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銷新策略 社交型商場人氣與銷售能否雙贏? 如火的夏季,逛街成了許多人又愛又恨的事情:窩在家里心有不甘,想出門又嫌天氣太熱。如果不是逛商場,而是去參加一些社交活動,相信好多人都很愿意走出家門。
為了突破品牌同質化,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找到出路,京城的傳統商場正在摸索新的營銷策略。記者注意到,為了將人們從家里“吸引”出來,增加商場的人氣,今夏京城各大商場推出了豐富多彩的活動,比如悠唐廣場推出了大型相親活動,新奧購物中心推出了才藝大賽等。
業內人士表示,這種“社交經營”模式,如今已經被越來越多的商場所采用,“活動雖然會帶來人氣,卻不一定能夠提升銷售額。若想人氣銷售雙贏,商場必須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舉辦有創意有特色的活動,避免活動同質化。”
市場
打社交牌 商場社區化
2013年下半年,北京預計新開業的購物中心將達十余家。一邊是來自電商的巨大沖擊,一邊是商場品牌嚴重同質化,在市場消費能力漸弱的今天,如何留住顧客、延長顧客逗留時間、促進消費,是所有商場和購物中心面臨的重大問題。
記者注意到,目前搞“社交經營”的商場越來越多。所謂“社交經營”,就是像社交網站那樣,把顧客聚集在一起,形成一個由商場設計而成的虛擬社區。在這個虛擬社區中,商家靠各種各樣的線上線下活動吸引顧客,從而保持較高的人氣。
時尚購物中心悠唐廣場就明確將自己定義為社交型商場,悠唐會定期舉辦各種社交活動。近期的活動包括2013朝陽時尚消費節、改裝車派對、北京國際美食盛典系列活動、明星簽售會等,都吸引了大批消費者前來捧場。據悠唐相關負責人介紹,每月11日,他們還會舉辦大型相親盛宴“悠唐遇見愛”活動。
作為朝陽商圈乃至京城第一家一站式購物娛樂休閑中心,悠唐廣場的定位為“都市白領的悠活天地”,其主要客群為22-35歲都市白領,致力為年輕的都市白領提供多樣化的消費理念和國際性的時尚視野。悠唐相關負責人表示,在營銷推廣方面,悠唐的主題活動突出了“主題化”和“娛樂化”,為消費者營造優秀的購物氛圍,激發顧客更高的消費熱情。
面臨著周邊眾多商場、購物中心的競爭,悠唐在定位、業態布局和營銷策劃方面作出全新的調整和升級。相關負責人表示,憑借著獨特的商圈優勢,悠唐通過引進優質品牌、優化品牌組合,提升消費帶動效應,組織系列促銷活動,力求將悠唐打造成社交化購物中心。
除了悠唐,2011年開業的新奧購物中心也成了奧林匹克中心區的“新”風景。新奧購物中心融入了奧林匹克公園的特色與氣質,將公園的造型語言延伸入室內空間,營造出自然、清新、閑適的公園情景。為滿足顧客休閑娛樂的要求,新奧購物中心平均每個月都會舉行一場主題活動。
上周三記者參加了在新奧購物中心舉辦的“最美夕陽紅”才藝大賽。由于周三是工作日,當天到場的消費者并不是很多。不過在舞臺上,參賽的大爺大媽們依然充滿了激情,賣力地為大家表演。記者在現場看到,一位大媽正在表演快板書,一段精彩的“數唱老北京”贏得臺下陣陣掌聲。
對于新奧購物中心的這些娛樂活動,幾位住在周邊的居民都表示很感興趣,也很好玩。但當記者問起是否會經常來參加活動時,家住附近的市民張女士則回答:“逛街的時候碰到有活動會看看,平時不會特意跑過來參加活動。”
追訪
人氣飆升 銷售額不見上漲
采訪中記者注意到,雖然每場活動都會給商場帶來巨大的人流,但各專柜的銷售額卻不見得都有所增長。
某商場一層化妝品專柜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每次商場搞活動,的確會吸引大量人流,我們占據有利位置,客流量增加了不少,但是從總銷售額上來看,并沒有太明顯的提升,來購買的主要還是老顧客。”
一位同樣占有位置優勢的首飾專柜工作人員也表示,搞活動時店里進進出出的人確實不少,“但看的多買的少,如果我們不搞大力度的促銷,營業額不會有太大變化。”
而在悠唐廣場的Zara專賣店,工作人員則表示,7月11日這里剛舉辦了大型相親盛宴“悠唐遇見愛”活動,店里無論是客流量還是銷售額都有很大的提升,“基本上來參加這個活動的都是年輕白領,有一定的消費能力,活動結束順便逛逛,淘淘漂亮的衣服,使我們的銷售額也提高了三成多。”
記者隨機采訪了幾名消費者,調查影響他們逛商場的主要因素。有七成消費者表示,逛哪家商場,主要還得看活動多不多、折扣大不大。還有一部分消費者表示,平時上班沒時間,只會在自己家和單位附近的商場逛。
僅有兩成消費者表示,會為了參加有趣的活動而選擇商場。“對于我們這些單身女性來說,當然要選擇多多參加社交活動了,這樣才能有更多的機會嘛。下月悠唐相親活動我還會參加,今天先提前逛逛,一是踩踩點兒,二是為自己置辦一套漂亮的行頭。”白領李小姐笑道。
分析
缺乏特色 創意活動是王道
新興綜合體商場不斷崛起,傳統商場正在升級轉型。面對未來新老商場共同發展的局勢,不少商家紛紛選擇通過做活動招攬客流。近期,京城的商場都在舉行大大小小的活動,比如國瑞正在舉辦“尋找國瑞好聲音”活動,華聯派出移動馬戲團盒子進社區開啟“尋鮮”之旅,亞洲最大的“瘋狂搶錢機”亮相朝陽大悅城……
業內人士表示,雖然活動眾多,但季節性、節慶類的活動每個商家都會做,“比如七夕,很多商場都推出了以相親為主題的活動,如果沒有自己的特色,很容易就會陷入活動同質化的尷尬境地。”
這位人士表示,相親活動是一種比較偏向社區公關類的活動,“這類活動最好由社區性購物中心舉辦,活動集中度和有效性會比較強,能賦予更多實質性的含義。”
此外,針對一些商場舉行明星類的活動,他表示:“明星出現在商場,會聚集很多追星族,但這些人往往是"聚得快散得也快",未必會對商品的銷售產生帶動性作用。”
專家表示,現在購物中心的活動更多地是為了聚集人氣,雖然也會帶來一定的銷售額,但并不能實現最好的回報,“面對商場如今的同質化經營模式,只有好的創意活動才是王道,在吸引消費者關注的同時,還能為商場留住一定的客流。”
(法制晚報 記者 張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