時娃哈哈擬在杭州成立“娃哈哈美食城”項目,但該項目因民間集資等敏感問題,未獲更大進展。2006年初,娃哈哈曾準備在洛陽進行房地產開發,與其他企業合資成立了洛陽娃哈哈天基地產有限公司,但因公司發展規劃所限,2006年11月,就辦理了股權轉讓手續,退出該項目。屢次“試水”地產,但終未成行。或許是宗慶后認為時機不對,或許緣于娃哈哈之前的主業無憂。
“之前有不少朋友介紹地產項目,想和我們合作開發房地產,但我再三考慮之后都婉拒了,還是想把主業做大做強。不過,這兩年我們開始考慮走多元化經營的道路。一個企業是否搞多元化,一要看是否有需要、二要看是否有能力,三是要看是否有機會。”在宗慶后看來,在這個時點搞多元化,既有需要,又有能力,也有機會。
“娃哈哈已成為飲料行業的龍頭企業,而飲料行業又是國內競爭最為激烈的行業之一,如果一味地在這個行業里搞低價競爭搶占市場,在擠垮別人的同時也會損害自己的長遠利益,我們有另辟市場開拓新領域的需要。經過多年的積累,娃哈哈的資金實力比較充足,招聘人才亦比較方便,我們有這個能力。同時國家尚沒有實現充分的市場經濟,最近國家又要對審批制度進行新一輪改革,放開市場又會帶來很多機會。”宗慶后說。
“目前飲料行業凈利潤薄,同質化嚴重,面臨激烈的競爭,而且娃哈哈主業的發展到了一定規模也面臨著突破瓶頸。”蘭德咨詢公司總裁宋延慶說。
數據顯示,2012年,娃哈哈集團實現營業收入636.31億元,實現利稅139.34億元,同比增長12.97%。而此前幾年,娃哈哈的業績一直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長。無疑,主營業績增速放緩,也是娃哈哈尋求新利潤增長點的重要動因。宗慶后表示,娃哈哈將向3~5年內實現營業額超過1000億元的目標邁進。而要實現千億目標,商業零售業成為其“下注”的重點。
黃立沖認為,娃哈哈急于快速多元化,與其主業增長乏力有很大關系。“目前生產型的企業很難做,想利用與政府的關系,也去占據商業地產市場。而選擇進軍不動產領域,娃哈哈可以利用其品牌優勢。”黃立沖說。
“現在全國不少地方的政府都表示歡迎我們去投資開發商業,愿意提供優惠的政策條件。”在宗慶后看來,娃哈哈做商業零售業具備得天獨厚的優勢。“今年我們除了會在湖南的長沙、株洲落實前期已經敲定的兩家商域之外,還將采取租物業的辦法再開設3~5家商城,同時購買或開工建設20家城市綜合體,三至五年內將籌建100座商城或者綜合體,迅速形成規模效應,打響自己的品牌。”
advertisement code beginadvertisement code end
在宋延慶看來,進軍商業零售業,娃哈哈借助品牌優勢,可以拿到更便宜的地。即使其100個商城計劃僅做成了10個,相比娃哈哈現有的主業,未來持有不動產的收益將有利于其持續發展。
“娃哈哈短時間內要開這么多店,可能是寄望于手握多店,在與歐洲品牌商談判時,有強議價能力。另外,娃哈哈可能也認為中國未來零售業增長仍有很大空間,看好消費品市場有很大的發展前景。”商務部研究院消費經濟研究部副主任趙萍表示。
特色牌
在一個與自身主營業務關聯度不大的行業下“重注”,且快速規模擴張,娃哈哈面臨的風險亦不容小覷。
“一方面,娃哈哈將嘗試將部分歐洲的一二線品牌以獨家代理的形式引入國內,針對這部分品牌資源尋求加盟商進行連鎖經營;另一方面,娃哈哈將以自建、購買、租賃等形式持有商用物業。”對于未來的物業產品規劃,娃哈哈商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宋青青對外表示,娃哈哈將打造持有型的大型綜合體,體量在5萬平方米以上,業態涵蓋歐洲精品百貨、兒童、體閑以及娃哈哈特有的“工場店”。
“5年內開100個項目,資金方面是一個很大的挑戰,盡管娃哈哈目前現金流充足,但支撐起100個項目不太現實。”宋延慶算了一筆賬:以每個綜合體5萬平方米,成本1萬元/平方米保守估算,每個項目投入至少5億元,100個綜合體意味著要500億元以上的投入。“萬達發展這么多年,才110多個項目,娃哈哈要在三五年內發展100個綜合體,聽上去有點像‘講故事’。”宋延慶說。
無疑,與飲料行業現金回流較快相比,投資商業零售業需要較大的資金沉淀,這對娃哈哈而言,是一個不小的挑戰,甚至可能會拖累其主業的發展。
可見的風險還來自于目前眾多企業“扎堆”進入商業地產,娃哈哈作為新入者,將面臨激烈的競爭。據國信證券的樣本測算,2012年到2015年,國內商業地產面積的年復合增長率能達到18%,屆時消費需求的增長將趕不上商業面積的增長,導致商場平均效益每年降低6%,與零售地產的發展休戚相關的傳統零售業態,亦在互聯網的沖擊下急速下滑。
“即使不考慮今后巨大的潛在供應量,現有商業物業也已呈現出招商難、經營難、收益低的窘境。”黃立沖認為,未來零售商業地產將是商業地產里面第一個遭遇“租情不振”的領域。
“目前國內零售業利潤基本在3%~4%,即便國美、蘇寧這樣的老牌零售業,盈利水平也不高,有的甚至處于虧損狀態。娃哈哈新進入這個行業,一方面黃金地段基本被占據,其要在一個新的地區培育消費群體會很難。另外,商業運營需要經驗和人才的儲備,顯然這都是娃哈哈欠缺的。”中國商業地產聯盟副會長兼秘書長王永平說。
宗慶后也曾坦言,目前商業運營是娃哈哈的短板。不過,他表示,娃哈哈可以通過與別人合作,或者請專業人士幫助做運營。有傳聞稱,娃哈哈正和臺灣的遠東集團洽談,希望引進其運營管理。
(中國房地產報 記者于春美)function: source_without_pub_date() parse end 1ms c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