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的修煉有三個階段:初級階段、藝術階段以及“無藝術”的階段。在初級階段,習武者對武術中的搏擊藝術一無所知,天真無邪。在搏擊戰時,他只是本能地防御和攻擊,而不知道什么是對,什么是錯。盡管他不懂什么是科學搏擊方法,但他顯示出的是本真的自己。
第二階段是藝術階段,也就是功夫訓練的開始。有人會教他各種各樣的防御和攻擊的方法,各式各樣的踢腿、步法、移動、調整呼吸以及思考問題的技巧。毫無疑問,此時他對搏擊有了一個科學的認識,但是遺憾的是,他同時也喪失了本真的自我以及自由的感覺。他的動作不再自然,他的思想也往往會在做不同的動作之間,停下來思索和分析各種動作是否正確。更糟的是,他可能會被智力所束縛,而讓自己游離于真實之外。
第三階段,“無藝術”的階段。經過多年嚴格而艱難的訓練之后,他意識到,功夫終究沒什么特別的,他不會再強迫自己去想招式,而是像壓在土墻上的水一樣,調節自己去適應他的對手——從最細微的裂縫里流過。這時他只要像水一樣無形且漫無目的即可,其他什么也不去做。沒有任何事情掌控著他,他因此也就獲得了自由。
這三個階段同樣適用于中國功夫的各種招式,有些招式十分簡單,只是基本的防御和攻擊,但從整體上而言,這些招式的組合缺少連貫和變化,比較粗糙。而從另一方面來講,有些更復雜的招式,又太過注重裝飾,習武者往往因為動作的優雅和花哨而忘乎所以。不管是所謂的硬派還是柔派,都常常涉及到較大幅度的花哨動作。他們往往會用一大堆復雜的進退步法,去攻擊一個目標。(這如同藝術家在畫完一條蛇之后,還要添上漂亮的腳一樣——畫蛇添足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