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業涵蓋的范圍極其廣泛,規模從大到超市賣場,小至社區小賣部,商品大到建材家具,小到牙刷毛巾,銷售形式可以有量販批發也可以擺攤零賣,凡是擺得進賣場放得上貨架的都可以算在零售業范圍之內。零售業的管理也是一門極具技術含量的學問,此中門道之深,不是簡單幾句話就可以說明白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掌握的。
根據:2013-2017年中國超市零售行業領先企業經營分析報告(百度可以查看),在零售業有些看法說出來跟大家交流一下。
現在國內的零售業形態大多以大型超市賣場為主,那咱就先說說超市。先從建設方面開始。不管是大型賣場還是小賣部,在建設之前選一個好地角至關重要,并不是風水的問題,而是因為一個好位置能夠帶來源源不斷的客流。建設之前一定要進行詳細的調查,摸清當地的消費能力與交通狀況。一般來說最理想的位置是在鬧市區臨近主干道的地方,周圍要有便利的交通和大量的娛樂場所,自然便能夠吸引客源。十字路口是個不錯的選擇,一是招牌醒目二是便于汽車進出停車場。朝向最好是朝南的,那樣在白天就不會因為店內光線不足而浪費電力成本。中小型的超市投資者如果資金充足的話盡量不要選擇居民樓作為改造建設的對象,居民樓的格局過于狹小,會給顧客造成壓迫感而降低購買欲與回頭率,如果大面積破拆改造又會引起整體建筑的結構改變造成危險,而且萬一哪天居民樓要進行拆遷,你也要跟著關門。
建設在鬧市區高檔寫字樓與居民小區的門店規模可以大一些,停車場要有足夠的車位來吸引有車族光顧,里面要有休息娛樂的場所才能讓顧客長時間停留從而盡量多的從他們兜里掏錢,商品要定位在中高檔,因為他們買得起,也可以適當滿足一下富裕階層的虛榮心。普通居民區的門店面積可以適當縮水,商品要以低檔為主,但是一定要保證質量,老百姓信得過你了才會把錢交給你。如果想要占領相對于人口素質與收入較低的城郊鄉鎮,不建議開設大型賣場,因為員工管理與盜竊的問題很難解決,如果以連鎖便利店的形式進入在管理方面會容易許多。
在開店之前對于競爭對手的調查也是相當重要的,大凡鬧市繁華地段都已形成固定的商業圈,消費能力已趨于飽和,這種情況下不要貿然闖入,不然會死得很難看。選擇新的開發區發展是現在零售商業的共同選擇,在進入之前一定要知道會有多少競爭對手進入這一地區,會對自己未來發展造成多大的威脅,同一地區有一個兩個同業者不是壞事,可以起到平衡牽制的作用,如果可能的話還可以聯手控制市場,但如果太多的話則會引起惡性競爭。所以說一定不要給太多的機會讓對手威脅到自己。
在店面建設中有一個至關重要的一點就是建設時機,政府機關的公關非常重要,事前一定要和市政建設部門打好關系,拿到市政建設方面的資料情報,因為如果門店一旦建成開業的時候周圍卻要進行大規模的市政建設的話,必然會嚴重影響周邊交通,大大降低客流量,到時光是每天的營業成本就會讓自己賠的稀里嘩啦。
參考:前瞻網