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載,騎著自行車回到家,16歲的陽陽(化名)把車子靠墻放在樓道內上了鎖。天色已經很晚,但他并沒有如往常一樣回家,背著書包,陽陽一步一個臺階,爬上了7樓頂的天臺。直到次日上午,家人一夜尋找過后,在自家樓后發(fā)現陽陽的尸體。
類似這樣的悲劇時不時地在我們的身邊發(fā)生,人們無數次地呼吁,無數次地警示,要關心孩子的心理健康,關心孩子的心理活動,時常對他們進行必要的心理疏導,事實上,我們卻忽略了這些,結果釀成無法挽回的悲劇,悲痛過后,我們該反省,該思考,為什么這些少年,就這么容易地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現實中,無論學校還是家庭,最關心的是孩子的學習,分數多少來衡量學生的好與不好,在學而優(yōu)則仕下,學校學完,家長再給孩子增加其它項目,諸如:學書法、彈琴、拉弦、舞蹈、聲樂等等,可以說,恨不得讓孩子步入社會前,把一切都學會,成為全才。結果孩子的內心世界卻被忽略,在孩子看來,只要按照老師和家長的要求去做,老師臉上有光,家長會面帶笑容。但是,孩子的苦衷沒有傾訴的對象和空間,壓力沒有釋放的地方,久而久之,他們覺得沒有意思,活著很累,加之,平時被灌輸的,學習不好就沒有出路,就找不到好工作,就不能出人頭地,對于孩子而言,前途如此艱難,還不如一死了之。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天下做家長的共同心愿,從古代至今代代相傳,無可厚非。但是,人的心理健康往往比身體健康更重要,意識決定著趨向,我們在關心孩子學習的同時,應該下工夫多關心一下孩子的心理活動,做好心理疏導,使他們能勇于面對困難,勇于面對挫折,讓他們認識到生命只有一次,不可復制,不可再生。
關愛花季,讓他們的笑顏更絢麗多彩,讓這些花朵們,健康地成長,健康地學習,成為對社會有用之人,這才是教育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