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美作家洪梅,寫了一個她在美國見到的新奇事——一家健康醫療中心進駐購物中心。這家兩層高的健康醫療中心開在購物中心的西北角,和購物中心保持一致,一周開放七天,并且增加了很多晚上的時間段,上班族不必再為請假發愁了。并且這里各科齊全,接受大多數的醫療保險,無論是就診還是做各項檢查,一般可以不用預約,一次搞定。另外,需要醫療服務的人群里老年人占大多數,在美國,很多獨居老人出門不太方便。購物中心門前共有八路不同的公共汽車,四通八達到周圍各個地區,像這么便利的公共交通在郊區實屬難得。這樣一來,老人們坐上公共汽車,舒舒服服就可以來到這里,不但看了病,還可以約上幾位朋友一起購物吃飯,時間過得十分充實快樂。
醫院開進購物中心,在國內也鮮見,大多是一些美體整形醫院想借助商場的人氣,拉動生意。仔細想想一些規模型的醫療中心和購物中心合作,或許并不存在誰依附于誰,在導入的客流量將呈“不相上下”的“雙贏”局面。比如說如上文中的模式,看病的老人可以乘坐超市的免費班車,同時看病的老人又可以順便采購。換想下,如果合作的是一家健康體檢單位呢,購物中心的人氣會讓體檢機構的知名度大增,體檢機構又會給商場帶來若干公司、企業顧客。聯想到去年一則新聞,某地方政府斥資44億建政府大樓,引進醫院、購物中心等設施,政府建豪華大樓的做法我們暫不做評價,但是政務中心+購物中心+醫院這一跨界合作的想法,卻值得琢磨。
當然,當購物中心和醫院扯上關系時,消費者心里會產生顧忌,但在百貨業亟待轉型的現在,這種“跨界”的創意想法給了我們零售人一個新的思路,我們何必一提起百貨店轉型就想到,增加電影院,招星巴克呢?
常小二- 該帖于 2013/5/15 11:10: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