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長》七周年#,健談也是一種“促銷”
夜色下的拉薩布達拉宮廣場,游人的閃光燈不時地閃爍,寬大的廣場上人頭涌動,人來人往,小橋流水,微風輕吹,很是愜意。在燈光的映襯下,廣場上五彩斑斕,布達拉宮就像一幅畫,熠熠生輝,人們見此不愿離去,醉迷其中,此時的兩只眼睛真是少了些,左看右賞,慢慢品味這美麗的夜景。
夜已深,人們不得已必須離去,因明天還要有路途的勞頓,出了廣場到路旁去打出租車,大家似乎不約而同,此時的出租車成了星星和月亮,看得著卻是上不去。正在焦急地等待中,過來一輛人力三輪車,在拉薩市,這樣的人力三輪車很多,是管理部門允許營運的,而且,車輛打扮的賦有地方特色。騎車者是位中年男子,問我們到什么地方?我們說了地方,他說:你們三個人給40元車費,同行的一位兄長嫌擠,扭頭過到馬路那邊。我們三個繼續左顧右盼在尋找空車時,這位騎車的中年男子又跟了過來,對我們說道:這么晚了,人又這么集中地一塊打車,肯定不好打,給30元還是我送你們。
上了車,我問男子家是哪里的?回答是黑龍江漠河的,我又問道:看你戴了這么厚的眼鏡片,應是很有學問的。他笑答:談不上學問,就是平時愛些書,這里有親戚,年齡大了打工沒人要,辦個人力三輪車,自由自在,國家收取的費用也不高,每月收入還不錯,就是費點力氣。連他和我們三個人,四個人就這樣一路聊著。他給我們講到了班禪大師、達賴喇嘛、文成公主、布達拉宮、大昭寺、扎什倫布寺、佛教的舍利子等等,我們靜靜地聆聽,我們幾次跟他說道:你不要跑那么快,慢慢走。說實話,我們三個就跟小學生一樣,聽得很仔細很享受。
四十多分鐘的路程,通過他的一路道來,著實讓我們了解了皮毛,有了一知半解。當快到酒店門口時,一旁的老兄向我伸出了四個指頭,我明白其意,也正是我愿。在給他車費時,我說:師傅,一路聽您講了那么多的知識,我們受益匪淺,真是謝謝您了!我付給您最早說的40元車費,也算是我們的學費。他回道:不行!說好了的多少錢就是多少錢,要不就不講信用了。我說:您拿上,如果有機會再來拉薩了,我專門到那里找您,還聽您講。我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保重身體!他笑著回應道:祝你們玩好,如果你們不嫌棄,我還給你們講。
此時消費者的我們,很愿意多付這十元錢,付得是心里痛快。往往消費者與賣家是各懷心計,一個想少給一個想多收,這并不矛盾,表面上看是對立的,其實,通過幾句語言的交流,或許因為我們健談,顧客會與我們多交流一番,在店里多停留一會兒,也許今后這位顧客就是我們的常客。人們常說的一句話:“良言一句三冬暖。”好聽的話誰都不煩,一樣的話看你如何表達,不一樣的顧客看你如何面對,冰總是被陽光融化,人總能被溫暖打動,生意是用語言達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